查看完整版本: [-- 70 岁后,这些事别再做了,长寿或许离你不远[16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70 岁后,这些事别再做了,长寿或许离你不远[1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10-26 16:06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长寿老人似乎越来越多了?走在小区里,经常能看到精神矍铄的 70 多岁老人,甚至还有不少 80 岁、90 岁,乃至百岁高龄的老人。这不禁让人好奇,他们究竟有什么长寿秘诀呢?

其实啊,很多能活到 90 岁以上的老人,在 70 岁左右就开始有意识地杜绝一些事情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些事儿,看看对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启发。
高寿人群增多的背后

这些年,咱们国家的发展那是有目共睹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这生活好了,首先体现在饮食上。以前是只求温饱,现在呢,大家都讲究营养搭配,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的蛋白质,都能摆上餐桌,所以营养不良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少见了。
除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多彩。大家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跳广场舞、下棋、读书等等。心情好了,心态自然也就好了。有研究表明,心态好的人,患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几率会明显降低。你想想,一个每天都开开心心、乐观积极的人,身体自然也会更健康。

当然了,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是功不可没。现在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过去难以治愈的疾病,现在都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而且,城乡都覆盖了医疗卫生服务点,老人看病越来越方便,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为了看个病跑老远的路。国家还为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很多福利政策,比如免费体检,这就能让老人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尽早治疗,杜绝了 “小病拖、大病扛” 的情况。

再加上各种健康养生知识的普及,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饮食到运动,从生活习惯到心理调节,都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所以啊,现在高寿人群越来越多,这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0 岁以上不再做的 “五件事”
1.不再吸烟喝酒

吸烟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烟盒上都清清楚楚地印着 “吸烟有害健康” 呢。可就是有很多人,明明知道吸烟不好,却还是戒不掉。长期吸烟,对身体的伤害那是相当大的,它很容易引发肺癌、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有数据显示,长期吸烟的人,寿命要比不吸烟的人短很多。对于 70 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身体机能本来就已经在逐渐衰退了,如果还继续吸烟,那就相当于在加速身体的老化,让各个器官更快地走向衰竭。

喝酒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说 “小酒怡情”,偶尔喝上一点小酒,可能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长期大量饮酒,那可就麻烦了。年轻人大量酗酒都可能导致猝死,更何况是身体机能已经不如从前的老年人呢。长期饮酒会诱发酒精性肝硬化、肝癌、慢性胰腺炎甚至是胰腺癌等多种疾病。所以啊,70 岁以上的老人,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能更长寿,一定要把吸烟喝酒这两个习惯戒掉。
2.不再吃垃圾食物

“民以食为天”,谁都喜欢吃好吃的东西,现在的美食种类又那么多,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尝尝这个,试试那个。可是,你知道吗?有些食物虽然好吃,但却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像那些高油炸、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薯条、汉堡等等,吃多了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三高疾病。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能力比较慢,这些垃圾食物中的毒素和脂肪很难排出体外,就会在身体里堆积起来,时间长了,就会堵塞血管,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各种疾病也就跟着来了。

还有腌制食物、熏制食物、霉变食物、高糖食物等,也都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比如腌制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盐分,吃多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有些老人比较节俭,经常吃隔夜的食物,这也是不好的习惯。隔夜的食物不仅营养流失了很多,还可能会滋生细菌,吃了之后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所以啊,老人在做饭的时候,尽量少做一点,保证每顿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
3.不再讳疾忌医

过去,很多老年人都有讳疾忌医的毛病,觉得自己身体有点小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可这样往往会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等到实在忍不住了再去医院,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其实,对于 5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医生就建议每年都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里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然后尽早进行治疗,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对于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就更不能讳疾忌医了。这个年龄段的老人,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下降,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定期体检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医生也可以根据体检结果,为老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和治疗方案。所以啊,老人一定要重视体检,不要害怕去医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离长寿更近一步。
4.不再拒绝运动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方便,就不再运动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无论在哪个年龄段,运动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虽然不适合进行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篮球等等,但像慢跑、散步、练太极、瑜伽等有氧运动,还是非常适合他们的。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延缓身体机能的退化。比如说,散步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练太极可以帮助老人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所以啊,老人每天都应该抽出一点时间来运动运动,哪怕只是在小区里散散步也好。
5.不再熬夜

熬夜对年轻人的身体都有很大的伤害,更别说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了。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本来就不太好,睡眠时间也比较短,如果再经常熬夜,那身体肯定会吃不消的。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等。而且,熬夜还会影响老人的精神状态,让他们白天没有精神,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所以啊,70 岁以上的老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不要熬夜,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老年人如何健康养生

70 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想要长寿,除了要杜绝上面提到的五件事之外,还需要注意健康养生。
首先,饮食要合理。平时吃东西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肉、蔬菜、水果等等。同时,要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像咸菜、油炸食品、蛋糕等,尽量少吃。另外,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消化。

其次,心态要乐观。都说心态是长寿的良药,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到了 70 岁以后,老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为一些小事烦恼,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和朋友聊聊天、打打牌,或者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摄影等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最后,要坚持适度的运动。前面已经说过,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每天坚持运动。比如,每天早上可以去公园散散步,晚上可以跳跳广场舞,或者每周去练几次太极。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自己更加健康。
总之,人到 70 岁以后,就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想让自己更长寿、更健康,就要告别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养生保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你身边有没有 70 岁以上还保持着健康生活方式的老人呢?他们的经验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呢?

jjybzxw 2025-10-26 18:36
长寿老人的智慧:70岁后“不做”的五件事与健康养生之道

您的观察非常敏锐!确实,随着社会发展,长寿老人越来越多。这背后既有时代进步的宏观因素,也有个体生活方式的微观选择。正如您所说,许多活到90岁以上甚至百岁的老人,在70岁左右就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生活习惯,主动“戒除”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结合最新的研究和养生理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些“长寿秘诀”。

一、高寿人群增多的核心原因

1. 医疗水平的飞跃  
   如您所述,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显著提升了疾病治愈率和生存率。2025年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实现全覆盖,老年人可就近获得基础诊疗服务。定期体检(如针对50岁以上老人的免费体检)能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例如,《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等权威指导文件也为科学养生提供了依据。

2. 生活水平与营养改善  
   物质条件的丰富使老年人摆脱了“营养不良”的困扰。独居老人虽面临“餐桌将就”问题,但通过社区老年食堂、营养科普宣传,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维生素的摄入得到保障。夏季食品安全提示强调的生熟分开、彻底加热等原则,也降低了食源性疾病风险。

3. 精神生活与心态优化  
   老年人不再局限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而是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福建123岁长寿老人林蛇母的“知足常乐”心态、“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的生活哲学,正是心态对健康影响的最佳例证。研究显示,乐观心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免疫力。

4. 健康知识的普及  
   养生知识的传播让老年人更懂得科学保健。例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观念深入人心,老年人主动规避不良习惯的比例显著提高。

二、70岁以上老人不再做的“五件事”

1. 不再吸烟喝酒  
   吸烟是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70岁以上老人戒烟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饮酒则会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硬化发病率高达30%。正如您提到的,“吸烟有害健康”并非虚言,戒烟能使肺功能改善,降低中风概率。

2. 不再吃垃圾食物  
   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会加重代谢负担。老年人应遵循“软、碎、温”的饮食原则,选择多样化食材(每日12种以上)。隔夜菜、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细菌污染风险较高,需坚决避免。福建长寿老人林蛇母以稀饭、包子为主食,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3. 不再讳疾忌医  
   定期体检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70岁以上老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心脑血管功能。《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指出,及时干预慢性病可使预期寿命延长5-8年。老年人应摒弃“小病扛”的旧观念,不适时及时就医。

4. 不再拒绝运动  
   适度运动是延缓衰老的关键。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即可。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70-79岁老人养生指南明确指出,适度运动可固护正气,调和阴阳。

5. 不再熬夜  
   老年人应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风险。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稳定,提升睡眠质量。福建长寿老人林蛇母“能吃能睡”的秘诀中,“睡得好”是重要组成部分。

三、老年人健康养生的进阶之道

1. 饮食调理:精准营养  
   - 保证优质蛋白:每日1.0-1.5g/kg体重,如鸡蛋、鱼肉、牛奶。  
   - 多样化食材:“彩虹食谱”涵盖红(番茄)、橙(南瓜)、绿(菠菜)等颜色蔬菜。  
   - 烹饪方式:蒸、炖、烩为主,避免高温煎炸。

2. 情志调养:心态平和  
   - 培养兴趣:书法、绘画、园艺等活动可陶冶情操。  
   - 社交互动:参与社区活动、广场舞队等,缓解孤独感。  
   - 心理疏导: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3. 日常保健:简单有效的方法  
   - 梳头养神:早晨梳头100下,刺激头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  
   - 叩齿护齿:“清晨叩齿三百下”,增强牙周组织健康。  
   - 摩腹健胃:饭后摩腹3分钟,促进胃肠蠕动。

4. 安全防护:规避风险  
   - 居家适老化改造:安装扶手、防滑垫,降低跌倒风险。  
   - 智能设备辅助:佩戴智能手环监测心率、血压,配备紧急呼叫装置。  
   - 药物管理: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滥用保健品。

四、总结:长寿是“选择”的结果

长寿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健康生活方式积累的结果。70岁后的老人通过“戒除”不良习惯(吸烟、酗酒、熬夜等),并坚持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心态平和的原则,就能显著提升生命质量。正如林蛇母老人所言,“没有过不去的坎”,这种豁达的心态与科学的养生方法相结合,正是长寿的核心密码。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这些智慧:关爱长辈时提醒他们科学养生,在自己步入老年时践行这些原则。毕竟,健康长寿不仅是个人福祉,更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您身边是否有这样的长寿老人?他们的哪些习惯让您印象深刻呢?欢迎分享您的观察与思考!


查看完整版本: [-- 70 岁后,这些事别再做了,长寿或许离你不远[1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