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可看电视,也别做这4件事[13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可看电视,也别做这4件事[13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8-08 20:14

“我就是怕上厕所太麻烦,忍着忍着就习惯了,怎么会和肾出问题扯上关系?”这是一个中年人因为尿路感染反复住院时说的话。
长期憋尿的习惯,最终发展成肾盂肾炎,肾功能掉得非常快。而这类人,其实并不少。
高温季节里,很多人都在防中暑、防热射病,却没注意肾脏这个安静的器官正在被慢慢推向失控边缘。 它不喊疼、不闹情绪,直到快撑不住才突然崩塌。

过去几十年里, 肾衰竭在慢病死亡构成中排位逐年上升,但大众对肾的理解还停留在“尿毒症才算事”的阶段。
真正可怕的不是终末期透析,而是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的过程中,很多选择明明可以不做,却偏偏做了。
很多人到了夏天有一个习惯: 一忙就不愿意上厕所,特别是外出、打牌、坐车、玩手机的时候。明明有尿意,非要拖延十几分钟、半小时,甚至硬生生憋到没有尿意才去排。

这种行为在短期内也许没问题,但对泌尿系统来说,是持续的损伤。 尿液本该及时排出,长期滞留在膀胱里,细菌容易滋生,逆行进入输尿管、肾盂,最终引起感染。
感染反复刺激,肾组织就会发生慢性纤维化,功能逐步下降。一旦形成结构性损伤,就没办法逆转。有人以为多喝水就能冲掉炎症,但如果伴随憋尿,水只是在堆积毒素而不是排出。
很多肾盂肾炎患者都有这个共同点: 习惯性憋尿,而且从不觉得这事有多严重。

另一个被普遍低估的行为, 是出汗后大口喝冰水。有些人觉得口渴到极点,进屋第一件事就是冰箱里拿瓶冰水,咕咚几口下去,身体立刻“舒服了”。
但那种舒服只是表面的降温反应,深层器官反而被强烈刺激。大量冰水快速进入胃肠道,肾脏血管迅速收缩,急剧改变肾血流分布,造成短时间的低灌注状态。
特别是在大量出汗后,身体本身已经存在轻度脱水,这时候肾脏处在高负荷过滤状态,如果再被低温液体刺激,局部供血障碍加重,容易诱发急性肾损伤。

有些人觉得只是头晕、恶心、腰部发凉,实则已经出现轻微肾缺血。
这样的过程反复发生, 肾脏承受力就会越来越差。一些年轻人甚至一次就出现急性肾功能异常,体检时才被查出指标异常。这个风险不是靠年轻就能抵消的。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危险来自夏天的所谓“清热药物”。一到天热,很多人就喜欢吃点藿香类、清火片、凉茶、偏方,觉得清清凉凉能降火。

但这些药物或饮品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对肾小管有毒性作用。特别是反复使用时,药物代谢产物在肾小管累积,阻断正常排泄路径。
有些中草药提取物、矿物成分看似天然无害,实际对肾脏 毒性极强。一些人喜欢反复吃一种解暑方子,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这种过量摄入不是养生,是慢性中毒。
真正的损伤不是一次两次能察觉的,而是等身体报警的时候,已经失去大半肾功能。这个时候,即使停药也无法逆转。

最常见的场景是,几个人围坐打牌、聊天、下棋,一坐就是三小时,桌上茶水倒着但没人动,空调吹着,汗出不来, 身体水分代谢停滞,肾脏的过滤负担越来越大。
有人怕频繁去厕所,干脆不喝水,这种操作让肾脏代谢系统像被按了暂停键。结石和尿酸盐就开始慢慢沉积。肾脏不怕干净的水,怕的是浓缩的废物。
水喝得少,尿液就浓,钙盐、尿酸结晶更容易析出。肾结石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一个个不喝水的下午、一个个久坐的局促时段里悄悄累积。

更麻烦的是, 肾结石本身又会反复引起肾绞痛、梗阻、感染,进一步损伤肾功能。这是一个悄悄进行的破坏过程,很少有反应,直到某天腰痛、血尿、排尿困难,才意识到问题已经成形。
天气热,身体处在应激状态,各系统自动进入“调节模式”,肾脏也不例外。高温下身体为了维持电解质平衡、血压、体温,需要肾脏配合进行复杂的代谢调节。
如果这时候反其道而行之, 不喝水、憋尿、乱吃药、过度刺激,就等于在最脆弱的时候往肾脏加码。

一个正常人可能扛得住几次,但长期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肾脏本来就有代谢负担, 哪怕一次严重的脱水、药物刺激、感染,都可能成为诱发肾衰的导火索。
很多人过度相信“肾病是慢性的,发现早就能慢慢治”。这个认识本身就是风险。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几乎无症状,等到出现疲乏、食欲差、水肿、贫血时,肾功能已经损失了一半以上。
真正的早期发现, 需要定期体检、尿常规、肾功能检测,而不是等身体出问题才去查。

很多人习惯把注意力放在血糖、血脂上,而忽略了肾脏这个没有声音的器官。它从不提前示警,一出问题就是系统性塌方。
夏天人容易犯懒,这本身不是坏事。 休息、待在屋里、看电视、规律作息,对保护肾脏反而是种帮助。关键在于别把高温时的警觉用错方向。
不是只有晒中暑才叫危险,静态行为里也有慢性杀伤。人们总爱提防那些明显的、突出的、急性的伤害,却放任那些不起眼、慢吞吞的损耗。

肾脏的病,不是靠激烈的症状判断的,而是靠细节堆出来的。

jjybzxw 2025-08-08 22:49
这位中年人因为怕上厕所麻烦而习惯性憋尿,最终导致肾盂肾炎和肾功能快速下降,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说明长期憋尿确实会对肾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 尿液滞留引发感染:尿液本该及时排出,长期滞留在膀胱里,细菌容易滋生,逆行进入输尿管、肾盂,最终引起感染。反复感染会导致肾组织慢性纤维化,功能逐步下降。

2. 憋尿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大量出汗后大口喝冰水,会刺激肾脏血管收缩,造成短时间的低灌注状态,容易诱发急性肾损伤。反复发生会使肾脏承受力越来越差。

3. 清热药物对肾脏的潜在毒性:一些清热药物或饮品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对肾小管有毒性作用。反复使用时,药物代谢产物在肾小管累积,阻断正常排泄路径。

4. 缺水导致结石和尿酸盐沉积:怕频繁上厕所而少喝水,会让肾脏代谢系统像被按了暂停键。水喝得少,尿液就浓,钙盐、尿酸结晶更容易析出,形成肾结石。

5. 慢性基础疾病人群肾脏更脆弱: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肾脏本来就有代谢负担。哪怕一次严重的脱水、药物刺激、感染,都可能成为诱发肾衰的导火索。

6. 慢性肾功能损伤早期几乎无症状:等到出现疲乏、食欲差、水肿、贫血时,肾功能已经损失了一半以上。真正的早期发现需要定期体检、尿常规、肾功能检测。

总之,长期憋尿是一个被普遍低估的健康风险因素。它会导致尿液滞留、感染、肾脏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因此,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对保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要合理饮食、适量饮水、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筛查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干预肾脏问题。


查看完整版本: [-- 肾衰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可看电视,也别做这4件事[13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