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9-28 16:25 |

最近在体检中心,一位70多岁的阿姨一边拿着报告单一边发愁:“怎么我每年体重都差不多,肌肉却越来越少?”医生看了看报告,轻轻说了一句:“你这是肌少症的前兆,得注意营养了。” 不少老年人都有类似的困扰:腿脚没以前利索了,拿点重物手会发抖,走几步楼梯就气喘吁吁。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老了”的表现,却没意识到——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会“悄悄”溜走。

肌肉减少不是小事。根据《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治共识(2021年版)》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为20.8%,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接近50%。 肌少症指的是:随着年龄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持续下降,导致身体活动能力下降的综合症。它不但让人行动迟缓、容易跌倒,还会增加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尤其是到了65岁以后,如果饮食不合理、活动减少,每年肌肉流失的速度可达1%~2%,这就意味着到了80岁,肌肉可能已经少了三分之一。

很多老年人误以为自己瘦就是健康。其实,不少“瘦老人”骨瘦如柴,肌肉非常少,这种“隐性肌少”更危险。有研究指出,肌肉量每减少1kg,跌倒风险增加12%,而跌倒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保持肌肉量,是老年人延缓衰老、保持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

很多人以为多锻炼就能长肌肉,但实际上,如果营养跟不上,练得再多也白搭。 尤其是老年人,肠胃吸收功能减弱、蛋白质合成效率下降,单靠一日三餐很难满足肌肉所需的营养。补营养,比补药更重要。

营养博士提醒:想延缓肌肉流失,吃对了,胜过吃补药! 以下这8种食物,经过多项研究证明,对延缓肌肉流失、提高肌肉合成有帮助。关键是安全、实惠、易获取。 1.鸡蛋——优质蛋白的“标杆” 鸡蛋中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生物利用率极高,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建议每天吃1~2个鸡蛋,包括蛋黄。蛋黄中的卵磷脂还有助于保护神经系统,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2.牛奶——补钙又补肌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乳清蛋白,这是一种非常易被肌肉吸收的蛋白种类,还能促进肌肉合成。 同时,钙和维D的组合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牛奶可谓一举两得。

3.豆腐——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 豆腐富含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最接近动物蛋白的一种,对肌肉合成也有促进作用。 而且豆腐属于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适合老年人长期食用。

4.鱼类——蛋白+欧米伽-3的“双保险” 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秋刀鱼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ω-3脂肪酸。 研究显示,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延缓肌肉流失。

5.瘦牛肉——含铁高,合成力强 牛肉富含肌氨酸、铁以及高质量蛋白质,是构建肌肉的“原材料”。 适量摄入瘦牛肉不仅能增强体力,还能改善因缺铁导致的疲劳感。

6.坚果——别小看了这把“零嘴” 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富含植物蛋白和健康脂肪,还有维生素E和镁,对肌肉修复和神经传导都有帮助。 每天一小把坚果,不仅护心,也护肌。

7.绿叶蔬菜——别只看肉,菜也关键 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含有叶酸、镁、维K,这些都和骨骼健康、肌肉功能密切相关。 美国《营养学杂志》曾指出,每天摄入足够绿叶蔬菜的人,肌肉力量更强,跌倒风险更低。

8.酸奶——不仅补钙,还养肠道 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帮助蛋白质更好地吸收。同时,钙和维生素D也对肌肉和骨骼有双重保护。 尤其是那些食欲差、消化不良的老人,酸奶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追求长寿,却忽略了“质量”。如果只是活得久,却动不了、吃不动、走不动,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肌肉流失不是命中注定,吃对、动对、睡好,完全可以延缓。尤其是饮食,是最容易改变、最有效果的干预手段之一。

专家指出,从60岁起就应主动关注肌肉健康,70岁以后更要定期检测肌肉量和力量。此外,饭后一小时做轻度力量训练,如举水瓶、靠墙深蹲等,也能刺激肌肉增长。 别等到摔了一跤才后悔,从现在开始,把肌肉“吃回来”,才是真的抗衰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