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广州这天气时雨时热的,我真有点扛不住了。刚下完雨一身湿气,转过天阳光暴曬又出一身汗——你说闷不闷?每次这样的时候,我的身体就会给我小警告:困、乏、嗜睡,然后就开始嘴巴变刁,外卖点什么都嫌油腻。我突然有点好奇,这个时候,家里老人常挂嘴边的“清热去湿”的那些菜,到底赵不赵得住咱们现代的胃口? 
“冬瓜海带排骨汤”,我心中的续命汤top1!别看冬瓜不起眼,北宋神医苏东坡和《本草纲目》都给它点赞,说它利水消肿、解暑去烦是小能手。海带呢,含碘丰富,其实游戏一圈调味下来,比内脏还养人。夏天一锅汤喝完,真有一种从头凉快到脚的畅快。 
苦瓜炒蛋,这真是我百吃不厌。说起来小时候特怕苦,长大一查苦瓜真身,才知道咱中国人吃苦瓜是有传承的。清热解毒、富含维生素C,炎热气候下的“抗暑神器”。有一种说法,苦瓜夏季的养生效果比小吊瓶还稳,哈哈哈。 
再来说薏米赤小豆粥。小时候只知道“利水消肿”,现在看了养生帖才明白二者还各有讲究:薏米祛湿,赤小豆清热。大家千万别搞错,这儿的赤小豆是赤豆不是红豆,差别还真不小。市场白色大薏米比较硬,薏仁米更松软。据说宫廷曾有薏米进贡,是清代妃子们的美容养胃宝藏,不愧是“宫廷级顶流”。 
每次到夏天,家里必蒸茄子。你说茄子能做啥花样?其实切条清蒸是极大满足。茄子的营养其实挺强大,少油的做法也让它一点都不“腻”。我爱挑那种皮亮肉实的小长茄,新鲜的一断手感软中带弹。 
说到最百搭、最解暑还得是拍黄瓜。拍黄瓜这道菜,有人吃“技术”,有人拼“情怀”。北方人加蒜猛敲,南方人爱酸甜口,总之只要新鲜黄瓜,加调味料拌得均匀,都不会难吃。拍得碎碎的,汁水就会锁起来,口感清脆爽口。最近流行加花椒油,我个人觉得加点花生碎也不错。 
说这么多,说到底其实就是分享一种“换季生活法则”:贵的不一定最好,家常才最对味。食材只要选对时令、新鲜为主,贵的平替其实有时候不如平价的直接好吃。偶尔追求“健康餐”也别太苛刻自己,能做到六七分清淡,生活就已经很美好了。 所以,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最近动不动困,想降以油腻感,还能顺便省点外卖钱,我真的强烈建议试试上面这五道菜。做法都不难,材料一年四季都好买,关键是吃完身体一身轻,心情也跟着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