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新型骗局出现,手机收到这类短信一律删除,切记不要打开,不少人已经中招 [5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新型骗局出现,手机收到这类短信一律删除,切记不要打开,不少人已经中招 [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10-26 13:46



随着手机渐渐普及,各种诈骗手法也是层次不穷,变着花样来获取信任,从而让你一步步掉进对方设计好的陷阱里,在平时的生活中,肯定有不少人收到过“积分即将清零”的短信提醒。



上面的内容大概就是告诉你,你的手机号里面有多少多少积分,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使用会清零,而且对方还会温馨的提醒你,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礼物或者花费,在最后会附上一条连接,让你点击连接进入领取兑换礼品,

假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短信,千万不要轻信点击里面的链接,这是一种最新型的电信诈骗手法,已经有不少人中招了。

真实案例

前段时间我正在家里做饭,楼下的吴阿姨突然来敲门,声称自己的手机出问题了,莫名其妙的往一个不认识的平台充值了500块钱,让我赶紧帮忙看看。



在询问一番后发现,吴阿姨点击了一条短信上的连接,上面的内容大概内容就是“您的手机积分即将清零,请及时兑换花费或者礼品”,然后在里面附加了一条连接。

吴阿姨就是点了上面的链接,按照上面的步骤一步步填写了信息,迷迷糊糊就支付了500块钱。

最终这些钱也未能追回来,只能花钱买个教训了

01、这类骗局常见的三个套路

对于这种骗局,想要识破并不难,只要认清楚下面几点就可以避免不上当受骗。

第一:看清短信的号码

无论是移动、联通、电信,在给你发送短信的时候,上面显示的发送号码,都是相对应的手机号运营商,例如移动就是10086,而联通则是10010。



假如收到的短信不是,就要提高警惕了,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手机运营商的官方号码询问,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第二:附带链接的短信一律删除

正常情况下,正规的运营商给你发送短信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带任何链接,只会让你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操作。

如果收到的短信内容里面有链接一律删除,千万不要好奇点击查看,有些人就是因为贪图便宜,最后才一步步进入对方设好的陷阱。



第三:冒充客服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些骗子冒充运营商客服,或者电商平台的客服主动联系你,以各种方式诱导你下载没有被安全检测过的第三方软件,最终落入对方的圈套。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只要觉得不对劲就果断挂断电话,拨打官方的客服电话询问情况。

02、正确的积分兑换方式

一般情况下,三大运营商不会主动联系你兑换积分,也不会告诉你积分即将清零。

如果想要查看自己的积分情况,可以用手机登录掌上营业厅查询办理积分兑换,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去附近的营业厅进行咨询,这样更加的放心。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叮嘱身边的老人,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下载陌生软件,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家人或者官方客服。

所以,只要我们不贪小便宜,骗子就拿我们没办法。

jjybzxw 2025-10-26 14:36
“积分清零”诈骗深度解析与防范指南

一、诈骗现状与危害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积分清零”类诈骗因其精准抓住用户“不愿浪费积分”的心理,成为高发骗局。正如您提到的吴阿姨案例,此类诈骗通过伪造短信、诱导点击链接、窃取个人信息等步骤,已造成多人财产损失。根据近期数据显示,此类诈骗在2025年仍呈高发态势,尤其在节假日前后更为集中。

二、常见诈骗套路详解
结合您总结的三点及最新案例,我们进一步拆解其核心套路:

1. 伪装官方号码,制造紧迫感
   - 号码迷惑:骗子常使用“伪基站”发送短信,号码可能模仿官方(如将“10086”改为“100l6”,利用字母“l”与数字“1”的相似性),或使用“00”开头的境外号码伪装成国内客服。
   - 话术诱导:“积分即将清零”“限时兑换”“错过今日永久失效”等话术营造紧急氛围,促使用户冲动操作。例如吴阿姨收到的短信即强调“及时兑换”,利用其对积分价值的重视心理。

2. 钓鱼链接陷阱,窃取关键信息
   - 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指向虚假“积分商城”或“掌上营业厅”。页面设计与官方网站高度相似,甚至标注“谨防诈骗提醒”,降低用户警惕性。
   - 用户点击后需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如吴阿姨案例中,填写信息后“迷迷糊糊支付500元”,实则是骗子通过后台实时获取验证码完成盗刷。

3. 冒充客服升级,远程操控转账
   - 部分骗局会进一步升级,骗子以“客服”身份回电,以“操作失误”“账户冻结”为由,引导用户下载“云会议”“远程协助”等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
   - 通过屏幕共享窥视用户操作,甚至直接控制手机进行转账。例如[1]文中提到的冒用12345热线,以取消抖音会员为由诱导下载远控软件,最终盗取资金。

三、真实案例警示
- 杨女士积分兑换案:收到“186500分即将清零”短信,点击链接后在虚假页面输入银行卡信息并下载“安全控件”,导致银行卡被盗刷2万余元([2])。
- 赵先生凑单诈骗案:用积分+现金兑换商品后,被“客服”以“满5000元优先发货”为由诱导凑单,最终无法退款且资金受损([11][17])。
- 吴阿姨案例:直接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后被动支付500元,凸显老年人对电子支付流程的不熟悉易被利用。

四、权威防范指南
结合警方提示和官方建议,总结以下实用防骗要点:

1. 核实短信来源,警惕陌生号码
   - 正规运营商短信落款清晰(如【中国移动】),且不会使用个人手机号或境外号码。若收到非官方号码短信,一律视为可疑。
   - 提高对“106”开头短信的警惕,此类短信多为营销或诈骗,尤其是附带链接时。

2. 坚决拒绝点击不明链接
   - 正规积分兑换均通过官方渠道:移动10086官网/App、联通10010官网/App、电信10000官网/App。任何短信中的链接,即使看似官方,也应手动输入网址或通过官方App操作。
   - 如[8]中联通客服明确表示:“积分兑换可在App或拨打10010办理,无外网兑换方式”。

3. 保护个人信息,绝不泄露验证码
   - 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向他人透露。
   - [4]指出:“钓鱼网站通过‘积分+现金’模式诱导消费,本质是窃取个人信息后盗刷资金”。

4. 官方渠道核实,不轻信陌生来电
   - 收到积分提醒后,直接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如移动10086、联通10010)。切勿回电短信中的陌生号码。
   - 警惕“客服”要求下载非官方软件、开启屏幕共享的行为,这通常是远程操控诈骗的典型特征([3][12])。

5. 特殊群体关怀:帮助老年人防骗
   - 提醒家中老人:凡是涉及“点击链接领礼品”“输入银行卡信息”的短信均为诈骗。
   - 协助老人设置手机安全防护,如安装反诈APP(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短信拦截功能。

五、遭遇诈骗后的正确处理
若不慎被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紧急止损:拨打银行客服挂失银行卡,冻结账户防止进一步损失。
2. 保留证据:截图保存诈骗短信、链接、转账记录等证据。
3. 及时报警: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调查。

结语
“积分清零”诈骗虽手段多样,但核心仍是利用用户的侥幸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只要我们牢记“不轻信、不点击、不透露、多核实”的原则,就能有效规避风险。同时,持续关注反诈宣传,提升全家防骗意识,才能让骗子无机可乘。当前正值2025年10月底,恰逢消费旺季和积分兑换高峰期,请务必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查看完整版本: [-- 新型骗局出现,手机收到这类短信一律删除,切记不要打开,不少人已经中招 [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