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2-09 07:51 |
若说瑞士是欧洲的童话书,卢塞恩(Lucerne)便是其中最隽永的一页。 这座瑞士中部的古城,以湖为眸,以山为骨,以历史为脉络,将自然与人文筑成无数旅行者心中向往的乌托邦。
相比于卢塞恩,它的另一个名字“琉森”更被大众所熟知。 追溯到罗马时代,彼时此地不过是一座小小的渔村。为了给往来航行的船只指引方向,当地修建了灯塔,“琉森” 之名便由此而来。在拉丁语中,它寓意着 “灯”,所以琉森也被称作 “光明之城” 。
琉森湖(Lake Lucerne)的波光是瑞士最深邃的蓝。 作为瑞士联邦的摇篮,这片水域不仅是地理的交汇点,更是历史的见证者。13世纪末,湖畔的四个州在此结盟,誓约的余音至今仍在湖面回荡。
湖岸线蜿蜒如一首长诗,串联起雪山、小镇与森林,而湖心的游船则是诗行间跳跃的逗点——尤其是那历经沧桑的蒸汽船。 它们诞生于19世纪,船身漆着复古的象牙白与墨绿,烟囱喷吐的蒸汽在晴空下晕染出淡淡的云影。
乘船巡游时,时间线便会被拉长:两小时的航程中,皮拉图斯山的险峻与瑞吉山的秀美交替入画,湖畔的葡萄园与尖顶教堂在光影中忽远忽近。
若恰逢落日,余晖将湖面染成琥珀色,这一刻,呼吸都不自觉地放缓,生怕惊扰到这美好。
古老的琉森城就坐落在琉森湖畔,它是琉森州的首府。 罗伊斯河(Reuss River)如一条碧色丝带,将琉森一分为二。
河上的卡佩尔桥(Chapel Bridge)是欧洲最古老的木制廊桥,700年的风霜未曾褪去它的风韵。
桥顶的三角梁上,17世纪的宗教画依旧色彩明艳,讲述着黑死病时期的虔诚与救赎。桥头的水塔曾是监狱与金库,如今却成了白鹭栖息的驿站。
漫步老城,文艺复兴式的拱廊与巴洛克立墙比肩而立。 运气好的时候,你会发现藏在街头巷尾的壁画,这些壁画的色彩有些已经斑驳,却依然清晰地展现着曾经的艺术风采。
往地势高的山走去,你会看到建于14世纪的穆塞格老城墙(Museggmauer Wall)。
沿穆塞格城墙拾级而上,九座塔楼如沉默的守卫俯瞰全城。 登上钟楼,琉森的轮廓在眼底舒展:红瓦屋顶错落如棋盘,教堂尖顶刺破云层,远处的湖光山色更是一绝。
琉森的浪漫,一半融在粼粼的波光里,一半藏在山巅的城堡中。 古奇城堡(Gutsch Castle)矗立于悬崖之上,被人们称为“琉森的小天鹅堡”。19世纪的建筑师以新哥特风格为其披上童话的外衣,尖塔与拱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如今,城堡化身奢华四星级酒店,露台餐厅的银器与水晶杯映着湖光,连司康饼的香气都沾了阿尔卑斯的清冽。
若不想破费,乘缆车至山顶,点一杯热可可俯瞰琉森全景,亦能收获一场视觉的饕餮。
而湖畔的梅根霍恩城堡(Meggenhorn Castle)则像一位温柔的贵族少女。 它建于1868年,被葡萄园与玫瑰园簇拥,面朝湖水,背倚群山。城堡内的教堂穹顶绘满星辰,每年无数新人于此许下誓言,让阿尔卑斯的清风见证永恒。
与古奇城堡的孤傲不同,梅根霍恩更愿与大众亲近——花园常年开放,长椅上的旅人只需一页书、一片湖,便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琉森的壮美,离不开群山的加持。 皮拉图斯山(Mt. Pilatus)以险峻著称,齿轨列车沿48度陡坡攀援而上,车窗外岩壁如刀削斧劈,云层在脚下翻滚。 登顶后,73座雪峰在眼前次第展开,仿佛众神遗落的冠冕。
若偏爱冒险,不妨尝试“金色环游”——乘船至阿尔卑纳赫,换乘齿轮火车登顶,再乘缆车穿越云海,一路的惊心动魄终将化作山顶的惊叹。
与皮拉图斯山遥望的石丹峰(Stanserhorn),则以“敞篷缆车”独步天下。 立于露天车厢,风从耳畔呼啸而过,琉森湖在脚下渐次舒展,楚格湖(Lake Zug)如碎银散落绿毯。
琉森的美,亦藏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小镇里。 比尔根山(Burgenstock)的森林中,索菲娅·罗兰与奥黛丽·赫本的别墅仍保留着旧日风华。 1905年建造的悬崖电梯如钢铁巨龙,仅需53秒便将人送至153米高的观景台。在此俯瞰,琉森湖与阿尔卑斯山交融成一片蔚蓝与雪白的狂想曲。
向北而行,韦吉斯(Weggis)被誉为“玫瑰小镇”。 马克·吐温曾在此写下:“这里的每一扇窗都是一幅画。”夏日,蔷薇与藤月淹没了篱笆与窗棂,连空气都浸着蜜香。
在韦吉斯身后,便是被封为“山峦皇后”的瑞吉山(Rigi),与皮拉图斯山相比,它少了几分险峻,却因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更显秀美。 瑞士第一条登山铁路建于1871年,至今仍在运行。蒸汽机车吭哧往山上攀爬,车厢内木椅的纹路里藏着百年旅人的体温。
雨果曾说:“琉森幽雅、静谧,碧水轻轻地拍着河岸,柔水在我的脚下流淌……” 这座小城无需喧嚣的景点,它的美散落在蒸汽船的汽笛声里,凝结在古堡尖顶的露珠中,流淌在玫瑰小镇的花影间。
琉森,它本就是一首无需修饰的诗,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在它的韵脚里找到自己的梦境。 最后,祝你旅途愉快! 来源 小公举爱旅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