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7-11 10:16 |
每年夏天一到,急诊科里就会迎来一波“老朋友”——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人以为是中暑、有人以为是上火,结果进了医院才发现,身体的“过滤器”早已罢工。 全国每年死于肾衰的人,已经超过100万人。这不是什么罕见病,但却是被最多人忽视的“沉默杀手”。

三伏天来了,天热,其实比寒冬更容易诱发肾衰竭。医生说得很直接:热天,是肾脏最怕的季节。大汗淋漓、饮水不足、电解质紊乱、血压波动,这些都在悄悄“掏空”你的肾。 那为什么偏偏夏天是肾出问题的高发期? 我们每天吃进去的东西、喝进去的水,最终都要靠肾脏“处理”。你吃得咸了、喝水少了、身体一脱水,肾脏的压力就直线上升。 特别是老年人,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累了”“没劲”,其实那是肾功能正在悄悄下降。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吃药能解决的,而是要上透析机。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夏天保护好自己的肾?

答案是肯定的。医生建议,天热时除了要多喝水,还要在饮食上下功夫。尤其是这五种食物,被誉为“护肾五宝”,常吃能给肾脏减压,甚至延缓肾衰来临的速度。 第一种是:冬瓜。 冬瓜是天然的利水食物,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和钠离子。对于高血压、高尿酸人群来说,冬瓜能减轻肾脏负担。 冬瓜不含脂肪,富含水分,夏天吃点冬瓜汤、冬瓜粥,不仅清热,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清肾”。 第二种是:赤小豆。 赤小豆和红豆不一样,它是更利尿排湿的一种豆类。中医讲“赤小豆可通利水道”,现代研究也证实它能促进肾小管排泄功能。

尤其对那些下肢水肿、尿少、体虚的人来说,赤小豆粥是一味好“药膳”。 第三种是:玉米须。 这个被大多数人当成垃圾丢掉的部分,其实是民间护肾良方。玉米须味甘淡,能清热利尿、辅助降压。 医生常说:“吃玉米,别扔须。”尤其是患有慢性肾病的老人,持续喝玉米须水,能缓解肾脏压力。 第四种是: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植物胶质,能吸附肠道中的杂质和毒素,减少肾脏的代谢负担。 不少临床研究发现,常吃黑木耳的人,尿蛋白出现的概率更低。原因就在于它能帮助“分担”一部分肾的工作。 第五种是:南瓜。

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锌,对肾小球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还能帮助控制血糖,间接减轻肾脏损伤。 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代谢异常的中老年人,夏天炖点南瓜粥,是非常合适的。 那为什么这五种食物在夏天特别重要? 因为夏天的肾脏,太容易“中暑”了。水分丢失多,血液变浓稠,肾脏供血跟不上,极易导致急性肾损伤。 而这五种食物,要么能补水、要么能利尿、要么能辅助代谢,对肾来说就是“及时雨”。 你可能还不知道,很多人肾已经有问题了,却一点都不自知。

有些人会说:我尿也正常,人也没浮肿,怎么可能是肾有问题?但肾功能下降80%前,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症状出来了,往往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 医生最怕的,就是这种“安静的疾病”。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病史的人,更是肾衰的高危人群。 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判断自己肾脏是不是已经“吃不消”? 有,记住这三点:一是尿量是否变少或变多;二是泡沫尿是否持续不消;三是晨起是否眼睛浮肿、下肢水肿。 如果你有这些情况,建议去查个肾功能三项:肌酐、尿素氮、尿酸。比起等症状明显才就医,早查早防才是关键。 为什么有人年纪轻轻就肾衰?有人八十岁肾还好好的? 说到底,肾脏是“用出来”的。你喝水少、吃太咸、用药不当、乱吃保健品、过度劳累——这些都会加速肾脏老化。

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好习惯,比如每天喝足1500毫升水、每周吃几次冬瓜赤小豆汤,坚持少盐饮食,就可能帮你把肾用到老。 肾脏和心脏,是对“难兄难弟”。 心脏不行会导致肾供血差,肾功能下降又会加重心脏负担。这叫“心肾联动”。不少心衰的人,最后死于肾衰;而不少肾衰的病人,也常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医生常说一句话:“要想心脏好,先把肾养好。” 那吃药能不能保护肾? 药物的确有帮助,但用药要谨慎。尤其是一些止痛药、抗生素、调节免疫的药物,滥用反而会伤肾。

任何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尤其是患有慢性肾炎、肾小球病变的人,不能随便上药。 相比之下,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善,更安全也更持久。 很多老年人总觉得“肾不行了,吃点补药就好”,但真正的补,是“补肾不过劳”,“养肾不过咸”,“护肾不过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