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ozm32831 |
2025-02-16 17:41 |
我们生活在指数时代:数字革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在过去三十年里,战争明显发生了重大转变:1991 年在伊拉克,大多数弹药都不是精确制导的;1999 年在科索沃,无人机只是用来收集情报;2011 年在利比亚,即使对北约国家来说,收集情报仍然是一项挑战。如今,精确制导武器广泛普及,无人机被大量用于动能打击,并催生了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等弹药,大大缩短了杀伤链,而且由于传感技术的进步和扩散,确保战场隐蔽和避免被发现变得越来越困难,以至于有人警告说,“透明战场”将越来越多。 在过去几年里,由于所谓的 “杀手机器人 ”所构成的威胁日益严重,一再听到禁止致命自主武器的呼声。到目前为止,这种威胁还没有真正出现。正如乌克兰、叙利亚和其他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冲突所表明的那样,与成群的自主系统相比,大炮是一种更有效、更便宜的 夷平整个城市的手段。无论多么便宜,自主系统仍然比炮弹昂贵,而且对于那些有意大规模攻击平民的人来说,它们的精确性价值不大。因此,人工智能在未来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很可能与某些人预想的大相径庭。 近期冲突的初步证据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驻阿富汗美军 在阿富汗,随着美军任务接近缩编,美军决定加强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以弥补情报、侦察和联动能力的不足:乌鸦哨兵项目。在自上而下的支持、内部技术人才的使用以及与商业供应商的快速互动下,美军建立了一套系统,用于预测塔利班在地区一级的攻击。该系统不仅提高了准确性,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在行动中发挥了作用。然而,开发该系统需要时间和资源,需要技术知识和标注数据,总之,需要不断升级数据集。尽管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以不幸但可预见的结局告终,但 “乌鸦哨兵 ”项目的开发为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案例研究。 俄乌战争 乌克兰的经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与阿富汗如出一辙:获取并不断更新数据或由传感器生成的数据是基础;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是必要条件;商业供应商是核心合作伙伴。 乌克兰与阿富汗的主要区别在于动能要素:在阿富汗,人工智能仅用于预测,而在乌克兰,人工智能预测则用于指导动能目标。因此,人工智能的使用提出了判断方面的挑战,最明显的不仅是有关使用武力的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考虑,而且还有其在行动、战略和政治层面更根本的影响。例如,人工智能系统可能有理由对目标实施打击。然而,有必要作出行动、战略和政治判断,以评估这样做是否会引起对手对自身情报收集能力的警觉,促使其遵循更难处理的程序、路径或方向,甚至产生负面的政治后果(包括盟国撤出支持)。 加沙战争 从以色列的案例中,可以得出几点思考。首先,正如 2023 年 10 月 7 日的袭击事件所表明的那样,人类的偏见、官僚主义倾向和政治压力仍然可以战胜任何系统,即使是最高效的人工智能。其次,分配给机器的职责越多,人类的决定就越重要,包括用于标记数据和定义行动阈值的参数。在加沙,谁是战斗人员,什么是适度使用武力?因此,人工智能是一把 “双刃剑”,特别是出于政治、外交和法律原因。最后,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因为它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可以无与伦比地获得技术人才,而且显然可以获得并有能力生成数据。 结论 能从这些案例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呢?首先,采用人工智能似乎并不便宜、简单或快捷。在使用人工智能之前,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分配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获得专门的专业知识。 其次,在战术、战役和战略层面,人工智能并未被证明是万能药。其用户确实从人工智能中获益,但人工智能无法抵消美国撤军带来的巨大军事和政治影响;无法挽回乌克兰在部队人数、装备和弹药方面的劣势;无论人们如何看待以色列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袭击后长达一年的战争,人工智能都无法让以色列彻底战胜哈马斯和真主党。 最后,人工智能归根结底是一种助推器,因此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变革和改革,这与国家武装力量向横向、灵活和动态组织发展的距离越来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