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谷粉丝 |
2025-10-25 21:12 |
“早上穿鞋,鞋带勒得跟昨晚不是同一双脚”,这句吐槽在减肥群里一出现,后面准跟一排“+1”。

脸像发面、戒指卡肉、一按小腿就是一个坑,喝凉水都长秤的人,其实八成是“水胖”——中医叫水湿型肥胖,西医叫水钠潴留。

说白了,肉不是油,是“泡发的银耳”。 防己黄芪汤就是冲着这种“泡发银耳人”来的。 东汉张仲景的原方只有四味: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现在医院抓药会顺手加茯苓,别小看这一味,去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把1200个“泡发人”分成两组,加茯苓那组腰臀比多掉2.3%,相当于腰围少了一圈胶带。 数据听起来像论文,但现场称体重时女生直接哭了——六周,裤腰从29到26,秤上数字没变多少,但人看着像泄了气的游泳圈。

更爽的是,这方不拉肚、不心慌。 北京同仁堂2024年搞了个纳米颗粒版,一天只吃一次,生物利用度提高四成,等于把三碗苦汤浓缩成一口可乐。 进医保后,七天的量自费不到三十块,比网红代餐粉便宜多了。 唯一要注意的是别跟速尿片一起吃,容易把钾排光,腿软到下楼扶墙。

有人担心“中药慢”,其实水胖的人最快。 上海瑞金医院去年报了个多囊卵巢的姑娘,六个月掉12kg,月经从“季票”变“月票”,B超里的卵泡从珍珠项链变成正常排。 医生把病例发到《中西医结合杂志》,评论区一水儿“求方”——但人家是辨证用的,不是“抄作业”就能瘦。 想试的,先摸自己:早起脸肿不肿?

傍晚脚脖子是不是比早上粗一圈? 超市免费体脂秤站上去,水分率飙到55%以上就是老天在给你发入场券。 真决定喝,记得把宵夜里的烧烤换成凉拌黄瓜,盐罐子收进抽屉,每天六千步当打卡。 别熬夜到两点,那不是在减肥,是在给黄芪拖后腿。

喝第一周,夜里会疯狂跑厕所,别慌,那是身体在“放掉泡发银耳的水”。 第二周开始,鞋带突然变长,戒指转圈,上秤那一刻,数字掉得比股市还快——别笑出声,室友会以为你失恋。 最后提醒一句:网上那些“月瘦二十斤”的防己黄芪丸,八成偷偷塞了西布曲明,吃完心跳跟蹦迪似的。2024年起,正规包装都有“中国中药协会”的镭射狗,扫码能跳到医院制剂页面,扫不出直接扔。 减肥已经够苦了,别再吃假药把命搭进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