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01-09 19:43 |
跟随镜头,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正当人们沉浸在美景之中时,接下来一幅“马赛克画面”顿时让人感到心头一颤。 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非洲大陆竟仍存在一支古老部落——红泥族。
 在这里女性赤裸上身,一生从不洗澡,而男性的处境更是悲惨,活到成年都是奢望! 红泥族究竟是怎样一支部落?
 1 实际上红泥族有一个正式的书面名称——辛巴族,但为何“红泥族”这一名字广泛为人知晓? 还要得益于部落中别具一格的“红人”特色。 红泥族中的很多女性,都会在身上涂满褐色的红泥,她们为什么会这么干呢?下面听我娓娓道来。 红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泥,而是红泥族人用羊脂和赭石粉混合而成的泥状物质。
 女性之所以将其涂抹在身上,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是部落中奇葩的审美传统造就的装扮方式,女性身上的红泥颜色越是鲜艳,越能引起男性的认可。
 但最受认可的还得是防风保暖的说法,这也是红泥族女性一直赤裸上身的原因。 一点没开玩笑,人们印象中的非洲大陆往往和炎热二字拆不开。 但在纳米比亚西南部,广袤的沙漠中昼夜温差远远超出人们想象。
 尤其是深夜中的寒冷,即便我国北方人去了也不禁打个寒颤。 即便进入21世纪,红泥族当地的居住条件仍旧与现代人的大相径庭,还没进入村庄,就能隐隐约约地看到零零星星的几座用泥草盖的小屋。
 红泥族几乎与世隔绝,每当有生人前来,他们都表现得异常拘谨。 出人意料的是,红泥族也有自己的“礼节”,和现代人拥抱、握手式的打招呼方式不同,红泥族人有着独特的握手方式。
 只见大族长伸出手掌,当二人的指尖微微触碰,整个打招呼过程就宣告完成! 红泥族人的生活相较于现代人十分简单,他们甚至连货币的概念也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唯一能够证明价值的东西,也就只有家中的牛和羊。
 部落中的男人一生当中能够娶多位老婆,至于数目的多少,还要取决于男人的能力。 牛羊数量多的家庭,在当地可是妥妥的“大户人家”,走到他们的屋子里,一定能看到好几个女人围坐在一个男人身边。
 虽然生产力低下,但这可一点都没打消红泥族人传宗接代的热情,一个几平米的屋子里,甚至能住十几口人。 常年往返于车水马龙的城市,看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实在心驰神往。
 汽车行驶在非洲草原起伏不平的道路上,虽少不了颠簸,但却充满乐趣。每到傍晚,这里宜人的景色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在晚霞映衬下,众人躺在轻风的怀中,感受到久违的惬意,如梦如幻……
 又停留多日,当众人真正了解到红泥族人的生活后,内心有些黯然神伤,这究竟是为何? 2 红泥族人大都居住在非洲纳米比亚的西南地区,这里常年干旱,炽热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烤着大地,水源成为当地族人最为珍贵的东西。
 在炎热的夏季,现代人或许能忍受一天不洗澡,但一个星期的话,估计很多人就要连连摇头了。 可对于红泥族的女性来讲,她们一辈子都等不到一次洗澡的机会,而这一切的痛苦,都只是为了生存。
 女性身上的红泥,除了保暖抗风之外,甚至还能防止暴晒导致的灼伤,以及在非洲大陆上最为严峻的问题——蚊虫叮咬。 但红泥涂抹在身上后,就成为了一生的标签,而洗澡,也就成了穷极一生的奢望。
 女性的状况十分悲惨,男性的遭遇也不容乐观。 纳米比亚西南部拥有全世界最古老的沙漠——纳米布沙漠,面积广阔,沙丘连绵,但自然环境却十分恶劣。
 首先最直观的必然是当地的降水量,常年无雨对于当地人来讲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因此男性除了从事生产劳动之外,还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辗转各处寻找水源。 寻找水源的道路充满艰辛与挑战,尤其是极端的气温,更令人心生畏惧。
 白天太阳高照,四十多度的气温已经司空见惯,可夜幕降临,热量迅速散去,偶尔还能降至冰点。 几十度的温差对当地人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红泥族很多男性,都倒在了寻找水源的路上。
 除此之外,居高不下的婴儿死亡率,也拉低了红泥族人的整体平均寿命。 由于环境恶劣以及近亲繁殖等因素,称红泥族的新生儿为“天选之子”也不为过。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近些年来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说法。
 或许红泥族男性体内携带着某种基因,导致他们在青少年乃至幼年时期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认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听说了红泥族的故事,很多人慕名前来一探究竟,走入大众视野中的红泥族,如今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改变?
 3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对外宣布独立,成为非洲大陆上最后一个宣布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但在这片毫无工业基础的土地上,如何才能推动发展?手足无措之际,纳米比亚政府决定孤注一掷——押宝旅游业。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对于纳米比亚的旅游之路来讲同样如此,可政府部门并未轻易放弃,反而一直默默前行。 1997年,纳米比亚被叙述为首届旅游组织成员,这让其国内政府部门以及民众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之后,纳米比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从2010年到2015年,纳米比亚境内的旅游产业崛起势头强劲,每年甚至能够保持3-5亿纳元的涨幅。
 2015年,纳米比亚接待了200万人次境外游客,而红泥族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广为人知。 几年过去了,曾经生活在原始社会的红泥族,开始逐渐向现代社会靠拢,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由泥草、牛粪搭盖的房屋,光是看着就不太牢固,每逢大风天气就显得摇摇欲坠。到了今天,红泥族人也入住了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子。 原本衣不蔽体的女性,也逐渐跟上了现代人的思维,在市场上物色心仪的衣物。
 原本容易早逝的红泥族男性,在现代医疗的帮助下,平均寿命大大提高,甚至突破了60岁大关。 虽然过上了相对现代的生活,但红泥族人始终没有放弃民族传统,她们擅长制作手工艺品,例如编织、雕刻等都独具民族特色。 虽然在当地人看来平平无奇,但对于前往纳米比亚的游客来讲却十分新奇,一时间大量的手工艺品得以畅销,创造了大量收入。 在文化的舞台上,红泥族人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庆典,向外界人士展现了非洲大陆上多元的文化。
 随着不断发展,当地的红泥族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曾经与世隔绝的他们,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他们走出家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结语 倘若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评判原始部落的习俗,这显然有失偏颇。
 我们了解神秘的原始部落,探索他们的生活、观念,就是想要在原始和现代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每当看到他们朴素的面孔,他们拘谨又真挚的目光,一种赞叹和敬畏之感历久弥新。
 走上现代生活的红泥族人,或多或少都会放弃原来的文化,但特有的文化只能出现在相关记载中,看到冰冷的图片,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黯然神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