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ybzxw |
2025-10-26 09:51 |
今年《服饰与美容 VOGUE》的 20 周年庆,虽然热度并没有铺天盖地的喧嚣,却藏着耐人寻味的质感与分量。 早在 9 月释出的创刊 20 周年女演员群像封面里—— 刘亦菲、杨幂、倪妮等 11 位跨代际女星同框出镜,从新生代力量到长红顶流,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女性影像画卷。
前几天,《服饰与美容 VOGUE》20 周年盛典走秀也来了! 虽然这次到场明星虽不算多,被网友吐槽,但每一位的亮相都堪称 “审美在线”,造型与个人气质高度契合,尽显精致感,真的做到了盛典的主题那样—— “百花齐放” 。
首先是开场的杨幂,虽因 “演技争议”“转型讨论” 备受关注,但今年凭借新作品口碑回暖,此次亮相依旧气场全开,贵气逼人。
压轴的刘亦菲同样惊艳全场,一身造型宛如 “人间富贵大花”,让人瞬间梦回《金粉世家》里的白秀珠,相关话题在热搜上足足停留了一整天。
中间登场的艺人也各有亮点:欧阳娜娜一路小跑进入秀场,灵动的模样美成了油画。
经历一些发言争议后,欧阳娜娜重新回归熟悉的音乐领域,无论是被称赞 “进步显著” 的唱功,还是身穿时髦服饰弹奏大提琴的画面,都让人看到 “大提琴少女” 的初心回归。
金晨与钟楚曦则延续了各自的风格优势,古典韵味与复古风情在造型中自然流淌,举手投足间尽显 “一代名伶” 的优雅。
还有不少实力派演员与新生代艺人也状态在线,每一张生图都透着自信与光彩。 看着明星们在聚光灯下超亮眼的样子,真的没法忽略他们背后造型团队的功劳!从选礼服、搭妆容到定风格,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才能完美呈现。
(左右更多) 明星的亮眼造型只是这个产业的 “台前小缩影”,背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专业产业链。 本期,就借着这次盛典的高光时刻,好好扒一扒藏在明星背后的顶尖造型团队的故事,相信对时尚服装行业感兴趣的伙伴看了都会有所启发。 国内知名明星造型团队盘点 团队1:Station X ——“媒体人跨界的精准狙击” 创始人Mix Wei(魏蔚),曾担任《嘉人》创意总监,《W》中文版的主编,曾任《费加罗》造型总监。是国内最早将 “造型叙事” 概念融入明星形象管理的先驱者。 2015 年以个人造型师身份为周迅、巩俐提供定制服务,凭借《如懿传》剧组造型合作积累首批核心艺人资源。做过的造型太多了,合作艺人:巩俐、章子怡、舒淇、易烊千玺、杨紫、周迅、杨幂、刘亦菲、倪妮等。还有《玫瑰的故事》刘亦菲的造型大获好评,这些造型都出自StationX。
《流金岁月》中倪妮和刘诗诗的造型也由StationX一手操办 核心团队约 30 人,实行 “1+3+N” 模式 ——1 位主造型师(Mix Wei 统筹)+3 个专项组(红毯 / 影视 / 日常)+N 位弹性合作的化妆师、配饰师,其中 80% 成员拥有海外时尚院校背景或一线品牌工作经历。 团队2:玫瑰坊 ——郭培的重工刺绣的东方高定 灵魂人物郭培,是中国第一代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被称为 “中国高定第一人”。她生长于皇城根下,自幼浸润中国传统文化,将刺绣技艺化为设计语言,开创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 的造型美学。 1997 年就创立了 “玫瑰坊” 工作室,凭借精湛刺绣工艺为央视春晚主持人打造礼服,逐步积累行业口碑;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设计师,将苏绣、缂丝等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礼服,2016 年为蕾哈娜打造 Met Gala “大黄袍” 造型引发全球关注,2017 秋冬高定系列成为迪丽热巴、杨幂等顶流艺人的红毯首选,Vogue 盛典上其设计的金色鱼尾裙、粉色刺绣纱裙多次引爆热搜。
核心团队约 50 人,是国内高定领域规模最大的技术型团队,实行 “技艺 + 运营” 双核心模式 ——技艺端:设刺绣工坊(30 名资深绣娘,含非遗传承人)、版型工坊(10 名剪裁师),谢娜在《我们来了》的礼服便由团队耗费四万多小时手工缝制而成 团队3:The Ballroom ——“设计师出身的风格革命者” 创始人Lucia Liu(刘璐),毕业于中央圣马丁时装设计专业,曾任职《T Magazine》造型总监,兼具设计功底与媒体资源整合能力。她主张 “造型即表达”,敢于突破审美边界。 2016 年刘璐从时尚杂志离职后,以 “风格改造” 为切入点,为姚晨打造戛纳电影节 “仙鹤装” 造型,一战成名;接棒周冬雨造型团队,通过 Burberry 定制礼服、金鸡奖银色战袍等作品,将其从 “邻家女孩” 塑造成 “三金影后”,印证团队 “化平凡为惊艳” 的核心能力;后面也为音乐节、综艺造型赛道,为吉克隽逸、R1SE 等打造场景化造型,同时与 Naeem Khan 等国际设计师达成独家合作。
团队规模约 25 人,按 “创意 + 执行” 双轨划分 —— 创意组由 Lucia Liu 直接领导,负责主题构思与高定对接;执行组细分为妆容、发型、配饰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配备 5-6 名资深技师,确保 “高难度造型” 的落地精度。 团队4:The MoMentuM ——“高定适配与风格平衡的破圈高手” 创始人Cream Mao,2013 年便投身《红秀》等时尚媒体,如今仍是 Grazia China 特约造型顾问,被圈内称为 “艺人风格的精准校准师”。 2017 年团队依托 Cream Mao 在杂志社积累的人脉,工作室刚成立就手握唐嫣等艺人资源,虽早期受限于高定资源匮乏,造型风格偏保守,但为团队攒下了核心服务经验。 合作的艺人比如将宋茜打造成 “高定大户”,同时绑定钟楚曦、雎晓雯等艺人,通过贴合场景氛围的造型设计频繁出圈,娜扎和迪丽热巴的造型多次出圈。但也因杨超越等合作案例暴露 “与艺人需求适配度波动” 的问题。
组织架构:团队规模约 25 人,采用 “核心艺人专属组 + 弹性合作” 模式 —— 为钟楚曦、宋茜等老客户配备固定造型指导,其他艺人则由机动组对接;特色在于设立 “品牌适配评估岗”,专门预判礼服与艺人调性、活动场景的匹配度,这也是其 “场景化造型” 屡屡成功的关键。 团队6:theRayback ——“高定资源操盘与艺人价值升级专家” 核心掌舵者为闵锐,深耕时尚行业多年,擅长将顶级高定资源与艺人个人特质精准匹配,以 “极致奢侈感 + 风格稳定性” 著称,被业内评价为 “能让艺人时尚价值跳级的操盘手”。 团队早期以时尚创意与造型统筹为核心业务,曾深度参与汪曲攸等时尚人物的造型打造,在行业内积累了扎实的创意执行能力与品牌资源;凭借闵锐在高定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成功绑定赵丽颖、娜扎、佟丽娅等头部艺人。
给时尚行业/服装人的启发 这些顶尖团队的成长逻辑,其实所有热爱服装行业的创业者看了都能有所启发,不管是做设计师品牌、线下定制店,还是电商服饰生意。 这些顶尖团队的成长轨迹,无非就这几步: 刚开始抓住 1-2 个有潜力的艺人好好合作,像 The Ballroom 陪周冬雨一起成长那样,做出让人记住的案例。 或者像 Mix Wei 和 Lucia Liu,先在时尚媒体或品牌圈摸爬滚打,认识些靠谱的人,以后对接高定、谈合作都顺;要是没那么多国际资源也别怕,学李晖团队挖本土文化 IP,或者像郭培那样把刺绣手艺做精,找到别人替代不了的点,慢慢就从小工作室变成行业里的标杆啦。
起步时别想着 “什么都卖、什么客户都抓”,不如聚焦一个细分方向深耕 —— 就像造型团队绑定潜力艺人,开定制店可以先专注 “职场通勤装定制”,做设计师品牌就盯紧 “小众国风女装”,用一套让人眼前一亮的代表作打开市场,比盲目扩张品类靠谱多。 积累资源时,不用急着找大经销商,先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小环节切入,比如去面料展会认识供应商、和服装媒体合作曝光,像 Mix Wei 在媒体圈攒人脉那样,慢慢搭建自己的资源网,后期不管是找工厂代工,还是谈品牌联名,都会顺很多。 要是没有国际大牌资源、也没足够资金,那就走 “差异化” 路线 —— 学李晖团队挖本土特色,比如做 “非遗蜡染卫衣”;学郭培打磨手艺,比如专注 “手工钉珠连衣裙”,找到别人没做到的细分点,哪怕是小工作室,也能在服装行业里站稳脚跟,慢慢成长为自己领域的 “小标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