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5-01-31 08:18 |
作者:汲古生 当我将自己能找到的第五回中所用典故都进行了梳理后。我来说说自己对于作者将钗黛二人的判词合一和秦可卿卧室中典故的看法。 Part1 从原著内容当中,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上有明显区别。林黛玉类似诗人隐士,而薛宝钗更为类似官场文人士大夫,这两种性格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士大夫身上往往都是并存的。 一方面由于儒家文化的主导,他们渴望成为为国分忧的人,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由于各种因素而离开官场的,在辞官回乡后,他们就很可能归隐,比如陶渊明。 在作品当中,作者将这两种文人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融合并体现在了这两位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上,可以看作是对于当时文人士大夫心理状态的一种艺术化的表现。 从作者自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作者由于先辈获罪而影响入仕。纵然德才兼备也无处施展。而另一方面,获罪抄家之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作者不得不走了折中的路线,仕途上只能去做一些微小的官职,但作者本身性格放荡不羁,这让他在生活上表现得更像一个无心官场的隐士。但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他心中的补天之志从未熄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陷入了矛盾。 在作品当中,作者将钗黛判词合二为一,最终暗示两人毁灭。其实也可以看作这种矛盾的体现。 所以,钗黛作为《红楼梦》两位最主要的女性角色,二者判词的合一或许可以看作是两种思想观念在以曹雪芹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心中的统一。由于作者的特殊经历,使得他既无法在仕途上实现自己的志向,又无法完全像隐士一样放浪形骸,也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作者才最终选择将心血倾注于《红楼梦》,创造出如此伟大的作品。 Part2 而对于作者秦可卿卧室中所用典故,首先,从这些典故的出处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可卿卧室虽然奢华,但其中所陈设之物大多都是虚幻的。 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虚幻之物来装饰秦可卿的卧室呢? 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些物品大多与情欲有关,有可能暗示了秦可卿与宁国府中人之间不可告人之事,在焦大的醉骂中这一点也有提示。 而这并不能完全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因为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要用虚幻之物这个问题。 Part3 对此,我的看法是:除了基本的“真事隐,假语存”的自我保护作用外,作者的这种处理其实反映的是宁荣两府道德沦丧,濒临崩溃的状态,这也是我在前面强调奢华之物虚幻性的原因。 在这种状态中的贾府看似依然繁华,但这种繁荣的根基已经被贾珍贾蓉等人所侵蚀。换句话说,这些人正在由于自身所作所为而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他们使得贾府变得日益“虚弱”。 当这一点反映在具体事物上时,就会出现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效果。一方面,虚幻之物常给人以易失之感,作者的大量使用也象征了贾府的繁荣假象,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将这些物品与情欲相关联表达了对贾府道德沦丧的批判,而秦可卿作为一个重要的当事人,她的卧室也就成了这些复杂情感的载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