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回到一千年前 1 [52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回到一千年前 1 [52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5-11 08:48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当你听到柳永这曲《雨霖铃》时,无论是开封方言,还是吴侬软语,都能让你百转千回,思绪万千。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回到一千年前。如果可以选择出身,我愿去那诗礼簪缨之族。择一良辰吉日,携一书一画,到那富贵繁华,歌舞升平之地走一遭,听一听柳七郎的万种风情,看一看辛弃疾醉酒舞剑。问一问张翰林,孙羊店有何菜品推荐?
  悠悠汴河水,流过千年岁月,光影摇曳,水榭楼阁,亦梦亦幻。灯火阑珊处,宝马雕车香满路。故土家园,旧朋往事,东京汴梁,是无数南迁中原人心中永远的梦。
  如果真能走入画卷中,我会毫不犹豫的迈出一只脚,了却我心头多年的夙愿。
  因为一幅画,爱上一座城
  不知道你会不会因一幅画而爱上一座城,但是,你却可以因一幅画而了解一座城。
  现存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5.28米,宽24.8厘米,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城郊的生活,共有人物800多人,牲畜90多头,对于这幅伟大的作品,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无需赘述。
  近千年的传奇经历和围绕它的历史谜团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全球各博物馆收藏的30多幅《清明上河图》的各种版本,就可见证它的影响力(下图为开封清明上河园 中的石雕《清明上河图》)。
  每当这幅历经劫难的国宝在重要节日展出时,都会引起轰动,长达半日的预约排队,就为了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睹它的真容。精心的呵护仍无法挽留它的衰老,岁月褪去了它的色彩,一次次的开合磨平了它的细节,渐渐模糊的线条,仍能辨认出东京城的酒楼瓦肆,走卒商贩,仿佛一架老无声电影,记录着遥远的北宋都城的生活点滴。
  当年,张择端将北宋东京街头搬入画中,一千年后,历经兵灾水患,东京城已经深埋于黄土之下,我们又根据存世的画卷,东京城上再建了清明上河园 。
  在我们感慨沧海桑田的同时,不得不佩服这座城市的伟大,数千年来,不断的毁灭,复活,再毁灭,又不断复活。脚下这座城,因顽强的生命力而活出了传奇,这就是今天的八朝古都—— 开封,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
  人在画中游
  在没有手机导航的北宋,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就是你理想的导游图,再配上孟元老这本《东京梦华录》,换身应景的衣服,在遥远的北宋街头,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那个时代的风花雪月。
  或许,此刻,你才体会到,原来,北宋并不遥远,一千多年来,我们的文化从未间断。你看到的,既新奇又熟悉。你听到的,还是熟悉的曲调。
  熟悉的郊野风光,热闹的市井街巷,商贩的神态举止,透过画面你都能听到开封菜市口的嘈杂叫卖声,你都能闻出刚出锅的小吃,还是熟悉的味道。
  即使像《清明上河图》的这样的鸿篇巨制,也只是描绘了汴京这座超级都城的一角。汴京城的繁华或许超出了我们对过去的想象。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对《清明上河图》最好的文字注解,描绘了汴京城城市建筑,风俗民情市井生活,也道出了南迁士族对故国家园的回忆和思念 。
  根据孟元老的记述,张择端的刻画,我们就踏入勾栏瓦舍,欣赏宋时的百艺杂耍。 清明上河园除了晚上的东京梦华演出,白天有近百场演艺。
  给大家列出几个必看项目:包公迎宾、汴河漕运、包公巡案、气功喷火、王员外招婿、岳飞枪挑小梁王、大宋科举、梁山好汉劫囚车、大宋 · 东京保卫战等。
  园区内的表演几乎场场爆满,从游客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看出这些表演很受欢迎,艺人也很接地气,与游客互动频繁。既能看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又有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而且老少咸宜。
  菊都开好了
  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更有没见过的蓝色、绿色、七彩炫菊……
  望着怒放的鲜艳,恍惚飘来孟元老滔滔不绝的热情~直至终老江南 ,他也未曾等到汴京金菊盛开,我们该有多幸运啊!
  除了长在户外的菊花外,更有4个室内场馆可以欣赏到精品菊花,步入场馆,彷佛踏入仙境。
  夜赏菊花展,更有一番滋味,彩灯和菊花交织,如梦境般,重点是,如果你和我一样,住在景区内,你可以坐拥整座菊花园。
  东京梦华,一梦千年

姜谷粉丝 2025-05-11 08:49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完成于公元1085年。这幅长卷不仅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细的描绘著称,更在艺术特色上展现了极高的成就。以下是《清明上河图》在艺术上的几个显著特色:

1. 构图巧妙
《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极为巧妙,画面中心是大河和船只交汇的位置,画面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河岸、河面、和河对岸。整个画卷精细地分布着1000余个人物、130余种建筑、260余种船只和车马,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呈现出来。

2. 细节入微
张择端在绘制《清明上河图》时运用了大量新的绘画技巧,如运用线描,表现人物、车、船、马、建筑、自然景物的生动形象和细节特征。画面中描绘了城市街巷、店铺、钟楼、斋堂、戏台、酒家、城门、桥梁等重要建筑物,使画面更为立体。此外,画中人物多达500余人,不唯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展现了极高的细节处理能力。

3. 艺术表现力强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包括构图合理、细节入微、气韵独特、绘画技巧精湛等。张择端通过这幅作品展示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画中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体现了画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4. 透视和遮蔽技巧
为了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距离感,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运用了透视和遮蔽等技巧,使画面的远处若隐若现,增加了视觉上的深度和立体感。

5. 生动再现社会生活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再现。画中展现了当时汴京城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城墙和城门、河流两岸的建筑物和商店、各种人物的活动等,反映了宋代城市中商贸和人口的发展,以及丰富的人文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繁荣景象。

综上所述,《清明上河图》在艺术特色上体现了构图的巧妙、细节的精致、艺术表现力的强大力量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生动再现,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这幅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jjybzxw 2025-05-11 18:50
《东京梦华: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沉浸之旅》  
——从《清明上河图》到当代开封的时空对话  

---

一、画中汴梁:一幅画卷承载的文明密码  
1. 《清明上河图》的微观史诗  
   - 数字化的北宋社会:5.28米长卷中,800余人物、90余牲畜、20余船只构成“流动的盛世”,虹桥上的车马争道、孙羊店的酒旗招展、汴河漕运的繁忙,皆是北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实证。  
   - 艺术与科技的共振:现代光谱分析发现,画中使用了矿物颜料“石青”“朱砂”,其褪色痕迹反而成为鉴定真伪的关键;而AI复原技术已能模拟出画作初绘时的鲜艳色彩。  

2. 全球版本的“文化镜像”  
   -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院本)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代仇英本),30余版本折射不同朝代对“理想城市”的想象。开封清明上河园的3D石雕版,则让画作从平面走向立体。  

---

二、梦回东京:沉浸式体验的古今交响  
1. 《东京梦华录》的活态复原  
   - 市井烟火:清明上河园内,“孙羊店”复刻了北宋酒楼“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游客可品尝按《山家清供》复原的“蟹酿橙”“梅花汤饼”。  
   - 演艺时空隧道:  
     - 《岳飞枪挑小梁王》:马战特技融合豫剧唱腔,再现南宋抗金英雄的悲壮;  
     - 《大宋科举》:游客可参与“殿试”互动,体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文化。  

2. 菊花的千年隐喻  
   - 北宋汴京“菊会”是士大夫雅集的象征,今日开封国际菊花展则衍生出“七彩炫菊”(转基因技术培育),夜间灯光下的“菊影迷宫”,恰似孟元老笔下“灯烛华灿,竟夕乃止”的延续。  

---

三、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  
1. 从“瓦舍勾栏”到“国潮IP”  
   - 北宋的“说话艺术”演变为园区脱口秀《包公断案》,B站UP主以“开封话Rap”翻唱柳永词,播放量破百万。  
   - 虹桥集市引入汉服租赁、非遗漆器DIY,年轻人通过“打卡-分享”完成传统文化的情感链接。  

2. 城市生命的层积叙事  
   - 开封“城摞城”地质奇观(地下叠压6座古城)被转化为“地下博物馆”,游客可触摸明代城墙砖与清道光地契,感受“毁灭-重生”的城市韧性。  

---

四、给当代旅者的行动指南  
| 时间轴       | 必体验项目                  | 文化暗线                     |  
|------------------|---------------------------------|----------------------------------|  
| 辰时(7-9时) | 虹桥早市喝“杏仁茶”              | 还原《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 |  
| 午时(11-13时) | “脚店”品汴京烤鸭                | 溯源北宋“饮食果子”文化           |  
| 申时(15-17时) | 参与《大宋·东京保卫战》实景演出 | 理解“靖康之变”的历史转折点       |  
| 亥时(21-23时) | 夜游菊园听古琴《潇湘水云》      | 体验宋人“四般闲事”中的焚香赏乐   |  

---

结语:  
当我们在清明上河园的虹桥上驻足,看汴河水流淌千年,恍惚间,张择端的笔墨与孟元老的文字在此重叠。开封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曾是世界第一都市的荣光,更在于它将毁灭与重生的循环,转化为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这场“东京梦华”,终究是一场跨越千年的集体记忆复苏——正如柳永词中所言:“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而今天的我们,正以全新的方式,应答着历史的回响。

poli923 2025-05-11 20:06
再现清明上河图时候的繁华。


查看完整版本: [--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回到一千年前 1 [52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