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2-10 13:01 |
看遍黑暗,犹有希望。 ——《地球之盐》或许这世上根本没什么甜蜜的生活,但这一点你必须去亲自发现。
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巴西摄影师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几十年时间,他跑遍全球100多个国家,用镜头直面人类的死亡、饥荒、挣扎,最后在大自然中重生。 以作品集《创世纪》作为情书送给这个狼藉、却还是充满希望的星球。
1944年,萨尔加多出生于巴西小城阿勒莫汉。 这里有能运往世界各地的矿石,大片的热带雨林,风景优美的淡水河谷,还有他父亲自给自足的农场。
细腻的性格,优渥的家庭条件,更因他是家里八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萨尔加多注定,可以一生骄傲。
由父亲安排读经济学,25岁以经济学博士毕业,而后进入巴西政府部门,娶了美丽的妻子,移居法国巴黎,担任国际咖啡贸易组织工作要员··· 但是一路开挂的萨尔加多,却突然停了下来。
为了方便妻子研究建筑学,他们买了人生第一部相机。 萨尔加多拿着相机一阵研究后,拍下了自己的第一张作品。 不久,他借着到非洲出差的机会,又拍了许多照片。
这些照片,不仅带给他很大乐趣,也为他自己研究经济学提供了帮助。 该是为自己好好活一次了,萨尔加多辞掉了高薪工作, 拿着所有积蓄,买了各种摄影器材。
用脚步丈量世界,用镜头对话人性, 萨尔加多的旅程,从1973年开始了。
首站是尼日尔,那里正发生着一场特大旱灾,萨尔加多将镜头,对准了这些受难的百姓。
深入社会底层,与那些人沟通后,他发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们平时看不到,却一直存在的世界。
劳作,休闲,服饰,饮食··· 照片中的人物,或动作,或眼神,都在诉说一个有关苦难的故事。
萨尔加多有思想,有信念,他常说,用信念去摄影,是他生活的准则。
可是每一次的拍摄,都深深刺痛他的心,人道主义精神,让他对人类抱有的期望,受到打击。
巴西塞拉佩拉达金矿,密密麻麻的人聚集在深坑里工作。 无任何挖掘机械辅助。
全体奴隶式劳作,无任何声音,除了深坑中5万人的窃窃私语。
萨尔加多目睹这一“盛大”场面后,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们当中,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 没有一个人是被奴役而来,奴役他们的,是欲望,对金子强烈的欲望。
怕死,更怕穷。 即便每天都有人从梯子上摔死,但其他人很快就继续爬上去。 每人每天扛着沙袋往返五、六十次,因为那沙袋里,可能就装着黄金。
泥泞的斜坡,摇晃的木梯,生死一线的拼搏,萨尔加多却感受到在贫富差距极大的社会里,贫穷者对财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他说,他们虽然衣衫褴褛,甚至赤身裸体,但他们仍然具有人的尊严。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 良心驱使我把他们拍摄下来,借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4年,一场人类史上最大的饥荒在埃塞俄比亚爆发,萨尔加多跟随无国界医生组织来到这里,拍下了这一幕。
到处都是难民营,所有人都沉浸在苦难中,而当地人信奉科普特教,一年中要自觉禁食200多天,很多人宁愿饿死,也不违反教规。
干旱,战争,政治欺骗······ 在这里,死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而活着的人,表情麻木眼神空洞,看不到一丝悲伤,仿佛生活就是一个纯粹等死的过程。
但即使天灾人祸毁灭大地,仍有一个孩子坚定果敢,他要去寻找另一个村庄继续生活,即使自己只剩下一件无法蔽体的衣服,一件乐器和一只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