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9-28 16:29 |

老张前几年查出糖尿病,一开始还挺重视,按时吃药,饮食也控制得挺好。可后来病情稳定了,他就开始“放飞自我”,饭照吃,馒头、米饭一口不少,偶尔还偷喝点饮料。最近一次住院,是因为糖尿病并发了肾病,医生告诉他,血糖控制得太差,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 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医院并不少见。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4亿,其中很多人因为控制不当,最终并发心梗、中风、肾衰,甚至失明、截肢。糖尿病不是“甜蜜的负担”,而是一场看不见的慢性杀手。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饮食控制,比什么都重要。 最近几年,有个细节引起了医生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死于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往往和“吃”脱不了干系。尤其是精制主食——馒头、白米饭、白面条,这些看起来无害的食物,其实正在“偷走”患者的健康。

馒头,是很多人饭桌上的主角,尤其是北方人,几乎顿顿离不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馒头其实是“高血糖炸弹”。 首先,馒头的主要成分是精制碳水,消化吸收快,升糖指数(GI值)高达88。这意味着吃下去后,血糖会上升得又快又猛,胰岛素负担随之加重。而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β细胞功能就差,长期高血糖会进一步“压垮”胰岛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更可怕的是,这种血糖冲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天三顿都在发生。长期下去,不仅血糖难控,还容易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致残性并发症。 所以,医生再三提醒: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主食,而是要“选对主食”。尤其是馒头、白米饭这类高GI主食,要尽量少吃,甚至替换掉。

很多糖友一提到控糖,就觉得是“苦日子”,每天吃得寡淡无味。但真正科学的控糖饮食,并不是节食,而是用低GI、高纤维、富营养的食物替代高升糖的碳水。以下这5种食物,就是被多位营养专家公认的“控糖高手”。 1.苦荞麦 苦荞被称为“东方的全谷王”,含有丰富的芦丁和膳食纤维。研究发现,苦荞中的类黄酮成分可以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相比白米饭,它的升糖速度慢得多,更适合糖友日常食用。 可以将苦荞粉掺到面粉中做馒头,或者直接煮成苦荞粥,既保留了口感,又能稳住血糖。

2.山药 别小看这根“白胖子”,山药是一种低GI、高黏液蛋白的碳水替代品。它能延缓糖分吸收,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而且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适合血糖不稳、有胃肠功能障碍的老年糖友。蒸着吃、煮粥吃都非常适合。

3.鹰嘴豆 这是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未来超级食物”。鹰嘴豆富含植物蛋白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吸收,减少胰岛素分泌压力。 一项刊登在《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每天食用一小碗鹰嘴豆,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可以将鹰嘴豆煮熟后拌沙拉、打豆泥,作为主食替代,非常健康。

4.藜麦 藜麦是一种“伪谷物”,但营养价值远超传统谷物。它的升糖指数仅为53,并含有丰富的镁、锌和优质蛋白质,对糖尿病人尤其友好。 藜麦煮熟后可直接替代白米饭食用,口感略带弹性,营养全面,是糖友餐桌上的理想主食。

5.绿叶蔬菜 虽然不是主食,但绿叶蔬菜在控糖饮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富含膳食纤维、镁元素,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同时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尤其推荐菠菜、芥蓝、苦苣等深绿色蔬菜,每餐都配上一大碗,血糖控制才更稳定。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富贵病”,只有吃得多、喝得好才会得。但现实是,糖尿病早已不是少数人的疾病,而是全民健康的隐患。 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更高达5亿人。也就是说,很多人还没确诊,但已经在糖尿病的边缘徘徊。 导致糖尿病高发的根本原因,除了遗传因素,更重要的是长期摄入高碳水、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结构。精米白面吃得越多,胰岛素越疲惫,胰腺越容易“罢工”。

很多人一查出血糖高,就想着靠药物控制。但专家指出,糖尿病管理的第一步,不是吃药,而是“吃对”。药物只能暂时降糖,饮食才是长期稳定血糖的基础。 馒头、白米饭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少、吃得巧,用低GI主食替代,才是真正对胰腺负责的做法。 此外,定期监测血糖、保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情绪管理,也是糖尿病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别等到并发症来了,才后悔当初没少吃几口馒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