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梁山泊聚集的百余位英雄豪杰中,大部分是擅长武艺的糙汉,他们的心思大多直白朴素,只求有个栖身之所、一日三餐温饱,继而与朝廷抗衡,其中不乏诸多对文字一窍不通之辈。 然而,梁山之上,不仅有勇武之辈,亦不乏文人雅士,且常为权谋之计斗智斗勇者,正是诸如宋江、吴用等人也。
[attachment=2482451]
众人往往以为,他们二人已是梁山之上谋略最深之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梁山好汉之中,隐藏着一位平日默默无闻之士,他不仅文武兼备,其心机城府之深,更是远超宋江,令人咋舌。 此人便是誉以“圣手书生”之名的萧让,他仰仗自己周密无间的筹划,最终竟投身至一位权重一时的奸臣麾下,成为了梁山泊中结局颇为圆满的人物之一!
[attachment=2482452] 一、宋江题反诗被抓 因犯下杀害阎婆惜之罪,宋江背负人命,遭官府缉捕后流放江州。尽管表象严峻,实则对宋江而言,此番惩戒并不算过分苛重。 江州作为一处“旅游圣地”,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而宋江于此并未身陷囹圄,反倒能自由游走,与友人把酒言欢,广结天下英豪。
[attachment=2482453]
然而,在宋江的眼中,情况却大相径庭,皆因他内心深处对官场的渴望极为强烈。昔日身为郓城县押司的他,虽也算得上是个一官半职,颇为体面,但宋江心中始终怀揣着更进一步的志向。 然而,阎婆惜一事,致使他非但官职尽失,更沦为刺配之囚。即便在江州日子尚算惬意,那又如何?毕竟面上已镌金印,此生仕途无望,这也正是他极度抑郁的缘由。
[attachment=2482454]
在这股挥之不去的忧郁情绪笼罩下,宋江果然病倒了,历经许久才得以痊愈。康复之后,他萌生了与人共饮解闷的念头,却遗憾地遍寻无果,最终只能独自登上浔阳楼,借酒浇愁。 三杯酒落肚,宋江醉意朦胧,思绪万千,忆及往昔坎坷经历,心中酸楚倍增,遂取笔于浔阳楼白壁之上,挥毫泼墨,题下一首诗。
[attachment=2482456]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以酒为媒介,抒发胸中豪情,但宋江在挥洒笔墨之际,似乎未能妥善拿捏分寸,加之身旁缺乏知己良朋的提醒与斟酌,竟落笔成章,留下了“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豪言壮语。 黄巢身为唐末时期的叛逆之徒,而宋江的言辞之间却满是对其的钦佩与颂扬,这岂不是明摆着心怀异志吗?
[attachment=2482455]
故而,宋江挥毫题诗后潇洒离去,但那首被视为叛逆之言的诗篇,不幸落入他人之眼,并被告发至江州知府处,致使宋江旧罪未消,又添新罚,再度身陷囹圄。 并且,因这次题写反诗的罪行极为严重,宋江被判以斩刑,性命眼看便要终结于刑场之上。但幸而天不绝人,宋江平日里广结善缘的益处,在此刻彰显无遗。
[attachment=2482457]
戴宗乃江州狱中小吏,李逵亦是同牢的一名狱卒,故而宋江身陷囹圄之时非但未受丝毫委屈,反被这群兄弟悉心照料,他们还暗中筹谋,欲图劫狱以救宋江。 戴宗遂向梁山求助,欲借与宋江交好的吴用之智,共谋救人之策。幸得吴用妙计在胸,唯缺一位关键人物以成事。
[attachment=2482458]
二、萧让的本事 这位核心人物乃是与吴用熟识的“圣手书生”萧让,吴用之所以特别指定他,原因在于萧让精通百家书法,而这正是吴用策划中的关键环节所在。 戴宗携带着江州知府蔡九致其父蔡京的书信,吴用伺机而动,计划利用此信,嘱咐萧让仿蔡京笔迹伪造一封回函。回函中指令蔡九将宋江解送至京城受刑,如此,他们便能在押送途中设法营救宋江。
[attachment=2482459]
吴用指出萧让擅长时下风靡的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蔡京四种书法,其作品足以瞒过蔡九之眼,据此,戴宗遵循吴用的指点,前去寻访萧让。 然而,萧让身为饱读诗书的士子,且掌握着这项非凡技艺,生计本无忧愁,他又何必铤而走险去做盗贼呢?于是,戴宗便巧立名目,将萧让诱骗至梁山之上。
[attachment=2482460]
然而,当萧让察觉到异样,意欲下山之时,已为时晚矣,因为他的家眷早已被梁山掳为人质,带上山来。 萧让颇为机智,深谙身处匪巢之危,权衡之下,觉抗拒则满门遭殃,顺从方能保身,故而做出让步,自此全心投入梁山,成为其中坚一员。
[attachment=2482461]
值得一提的是,萧让身为书生,自谦道:“小生只会作文及书丹,别无他长。”然而,他并非文弱之辈,实则身怀些许武艺。 在前往梁山的途中,萧让与一同前行的篆刻师傅“玉臂匠”金大坚遭遇了清风山匪首王英的阻拦,王英意图将这位文弱书生当作“佐酒佳肴”。
[attachment=2482462]
然而,面对困境,萧让与金大坚并未选择坐以待毙,反倒是“扛着棍棒,直冲王矮虎”,与勇猛的王英交手了六七回合。 最终,王英巧妙地装作败退,诱使二人步入预设的伏击圈,凭借清风山众人之力将他们擒获。由此观之,萧让的武艺着实不容小觑,若非王英施展智谋,萧让也未必就会落败。
[attachment=2482464]
于梁山之上,萧让这位书生,在打家劫舍之时似乎难展其长,故而并不显眼,但其于刀光剑影之外的贡献却颇为可观。 于梁山攻伐祝家庄之际,萧让再度展现其才华,凭借伪造文书之功,助力孙立顺利潜入祝家庄执行卧底任务,正如古诗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attachment=2482463]
更何况,在宋江的眼中,他极具利用价值。众所周知,梁山好汉的座次排序,乃是依据宋江所发现的那块石碑而定,而笔录石碑内容的,正是萧让。如此一来,这其中可操作的余地便相当宽泛了。 不少观众目睹此景后,对碑文排名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皆因这排名对宋江及其亲信极为有利,近乎所有与宋江亲近之人均占据了前列。
[attachment=2482465]
明朝知名思想家李贽也曾提出质疑:此石碑或许并非宋江所掘之古物!众所周知,与萧让一同入伙的还有一位金石匠金大坚,他完全具备雕琢石碑的能力。 故此石碑极有可能是金大坚雕琢完毕后隐秘埋下,再由公孙胜施展法术挖出,随后萧让誊录碑文,如此便精心策划了一出毫无破绽的计谋。
[attachment=2482466] 三、萧让的美满结局 了解梁山那桩最大骗局的真相后,加之萧让本就无意落草为寇,他毅然站在了支持招安的一方,自然而然归入了宋江的阵营之中。 然而,宋江未曾察觉的是,自萧让步入梁山那一刻起,他便暗中筹划利用之局。萧让身怀武艺却刻意隐匿锋芒,正是为了消解宋江对其的戒备之心,正可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attachment=2482467]
如此一来,凭借宋江的信任,这位书生竟跻身至第46位的高阶,同时也助力了招安大计的施行。毕竟,他原本不过是个糊里糊涂被哄骗上山的无辜百姓,相较于身为通缉犯的宋江,他自然更有机会洗脱污名,重归清白之身。 尤其是招安之举意味着与朝廷高官的直接交涉,这对他的书生背景无疑大有裨益,或许正是在与官员的交往中,他能被慧眼识珠,从而一举成名,实现人生的飞跃?
[attachment=2482468]
确实如此,在征讨方腊之前,萧让凭借其书写百家字的卓越才能,赢得了当朝太师蔡京的赏识,从而成为蔡京的门客教师,在蔡府担任要职。 蔡京虽为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其权势与地位却无可置疑。故而,萧让虽未登高位,但能身为蔡京之佐,其身份与社会地位亦属显赫非凡,不容小觑。
[attachment=2482470]
如此这般,于梁山泊众好汉之中隐匿多时之后,萧让终得以从囚徒之列脱颖而出,完成了身份的跃升。 尽管蔡京品行不端,但对他这种缺乏身份地位之人而言,依附之家的声誉无足轻重,个人的未来前程似锦才是至关紧要。故而,相较于梁山泊中的其他众人,萧让确是收获了更多的利好。
[attachment=2482469] 结语
故而,即便宋江心机深沉似海,拥有八百般算计,却终究败给了擅长伪装的萧让。萧让巧妙地将自己扮作一位不谙世事的文弱书生,最终凭借着梁山这一跳板,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其城府之深,实乃梁山众人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