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贵州旅游:从万峰林到万峰湖二次行记 [26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旅游讨论 -> 贵州旅游:从万峰林到万峰湖二次行记 [2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4-19 12:40



由玉屏国旅组织的《多彩贵州行 山水黔西南》之旅,抵达兴义的翌日开启著名的万峰林与万峰湖风景区的观光行程。



万峰林景色(摄影:冯赣勇)

2025年3月20日10:30,团队在贵州玉屏国旅导游肖兴敏带领下,大巴车司机代强师傅驱车抵达兴义的第一站:万峰林景区。这也是我继2016年9月10日第二次光顾这里。



万峰林留影(摄影:肖兴敏)

再次来万峰林观光让我感触颇深。其实,此行的一些景点虽说都是重游,但是不夸张的讲,对于整个贵州省,我觉得跟记者都是一个十分有缘分的地方,从上世纪的1999年首次到此拍摄《中国民族体育》大型电视专题片至今,随后而至的自驾游、参加各种活动、专题采风等已经记不清来此的具体次数了。



镇远龙舟赛采风(摄影:胡晓飞)

在贵州从大到小的贵阳、花溪、清镇、乌当、红枫湖、镇远、三都、凯里、都匀、荔波、安顺、遵义、金沙、息烽、凤冈、施秉、瓮 安、福泉等地,到处都留下过记者的足迹。有的地方还去了不止一次。



黄果树瀑布(摄影:冯赣勇)

像安顺黄果树瀑布就相继光顾了三回。记得最早听一位导游曾经说过贵州的“贵”字,是由中、一、贝三个字组成的,所以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这句对贵州省的形象解释,至今令记者记忆犹新。



万峰林鲸鱼峰(摄影:冯赣勇)

团队进入景区后开始乘景区观光车游览,听着观光车上对于各个景点的生动介绍,也让到此观光的游客们对整个风景区有了十分全面的了解。万峰林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两大片,景观各异。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



众星捧月景观(摄影:冯赣勇)

进入景区视野所见,人们犹如进入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大自然画卷,大家无不被眼前的接踵而来的各种景致所陶醉。时而满目的花田一派妖娆,时而流淌的河水越过眼前;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在群山的环抱中与村寨、林木交相辉映。



万峰林留影(摄影:蔡琪)

在公路的一侧还有一条用红色塑胶铺就的步行道,只见道路上徒步行走的游客,有的缓步而行,有的矫健如飞,络绎不绝。构成了这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万峰林田园风光(摄影:冯赣勇)

团友们观光车顺山道一站站的游十分尽兴。其实,以前对于万峰林这个称谓听人说过多次,然而,身临其境进入景区才知道,这里居然有200多平方公里之大。如果说进入万峰林景区后满目平视的田园风光,给人一种异常恬静的美感的话,那么当乘车上山向山下俯瞰时,那就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视觉享受盛宴。



科普知识点介绍(摄影:冯赣勇)

而此时,你才能深感“万峰林”称谓的真实内涵。原来这里指的是分布在此地的两万多座山峰的特殊地貌。特别是沿途还有一些关于地壳变动过程的科普知识介绍,让游客从一个侧面对万峰林有所了解。



山峰环抱着村寨(摄影:王珏)

早在36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徐弘祖)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广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相传还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这样的赞叹,以至这句如此恰如其分,淋漓尽致地所表达万峰林意境的千古名诗佳句,流传至今。



首次拍的八卦田(摄影:冯赣勇)

万峰林,从海拔2000多米的兴义七捧高原边沿和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逶迤连绵至安龙、贞丰等地。西北高,东南低,向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上线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形成一个环形山带。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此行的八卦田景观(摄影:冯赣勇)

据说,万峰林一年四季,无论天气阴晴,都有不同的美景竞相展示,有道是:晴天观峰,可看“日出朝阳洒满谷”;雾中看山,则是“云霞明来或可睹”。而永恒不变的,是山环水抱中的农田。春天时那一顷绿油油,夏天收割后禾杆的土黄色,新种下嫩苗的翠绿色,火焚地化肥后田块的焦褐色,也五彩缤纷,自成一体,秋天时是一片金灿灿,冬天时则一池水泠泠。



村落如珠(摄影:冯赣勇)

如果说东峰林以田见长,那么西峰林则以水取胜。西峰林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它从农田中缓缓由南往西而流,像一根游线,把依河而偎的几个布依族村寨像珍珠般地串连起来;也像一根晾绳,挂起了一帧奇峰似林、田坝胜锦、村落如珠、古榕若翠的巨幅画卷。



万峰林留影(摄影:蔡琪)

泛舟河上,随着船棹慢慢划起的涟漪,两岸天然的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河,当地人称“纳灰河”。名字带有点土气,一如山里人的气质,但这才使这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奇胜景致”至今仍原汁原味。



猫头鹰山景观(摄影:冯赣勇)

其实今天万峰林的构成也是有着一番错综复杂的来历,据文物考古和地理学家研究认定,在距今大约3.64亿年前,兴义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



福字田景观(摄影:冯赣勇)

大约2.8亿年前,石炭纪开始形成陆地,又经历燕山、印支、喜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运动,地壳不断上升,出现山峰,在烈日烘烤和雨水冲刷下,在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作用下,使石灰岩裂缝、孔隙加深,逐渐形成洼地、河流、溶洞、峰林、地下河、落水洞、漏斗、天坑、峡谷、裂谷、地缝、钟乳石、堆积岩、石峰、石笋、龙潭、温泉、湖泊等奇观。



布依族花田(摄影:冯赣勇)

如今万峰林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俯瞰、远眺山下的稻田与山峰奇观,有的被称为“八卦田”、五指峰、将军峰,有些花型还是布依族的舞姿图案等等,真是美不胜收。



棋盘田景观(摄影:冯赣勇)

当日下午15:00,多彩贵州行团队结束了万峰林的观光,来到当天的第二站:万峰湖泛舟。这里也是我曾于2017年9月11日,随“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之‘山地玩家’走进‘山地玩都’—‘ 智纲会’.企业家走进黔西南”采风活动第二次到此一游。



首游湖登岸仪式(摄影:冯赣勇)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结束泛舟从红椿码头登岸,感受了一次布依族、苗族同胞隆重的欢迎礼仪的经历。巧的是我们当天登红椿11号游船的地方又是红椿码头,但是回想当年的记忆,好像虽然码头称谓相同,但却不是一个地方。



万峰湖码头(摄影:冯赣勇)

在兴义三大景区中万峰湖亦占有重要位置。该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平湖明珠,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国风光,山水画卷”之美誉。这里相当于两个云南大理洱海,17个贵州清镇红枫湖,76 个杭州西湖,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位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



万峰湖湖光山色(摄影:冯赣勇)

万峰湖整个水域湖深面广,水质好,溶氧高,温度适宜,中下层水流交换快,水体透明度高达2米以上。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在国际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湖上的游船(摄影:冯赣勇)

与此同时,这里还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烟波浩淼,湖光潋滟。湖内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十分迷人。



进入小三峡(摄影:冯赣勇)

万峰湖的形成时间虽短,但蓄水102亿立方米,水面达816平方公里,迂回环绕在黔、桂、滇三省(区)之间,沿岸民族山寨,独特的民居,诱人的风情,还有那少数民族姑娘的服饰、头饰以及那撩人的情歌。



好似游漓江景致(摄影:冯赣勇)

随着游船驶向万峰湖的纵深地带,一幅幅高峡出平湖的湖光山色景致接踵而至。在兴义万峰湖上泛舟漫游,望着周边的山体地貌,不知为何?总是感觉好像是在游漓江,不仅如此,而且在此还能体味一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受......



湖上吉隆堡景观(摄影:冯赣勇)

如果不是这里特有的水上石林景观与布依族姑娘的身影,那真切地就是感觉在游漓江。无独有偶,正在此时,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联通的欢迎短信,果然,从一个侧面,与自己的感觉得到了相关联系的印证。



湖上泛舟留影(摄影:蔡琪)

大家在兴义万峰湖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湖上观光游,最后观赏了小三峡与吉隆堡的湖上著名景后回返红椿码头登岸,圆满结束了兴义万峰林与万峰湖的首日游。(图文:冯赣勇)


jjybzxw 2025-04-19 16:31
万峰林与万峰湖游记回顾及景点详解

在您的游记中,您详细描述了由玉屏国旅组织的《多彩贵州行 山水黔西南》之旅中,对万峰林与万峰湖的观光体验。以下是对您游记的回顾及一些景点的详细解析:

万峰林

- 观光体验:您提到这是您第二次光顾万峰林,对于整个贵州省,您感觉与之非常有缘分。万峰林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各具特色,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景观特色:
  - 东峰林:以田园风光为主,满目平视的田园景色给人一种恬静的美感。
  - 西峰林:则以水景取胜,山脚下的小溪将布依族村寨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巨幅画卷。

- 历史与文化:
  - 您引用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万峰林的赞叹,强调了其作为西南形胜的重要地位。
  - 万峰林的形成与地壳变动密切相关,其地质历史可追溯至数亿年前。

- 科普知识:游记中提到了关于地壳变动过程的科普介绍,增加了游客对万峰林地质地貌的了解。

- 摄影亮点:您捕捉到了众多美丽的瞬间,如众星捧月景观、八卦田、山峰环抱着村寨等,展现了万峰林的多样美景。

万峰湖

- 观光体验:结束了万峰林的观光后,您来到了万峰湖进行泛舟体验。这也是您第二次到访此地,但依旧感受到了新鲜与惊喜。

- 湖泊特色:
  - 万峰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平湖明珠,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的美誉。
  - 水域湖深面广,水质优良,是野钓者的乐园。

- 形成与地位:
  - 万峰湖是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蓄水量巨大,水面广阔。
  - 在国际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黔、桂、滇三省(区)之间的重要水域。

- 湖光山色:
  - 您用相机记录下了湖上的游船、小三峡的景致以及吉隆堡的景观,展现了万峰湖的壮丽与秀美。
  - 您还提到了在湖上泛舟时,感觉仿佛是在游漓江,体验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受。

- 民族风情:
  - 沿岸的民族山寨、独特的民居以及少数民族姑娘的服饰、头饰和情歌,都为您的旅程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色彩。

总结

您的游记不仅详细记录了万峰林与万峰湖的观光过程,还通过丰富的照片和生动的文字展现了这两个景点的独特魅力。从田园风光的东峰林到水景取胜的西峰林,再到湖光山色的万峰湖,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同时,您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科普等多方面的元素,使得游记更加丰富多彩。希望这次旅行给您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姜谷粉丝 2025-04-19 16:45
关于徐霞客对贵州兴义万峰林的评价,综合历史记载和现代文献可知:

徐霞客的赞叹与历史地位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380多年前游历万峰林时,曾留下两段经典评价: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形容其峰林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强调万峰林独特的峰丛地貌在喀斯特景观中的不可替代性。
这两句评价不仅成为万峰林的标志性宣传语,更直接促成了“万峰林”这一地名的诞生。
万峰林的地理与地貌特征

位于贵州兴义市东南部,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横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以圆锥状峰林、峰丛为主,兼具溶洞、落水洞等地质奇观,3亿年前因地壳运动和海水冲刷形成;
分为东、西峰林:东峰林雄奇粗犷,西峰林秀丽挺拔,马岭河峡谷将其分隔成不同景观带。
徐霞客评价的科学性与影响力

徐霞客的观察与现代地质学结论高度契合,其描述的“峰成林”现象源于密集分布的独立锥状山峰(约2万座),远超其他峰林景观的密度;
这一评价使万峰林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五大最美峰林”,并于2024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现代游览视角下的印证
当代游客仍能通过观景台(如将军峰、八卦田、六六大顺峰)感受到徐霞客笔下的壮丽景象。例如:

登高可见峰林如“千军万马”般绵延至天际;
山脚村寨与峰林、农田、河流构成水墨画卷般的田园风光。
徐霞客的评价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精准概括,更成为万峰林文化遗产的核心符号。其科学观察与文学描述的结合,至今仍为地质研究和旅游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poli923 2025-04-21 14:46
贵州的田园风光。随便怎么样拍摄都很漂亮


查看完整版本: [-- 贵州旅游:从万峰林到万峰湖二次行记 [2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