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2-15 17:15

11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提交《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这是继去年提交《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后,中方连续两年在联合国平台就人工智能治理提出方案。
伴随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人工智能的误用滥用,轻则可能损害人的尊严、加剧歧视和偏见,重则冲击现有法律体系,并对各国政府管理、国防建设甚至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管控好伦理风险,兼顾好发展和安全,已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先的国家,中国始终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原则,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近年来,中国加快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步伐,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文件,明确了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行动指南。
中方此次提交的《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其核心就是要发展为人服务的人工智能,努力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件从人工智能技术监管、研发、使用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梳理了中国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主张。中方主张坚持伦理先行,加强制度建设、风险管控、协同共治;强化自我约束,提高研发过程中的算法安全与数据质量,减少偏见歧视;提倡负责任使用,避免误用、滥用及恶用;鼓励开放包容,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等。
人工智能技术事关各国共同的未来,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商议和决定,应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着力解决各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组织多被西方国家把控,相关国际研讨也主要由来自发达国家的代表参加,鲜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出席,这显然有失公正。
中方在《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中就国际合作进行专章阐述,旗帜鲜明地提出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国际人工智能伦理重大议题探讨和规则制定,反对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技术发展的行为,呼吁国际社会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就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达成国际协议。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大国担当。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各方必须携手共治,守好人工智能伦理底线。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不断完善和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治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姜谷粉丝 2025-02-15 17:16
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方面的立场
提交立场文件的背景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提交了《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这是继去年提交《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后,中方连续两年在联合国平台就人工智能治理提出方案。

立场文件的核心内容
核心是要发展为人服务的人工智能,努力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件从人工智能技术监管、研发、使用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梳理了中国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主张。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中方主张坚持伦理先行,加强制度建设、风险管控、协同共治;强化自我约束,提高研发过程中的算法安全与数据质量,减少偏见歧视;提倡负责任使用,避免误用、滥用及恶用;鼓励开放包容,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等。

人工智能在可持续绿色发展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大气、水质、土壤等各个领域。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精准预测未来污染趋势,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

能源领域的应用
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管理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产业正在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式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分析大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人工智能可以预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控制、智能调度公共交通等,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

能源管理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智能电网、能源监测和优化系统来管理和优化能源使用。通过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人工智能可以预测能源需求、调整能源供给,实现供需的平衡。

垃圾分类与处理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自动垃圾分类和回收。这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有助于减少垃圾填埋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智慧建筑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建筑能耗监测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分析建筑的能耗数据和环境参数,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建筑设备的运行,实现节能降耗。

注意事项
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的重要性
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至关重要。

法规政策的协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与法规政策相协调,确保其应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尊重个人隐私和安全等权益。

通过上述措施和应用,人工智能有望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人类共同的未来贡献力量。


jjybzxw 2025-02-15 18:10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方面的立场和行动。以下是对主要内容的总结:

1. 背景和重要性:
   -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引发伦理问题的关注。
   - 人工智能的误用或滥用可能损害人的尊严、加剧歧视和偏见,甚至冲击现有法律体系。
   - 管控伦理风险、兼顾发展和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课题。

2. 中国的立场和行动:
   - 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提交《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坚持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原则,确保安全、可靠、可控。
   - 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文件,明确治理框架和行动指南。

3. 立场文件的核心内容:
   - 发展为人服务的人工智能,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主张伦理先行,加强制度建设、风险管控、协同共治。
   - 强化自我约束,提高算法安全与数据质量,减少偏见歧视。
   - 提倡负责任使用,避免误用、滥用及恶用。
   - 鼓励开放包容,推动形成国际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4.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 人工智能技术事关各国共同的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商议和决定。
   - 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反对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技术发展的行为。
   - 呼吁国际社会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达成国际协议。

5. 全球治理观和大国担当:
   - 中国提出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完善和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篇文章强调了中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具体措施,以及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治理的决心和担当。


查看完整版本: [-- 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