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08-04 12:14 |
★旅游地点:镇江焦山风景区之焦山碑林 走过“翰墨流芳”的圆拱门,最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御碑亭,方形四面,木结构。乾隆帝六次巡幸江南,留下了很多赞美焦山的诗篇。这块碑是乾隆四十五年第五次巡幸焦山时所作,阴阳两面都以整石雕成刻诗,四周及底座刻九龙云水纹浮雕,书法主要取法赵孟頫、董其昌。正面碑文是乾隆第一次南巡作《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所作《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 墙面的碑刻多是告示和记述类文字,如清魏昌寿书《京口创建义渡碑记》、京口义渡禁约六条、核定瓜镇义渡总局镇扬芦滩地亩、核定市房滩地条例和续例、焦山东洲连山接涨滩地专卖示、麻油业公所建普仁堂碑记、公善堂先后立普仁堂公庄地界附条款等。 旁边的亭子里有一块残碑,是元朝焦山祥寺重建圜悟接待庵记,旁边的碑比较完整,元朝贡奎书《镇江儒学增租记》是复制品, 宋代禹迹图是复制品,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图上的完整地理名称共551个,基本包括古代九州全貌,图面刻5183个方格,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赞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图。 唐故殷府君墓志铭、唐故许贽墓志铭不知道是不是唐代的石刻,居然保存得很完整。元朝的《镇江路儒学复田记》也是复制品。 墙上碑刻有文征明书《明故钱屋舟先生之配孺人费氏墓志》、钱亮书《明故太学生两峰袁先生墓志》、清宜照和尚书《新置焦山玉峰庵救生红船捡埋枯骨碑记》、清罗洪先书《故屋舟钱隐君墓志铭》《明配太学生两峰袁君李孺人墓志铭》等墓志铭,不乏名家手笔。 旁边是明茅磐书《丹徒县修学记》、沈容书《镇江府儒学对山碑》、明朝范仑书《重修鹤林寺碑记》、明朝鹤林寺免田租小记等记述性文字。 槐阴精舍闭门锁户,不知道原来里面是什么,可能也会陈列一些碑刻。当然,能够登堂入室的,必然是碑刻中的精品。 对面的墙上有清乾隆书《东向江连大海溶》《海门东望接扶桑》,明杨继盛书《椒山诗》、明手札、明鹤林十三松记、清焦山观音岩记、润州鹤林寺重修大殿山门记、清张盛藻书《移建海门庵记》、潘泰开书《移建玉峰庵记》、陈任旸《灵鹫寺公德碑》、张涣文书《重修五省会馆记略》。 明刻宋米芾书《城市山林》,清重树米元章墓碑记、京口蒋氏焦岩书院记、陈任旸书《镇江冬赈局祀李长两观察记》,民国苏涧宽书《如在楼记》、鹤林寺福登禅师塔铭并序、镇江丝行告示、禁占发尼妙莲庵址及法嗣示,民国太虚法师书《焦山佛学院代办教务训练班记》,清了禅和尚传,民国吴迈书《吴迈致日本河野信及河野复函道谢》、张神州区长临别纪念、谢遐龄书《五月九日碑》,清镇江城内新立启善堂粥厂碑文,民国庐州会馆碑。 元赵孟頫书《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是一块残碑,碑阴还有元刻《大唐三藏圣教序》,也是残碑。 明杨一清游焦山七律诗并跋、杨一清游焦山七律诗,明胡纪书《宋元祐焦山十六题》、明游焦山五言、七言诗各二首残碑、王应鹏焦山诗、白镒焦山诗、张寰书焦山诗三首、徐一槚登焦山诗一首、谢吉卿吊焦隐君诗、张程书《赵戍帅联桥邀饮焦山诗》、徐桓游焦山五言诗、郑大同游焦山诗、杨嗣昌游焦山记碑、练国事书《焦山饮米友石偶占》、米万钟书练君豫直指招游焦山遗诗次原韵四首、明张一鲲书《游焦山访郭次甫限韵诗一首》、沈霄书《题三招洞一绝》、阮大铖游焦山诗并识、阮大铖书《江淹焦山述怀》。 清焦山古鼎铭文、王士禄、王士祯、程康庄书《焦山古鼎歌跋》、程康庄七律诗五首、曾燠、石韫玉游焦山诗、毛岳生游焦山诗、毛际可、张纯修、李朴大等游焦山诗、徐日升书《雨霁同郑潜庵同游焦山作诗》、顾贞观、高士奇等游焦山诗、吊焦隐君诗、谢启昆书《陪昭武候图盖亭方伯增履庵两先生游焦山有作》、潘奕隽、宋鸣琦游焦山诗、霍郊五言诗。 明刻赵孟頫画东坡小像并书《赤壁赋》、文征明书小楷《千字文》。清赵光荣书《红梅阁》、林玉辂书《瘗鹤诗碣》、清刻宋徐铉临秦碣石门刻石。民国吴佩孚书《扬州弥勒楼阁颂》、仙花台、戴传贤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清觉罗豫立集唐多宝塔碑字为五言律诗三十首、成亲王书《归去来辞》碑。这两位可是满族妥妥的皇族,可见当时汉学之盛行,满族皇室的汉学功底都不差。 除了文字碑刻,还有大量的画碑,例如清吴平畴画牡丹花卉碑、伊龄阿画兰松扇面碑、观音像碑、乾隆画梅花碑、蒋元鼐画观音像碑、清刻董其昌题观音像碑。明吴地画观音像。 兰亭序等名篇临摹的碑刻也不少,例如清《定武兰亭》跋、《兰亭》残碑、明刻《开皇本兰亭》、程孟阳临《兰亭》,清俞森临《兰亭》、俞森临《孝女曹娥碑》《虞世南破邪论》。 中间用玻璃罩着的是明刻米芾临兰亭及碑阴四帖,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米芾的临帖也是书法史上最为人称道的,帖后有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的题跋。 清吴台寿临颜真卿书述张旭笔法十二意,这是唐天宝五年颜真卿与张旭讨论笔法的一篇文章,书者吴台寿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善书法。 清双溪草堂墨刻石刻共二十三块,内容包括齐彦槐的唱和诗稿。齐彦槐是婺源人,号梅麓,嘉庆进士,精鉴赏,工书法。 清印心石屋碑现存三十余方,原来有七十二方,内容主要是道光帝旻宁御书横匾,陶澍奏折及摹御书墨宝,折呈、山水图论、南北崖之图说、金焦图说及赞、记、叙诗、跋等。 此外,墙上还有还有宋子玉家宴残碑、王子文游鹤林寺,东坡先生游招隐增倡和诗,冯多福《劝耕题鹤林寺和奉使侍郎壁间韵》,蓄狸说等。 明胡甦书《林有麟游焦山寺诗》,申时行、僧雪浪洪恩等题鹤林寺诗,申时行、申用懋游鹤林寺诗,郑一岳诗碑,寄题鹤林寺僧恒上人,萧丁泰书《寄履中上人恢复鹤林寺诗》,寂寂辞江寺残碑,陈仁锡等题诗、焦山放鹤记、等。 清汪延麟颜真卿《东方画赞》及碑阴,俞森书《千字文残石》,郑时泰书《鹤林寺石刻记》,释明涵中氏书《鹤林古迹八咏》残碑,王文治书《严群镜湖还金赞》,焦山放鹤图,等。 墙上还展陈了墓志铭,例如唐故芃墓志,唐故府君大人上谷侯氏墓志铭,唐故田府君妻萧氏墓志铭,宋延康殿王公墓志铭,宋故李府君墓志铭及盖,宋故李公叔子墓志铭,宋故德安县君谢氏墓志铭及盖,宋故光禄卿致仕章公墓志铭及盖,文征明书《明故儒医弌斋钱君之墓志铭及盖》,沈汉书《明故达孺人杨氏墓志铭》,明故达公墓志铭及盖,明故贞懿孺人张母钱氏墓志铭,明故张中南墓志铭及盖,明四川按察司副使南涯邬公诰封夫人陈氏合葬墓志铭及盖,明故郡宾晚邨邬公墓志铭及盖,明故承事郒郡王大宾墓志铭,明故王允敬陈氏合葬墓志铭,刘徵书《明故处士殷公仲礼墓志铭及盖,赵堂书《明故处士南公杨公墓志铭》,谢廷珪书《大明处士希真子赵公孺人杨氏墓志铭》,民国吴昌硕书《江苏财政厅长李君元配蒋夫人墓志铭及盖》。 还有一块残石是焦山《瘗鹤铭》的,左边中间部位有两个字,书风与《瘗鹤铭》相类,初步认定是《瘗鹤铭》的残石,可与厅中碑腹部相衔接。但不知道为什么放在这个院子的入口位置,而没有置放进厅中。 还有多块临《瘗鹤铭》的碑刻,例如清林企忠临宋拓《瘗鹤铭》,清乾隆帝临《瘗鹤铭》,吴伟业、王应心、吴兴祈、马肇梅等重摹《瘗鹤铭》碑记,清陈鹏年重立《瘗鹤铭》碑记,清钱升、顾宸、孙竑禾等书重刻《瘗鹤铭》碑记,宋刻《瘗鹤铭》二号石。 可惜的是我们对于书法实在只是门外汉,只能听听介绍,看看内容,其实并不能真正领略书法的奥妙所在。如果是书法爱好者来这里,那可真是他们的天堂了。我就看到有一位老者,站在一块碑前念念有词,大概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不浅。 自驾游:镇江焦山风景区之碑林 1月仲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