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35个科创项目沪上竞技, 展现生物医药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商业构想 [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35个科创项目沪上竞技, 展现生物医药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商业构想 [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8-08 13:02
为激发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活力,日前,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成长组初赛——生物医药专场成功举行。
本场初赛汇聚35个生物医药科创项目,聚焦AI医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仿生医用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台竞技,展现了当前产业中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最具潜力的商业构想。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朱理琍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政产学研多方协同。阿斯利康希望与复旦管院、长三角商创院一起,共同挖掘、培育、孵化和支持一批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突破性的科创项目,推进长三角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医疗科创产业生态建设。”

近年来,“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在赛事规模与影响力上持续扩大,通过“以赛代培”模式,打造长三角硬核科技赛事的新标杆。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加速中心主任岑岺指出,为进一步提升大赛影响力,对标行业需求,协调推动各领域科创的发展,复旦管院构建“四位一体”的科创加速赋能生态,涵盖商业认知加速、投融资加速、产业化加速和企业服务四大板块。依托学校丰富的资源和系统的领导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科创企业生命周期提供支持;同时通过200多家优秀的投资机构和强大的校友企业资源,为科创企业解决根本需求并助力向上发展。


“圆桌论坛”环节,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助理主任刘晨与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战略副总裁、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一期校友张宏伟,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三期校友李鹏,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产业顾问唐凯,共同探讨如何解锁生命健康企业的增长密码。

现场嘉宾指出,数据科学与AI应用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研发质量与国际认可度,加速全球化进程;医疗器械领域得益于前瞻法规标准建设,产品普及率提高,但在应用开发与临床教育上仍需努力,未来15-20年将在研发生产、审批与教育等多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政府高度关注创新企业的项目创新性、商业模式可行性和团队灵活性,并评估其在行业中的性价比与颠覆性。刘晨在总结中强调,在政府、市场、技术等多方紧密协同的生态体系下,中国生物医药正形成强大加速器,并呼吁科创企业重视系统化商业管理学习,有效衔接科研与企业运营。

姜谷粉丝 2025-08-08 13:03
以下是关于“35个生物医药科创项目沪上竞技”的核心信息梳理,综合自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生物医药专场的公开报道:

一、项目技术亮点与前沿领域
AI医疗与智慧健康

项目覆盖AI辅助药物研发、医学影像分析、疾病预测模型等,通过机器学习优化诊疗效率13。
部分团队探索可穿戴设备与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2。
创新药研发突破

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方向,致力于攻克肿瘤、遗传病等疑难病症12。
例如:南京某团队开发“可负担的优质细胞治疗药物”,推动技术普惠化13。
高端医疗器械与机器人

项目涵盖精密手术机器人、智能植入器械、高端检测设备等,推动精准医疗发展13。
部分成果已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速国产替代进程2。
合成生物学应用

利用基因编辑、生物合成技术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及药物,降低生产成本13。
二、商业构想与产业化路径
可及性与支付模式创新

多团队强调“让百姓用得起”,探索医保联动、分期支付等商业化方案13。
国际化布局

项目注重全球专利布局,通过数据科学提升研发标准(如FDA/EMA认证),开拓海外市场13。
平台化商业模式

部分企业构建“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例如医疗器械结合AI运维服务

三、产业生态赋能体系
复旦管院“四位一体”加速生态

商业认知加速:提供技术转化与市场策略培训;
投融资加速:联动200+投资机构匹配资金需求;
产业化加速:对接校友企业资源推动临床落地;
企业服务:政策合规与人才引进支持13。
政产学研协同机制

政府聚焦创新性评审(如上海/江苏政策),提供研发补贴与园区孵化12;
大赛配套项目对接会,实现“资本-技术-园区”现场直连2。
四、行业趋势与专家洞察
生物医药“黄金窗口期”来临

政策红利(如长三角一体化)、资本涌入与技术迭代(AI+生物技术)形成合力123。
关键挑战与应对

临床转化瓶颈:需加强医工合作与真实世界数据验证2;
团队能力短板:科学家需补足商业管理知识

jjybzxw 2025-08-08 17:48
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生物医药专场成功举行

近日,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5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成长组初赛——生物医药专场成功举行。本场初赛汇聚了35个生物医药科创项目,聚焦AI医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仿生医用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团队同台竞技,展现了当前产业中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最具潜力的商业构想。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致辞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朱理琍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政产学研多方协同。阿斯利康希望与复旦管院、长三角商创院一起,共同挖掘、培育、孵化和支持一批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突破性的科创项目,推进长三角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医疗科创产业生态建设。”

大赛影响力持续扩大

近年来,“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在赛事规模与影响力上持续扩大,通过“以赛代培”模式,打造长三角硬核科技赛事的新标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加速中心主任岑岺指出,为进一步提升大赛影响力,对标行业需求,协调推动各领域科创的发展,复旦管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科创加速赋能生态,涵盖商业认知加速、投融资加速、产业化加速和企业服务四大板块。

依托学校丰富的资源和系统的领导人才培养体系,复旦管院围绕科创企业生命周期提供支持;同时通过200多家优秀的投资机构和强大的校友企业资源,为科创企业解决根本需求并助力向上发展。

圆桌论坛:解锁生命健康企业的增长密码

在“圆桌论坛”环节,复旦管院科创加速中心助理主任刘晨与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战略副总裁、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一期校友张宏伟,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三期校友李鹏,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产业顾问唐凯,共同探讨如何解锁生命健康企业的增长密码。

现场嘉宾指出,数据科学与AI应用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研发质量与国际认可度,加速全球化进程;医疗器械领域得益于前瞻法规标准建设,产品普及率提高,但在应用开发与临床教育上仍需努力,未来15-20年将在研发生产、审批与教育等多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政府高度关注创新企业的项目创新性、商业模式可行性和团队灵活性,并评估其在行业中的性价比与颠覆性。

刘晨在总结中强调,在政府、市场、技术等多方紧密协同的生态体系下,中国生物医药正形成强大加速器,并呼吁科创企业重视系统化商业管理学习,有效衔接科研与企业运营。

---

此次生物医药专场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长三角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活力,也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未来,随着更多优质项目的涌现和多方资源的整合,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查看完整版本: [-- 35个科创项目沪上竞技, 展现生物医药最尖端的技术成果与商业构想 [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