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1973年,一个英国人进入中国,悄悄偷 拍了12张照片 [12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1973年,一个英国人进入中国,悄悄偷 拍了12张照片 [12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2-19 20:32



前言

上世纪70年代,我们的国家才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年代,那个时候百姓们的生活过的并不如意,所以在现代常常会听到一些长辈们说,你们现在的日子好过啦,不像我们那会儿那样艰苦啦!每次听完长辈们讲述的话之后,我都会思索,他们那时候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你是否也会同样好奇,几十年前的中国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在1973年的时候,一个英国的摄影师来到了我们中国,这个摄影师叫做约翰·布尔默!只有他才能够让我们回忆或者见一下那个年代的中国,因为当年他来到我们国家之后,偷偷的拍下了十二张照片,而这十二张照片,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给我们这些后辈们留下的唯一念想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1973年照片,看看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百姓究竟是以怎样的状态生活的!

1973年的十二张老照片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那个年代百姓们的服装样式,当年没有羽绒服,更没有洋气的大棉服,那个时候我们身上穿的全部都是家中的亲人一针一线亲自缝出来的衣服!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我在我外婆的口中听过,那个年代的最暖喝的无非就是自己亲自制作的花棉袄等等东西!

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如今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但是家家和和睦睦、平平安安,而这对于当时的百姓们来说,便是最大的幸福!



而在这张照片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来,当年的百姓们对这个摄影师充满了好奇,好多人交头接耳的在看望这摄像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东西就是从来也没有见过的高科技,而那个时候大家所穿的主流衣服便是军大衣和中山装!除此之外在那个时候大家主要的行进工具便是自行车!

上面的照片中所示的自行车便是每个人口口相传的二八大杠!从照片中便可以看出,二八大杠在那个年代是多么的受欢迎!从这里也能看的出,几十年过去我们的国家究竟有了多么大的变化!那个年代的百姓自行车是主流,现在的汽车、飞机、火车依然成为了我们出行的主流工具!



这个是1973年女性服装的主要样式,那个年代的女性们和我们现如今的女性们有着天壤之别!当时的她们穿着打扮讲究一个保暖得体,根本不会去寻找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装饰自己!这就证明当时的女性群体特别的质朴!不像现在的女性,资本们为了让其消费,推出了许多奢华而不实用的东西,进而使得她们的穿着越来越奇怪!根本不像几十年前的女性那般质朴!



这张照片中的百姓,他扛着铁锹出行的模样是否激起了你的回忆呢?我想大部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将铁锹扛在肩膀之上,接着便是前往庄稼里面去干活!那么这张照片是否将你的思绪再次带回了从前呢?

照片中人的动作、神情都充满了70年代的气息,每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总能够感觉到现如今国家的强大!这五十年来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百姓们比当年好了太多太多!



图片中的这位母亲,非常好奇的看向了摄像机,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再者就是对摄影师的好奇,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很多外国人都不愿意来我们国家,所以在那个年代,外国人来到中国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

而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位母亲亲手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走到,而这就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面貌,那个时候母亲们想要带着孩子外出的话,就只能亲手抱着自己的孩子,不像现在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婴儿车,只要推着车子便可以带着孩子出去溜大街,比当年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说这五十年来我们中国改变了太多太多了,没有对比的话我们根本就感受不到这种差距!



形形色色的人群里面清一色的黑绿灰的搭配!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绚丽的搭配,在他们看来什么务实,什么耐脏,那么他便是最好的布料!从照片里面我们便可以看出来,那个年代的人他们不会去选择色彩艳丽的衣服,他们只会选择那种颜色低调的衣服,就和我上面叙述的一样,他们看的是务实而不是好看!

现在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平价而又绚丽的衣服,质量先放到一边,就搭配来说,比那个年代绚丽的不知多少倍!但从服装上面我们便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短短十几年过去,百姓们的生活直接迎来了及其夸张的改变!上面的照片便是最好的证明!



照片中男人所骑的车子就是上面说道的二八大杠,尽管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在那个年代来说自行车可不是人人够能够骑的了的!首先就是自行车的存货没有那么多,其次便是他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因此那个时候能够骑上自行车的人都不算是一般人!图片中的男人看穿着打扮好似是那个年代工厂的员工,当年在工厂工作的也算是一个铁饭碗,所以图片中的男人能够骑上一辆自行车也算是情有可原!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代步工具的诞生开始渐渐的取代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那个年代几个人聚在一起唠唠家常是常有的事情,图片中的几人便是坐在了路边的石墩上面唠嗑,好像是诉说着他们这些天来的所见所闻,我想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肯定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吧!一起和朋友们坐在一起瞎聊会儿天等等,诉说着各种各样的趣事,只是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了!现如今这个年代几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场景了,所以说50年的发展,已经彻彻底底的改变了我们国家的状态!



我认为照片中的女人是刚刚买完菜,再出门的一瞬间看到了一个外国人拿着东西对着她,所以她才会好奇的看向摄影机的方向!而在这张照片中我们还能够得到另外一个信息,当时这名女生所在的位置应该就是大马路上,否则在她的身后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这里便和我们现如今这个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接着往下看。

当年的大马路肯定没有现在的宽,但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并不拥堵,甚至可以说有些宽敞,在反观我们现在所建立的大马路,现在的马路肯定比照片中的马路宽几倍,但是每天都拥堵的不成样子!所以说时代的发展有利也有弊,这便是最好的证明!那个年代谁能够想到几十年之后的马路有宽又大却堵得不成样子呢?



照片中的女性,她们是73年的环卫工人,从照片中我们便可以看的出来,她们的工作任务并没有多大,那是因为那个年代各种各样的物资十分的紧缺,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制造出垃圾来!所以图片中的环卫工人才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要打扫!

几十年过去之后,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时候的物资非常丰富,因此生活垃圾那就是几何倍的增长!所以在这就使得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好几倍,尤其是现在举办各种活动的时候,那些没有素质的人,他常常会乱扔垃圾,这就导致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变的更大!虽说现在的生活变好了,但是人们的素质也下降了!这就算是有利也有弊吧!



从照片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小两口在骑车给人送货!没错这就是那个年代夫妻的常态,那个时候的夫妻不像现在这般,男主外女主内,那个时候讲究的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他们小两口一起出去工作的话,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可以共同面对,所以那个年代的夫妻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因此当时的离婚率就比现在低的多!

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大多数女性几乎做了全职太太,一边做饭一边照顾孩子,而男性则是在外面各种各样的打拼,以此来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小家!日子过好了压力也就大了,所以现在小年轻们的离婚率大大的增加了!那个年代虽然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是他们都非常的幸福!



这张照片的中的道路可不是马路啊,而是胡同!那个时候的胡同和马路一样非常的宽阔,再加上没有那么的建筑这就使得胡同变的更加的宽广!但是在几十年过去之后,这样的胡同不复存在了,再也没有这样宽广的胡同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狭小的胡同以及各种各样停放车子的胡同!

照片中这样宽广的胡同,在现如今这个时代中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了!所以说时代发展有利也有弊,现在的我们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却再也回不到曾经那个满足而又快乐的时代了!而这仅仅是过了五十年,如果再过五十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建筑等等各种乱码七糟的东西是不是也就不复存在了呢?当然这完全是一个未知数!现在的我们只知道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上面这些照片便是那位英国的摄影师留存下来最真实的影像,大家在看到这些影像的时候是否会感叹时间流逝的快呢?毕竟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啊!我想你们在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心中肯定会生出许多不一样的情绪!可能是感叹时间过的太快了,也可能是感叹社会发展的太迅速了!总之我们现在的生活肯定是要比过去好太多太多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结语

是啊!五十年前社会和现在社会相比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当年那个英国摄影师前来的话,我们几乎不可能看到五十年前的中国!根本不可能知道之前的百姓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些照片,才明白这五十年来我们国家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才会明白这五十年里面我们国家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这十二张照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非常的珍贵!

参考资料:

史上最全70后回忆绘本温馨得让人流泪.

70后80后那些难忘的娱乐生活图片合集.

jjybzxw 2025-02-19 20:40
这段文字描述了1973年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百姓的日常,通过英国摄影师约翰·布尔默的镜头,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下几点:

1. 服装样式:1973年的中国百姓穿着相对简单,主要是家中亲人手工缝制的衣物,如花棉袄等,与现在多样化的服装相比,显得质朴许多。

2. 科技与交通工具:当时的高科技产品较少,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二八大杠”。与现在汽车、飞机、火车等多样化的出行方式相比,变化巨大。

3. 女性服装:1973年的女性服装以保暖得体为主,与现在追求时尚和奢华的服装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4. 劳动场景:照片中的百姓扛着铁锹去庄稼地干活,反映了当时的劳动场景和生活方式。

5. 外国人的新奇:由于外国人在当时较少来中国,所以当有外国人出现时,会引起百姓的好奇和关注。

6. 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生活方式相对简单,比如母亲亲手抱着孩子外出,与现在使用婴儿车的便利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

7. 色彩与搭配:当时的服装色彩以黑绿灰为主,没有现在市面上色彩丰富、搭配多样的服装。

8. 社会交往:几个人聚在一起唠家常是常见的社交活动,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

9. 环卫工人的变化: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卫工人工作任务相对较轻,与现在物资丰富、垃圾增多的情况形成对比。

10. 夫妻工作模式:当时的夫妻常常一起外出工作,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与现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有所不同。

11. 胡同的变化:当时的胡同相对宽阔,与现在狭窄、停满车辆的胡同形成对比。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1973年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过去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从简单的生活到现代化的发展,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到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从质朴的服装到时尚的搭配,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照片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姜谷粉丝 2025-02-19 20:48
1973年英国摄影师约翰·布尔默的中国行
背景介绍
1973年,世界正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而中国则在经历着其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一个来自英国的摄影师——约翰·布尔默,悄悄地走进了中国的街头,记录下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他用镜头捕捉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这12张手法独特的彩色照片,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照片中的生活场景
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1973年的中国,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有限,但他们却并不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明天的憧憬。大街上,飞鸽、永久、凤凰三大单车品牌的身影随处可见,买一辆自行车不仅需要钱,还必须有购买票,这种制度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资源的稀缺。那时的人们安分守己,几乎没有人敢去偷盗自行车,因为那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道德问题。

物质匮乏下的精神追求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人们的生活条件的确有限,许多家庭甚至无法拥有新婚四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然而,正是这种物质上的匮乏,让人们更加珍惜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70年代的小朋友们虽然没有现代孩子们丰富的玩具,却依然乐于在胡同里玩耍,享受着邻里之间的温暖。

社会风貌与人情味
城市的街道并不宽敞,行人们在马路上悠闲地走着,彼此间友好地打着招呼,生活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这种生活的宁静与简单,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街头还可以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娃娃,非常好奇地看着这位拍照的英国摄影师。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见过老外,非常好奇。

照片的影响与意义
历史见证与文化探索
布尔默的12张照片,恰恰成为了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了中国人生活的真实样貌。他的镜头透过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捕捉到了当时人们的真情实感,以及那一代人所承载的生活状态。那时,旅行尚未成为普遍的休闲方式,年轻人们已经开始拥有探索世界的渴望。

现代社会的反思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个充满朝气的年代逐渐被现代化的浪潮所覆盖。而布尔默的12张照片,恰恰成为了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了中国人生活的真实样貌。这些照片让我们反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城市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总之,约翰·布尔默在1973年拍摄的这12张彩色照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的窗口,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持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和生活态度


查看完整版本: [-- 1973年,一个英国人进入中国,悄悄偷 拍了12张照片 [12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