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12-24 08:58 |
记者随行的“走南美”之旅,圆满结束了巴西的全部行程开始转往下一站秘鲁。2017年3月10日秘鲁时间22:40,团队所乘的LATAM航空公司LA-2442航班经过四个小时的航程,顺利从巴西伊瓜苏飞抵秘鲁利马国际机场。
利马街景夜色(摄影:冯赣勇) 前来接机的地接导游庞金洪先生满口京腔京韵且十分热情的欢迎词,听来令从北京而来的记者一行感到分外亲切。驱车前往酒店途中,庞导游将秘鲁相关的情况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秘鲁共和国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
太平洋岸畔景色(摄影:王珏) 作为首都利马省的首府利马 (Lima) ,坐落于里马克河沿岸,利马的名字便是来源于里马克河。东北有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西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卡亚俄。
秘鲁太平洋风光(摄影:冯赣勇) 利马于1535年1月18日,由西班牙殖民者,法兰西斯克•皮泽洛所建的,是秘鲁西班牙文化的重地,著名的天主教建筑包括了16世纪的大教堂,和圣•马可仕全国大学。在1500年代和1600年代,是南美洲仅次于波哥大和墨西哥的经济与文化中心。
太平洋上的邮轮(摄影:冯赣勇) 谈到秘鲁的天气,庞导游讲这里基本不下雨,所以比较干燥。目前气温是全年比较高的,平均30度。庞导游介绍了秘鲁的不少情况,但其中记者记住了一句特别令人振奋的话,那就是华人,特别是中国人,在南美洲中秘鲁的地位是最高的......在从机场前往酒店途中,虽然已经是深夜了,但依然很堵车,看来利马也是一座十分热闹的城市。
太平洋岸畔一角(摄影:冯赣勇) 秘鲁的行程原本并不很紧张,但是策划这条线路的赵静女士,为了让团队的内容更丰富多彩,特意增加了一项太平洋著名鸟岛的观光内容,并叫毕巍征求团友们的意见,结果获得了大家一致热情积极参与的响应。这样,由于景点路程较远,一下提前了第二天的出行时间。
入住的酒店一角(摄影:冯赣勇) 2017年3月11日秘鲁时间0:20,从利马国际机场行程19公里终于抵达下榻于太平洋之畔不远的SAN AGUSTIN酒店。据说这是一家宗教人士,耶稣的12位弟子之一开办的酒店。团友们在酒店只休息了四个来小时就起来开始赶路。
迎着朝霞出发(摄影:王珏) 当日秘鲁时间凌晨04:30,团队启程出发,我们的车奔驰在连接着南美洲的泛美公路上,望着窗外,太阳刚朦朦胧胧中慢慢地醒来并逐渐露出了笑脸,转瞬之间,天终于亮了起来。只见车子的一边是连绵起伏的沙漠;另一边则是一望无际浩瀚的太平洋,真的好美啊。
泛美公路旁的晨光(摄影:冯赣勇) 从利马出来经过大约四小时的行程,团队于近中午时分抵达太平洋之畔的秘鲁paracas小镇。paracas在秘鲁包括美洲都很出名,paracas文化和玛雅文化都是古印第安人的著名文化,秘鲁这边的古印第安人属于印卡人(Inca),马丘比丘等世界著名的遗迹都是现代人们争先恐后去光顾的。
太平洋岸畔的码头(摄影:冯赣勇) 在庞金洪先生的引领下,团队来到码头,登上早已预定好了的一艘快艇前往太平洋深处的鸟岛观光。快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飞驰,人们愉悦的心情也好似随之快乐地灵动与飞扬。
世纪烛台(摄影:冯赣勇) 游艇经过一系列的荒岛,在一个岛屿前停了下来,导游用着英语大声的解说,才反应过来到了著名的paracas壁画面前,只见在岛上的沙丘上一幅巨大的图形,原来它被称为“世纪烛台”,据说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它和复活岛上的石像、金字塔建造之谜等都属于世界关注之迷。
世纪烛台前留影(摄影:王珏) 这个像烛台又像仙人掌的图案至今还困惑着人们,它什么时候制作?象征着什么?千年下来为什么没有被侵蚀和模糊掉?它和秘鲁著名神秘的帕斯卡画有什么关联?这一切都有待人们进一步去探寻与追秘。
大鹏展翅的飞鸟(摄影:冯赣勇) 导游介绍说,秘鲁鸟岛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鸟类聚集地,以无与伦比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而著称于世,它主要由3个大一点的岛屿组成。记者以前也曾去过一些著名的动物岛屿,但这个鸟岛上的鸟类还是多的分辨不出来到底叫什么名字。
鸟岛岩上的海狮(摄影:冯赣勇) 在几个鸟岛上,大多为灰黄色的岩石,而少有绿色的植被。岛屿中下面有很多岩石空洞,鸟儿们在此或跳来跳去,或成群地匍匐在那里。
鸟岛上列队的企鹅(摄影:冯赣勇) 在往太平洋码头乘游艇泛舟前,记者在岸上看的群起而飞的鸟就感觉好兴奋,谁知到了大洋中心的这几个鸟岛上不仅有成群的鸟,还有列队而站的小企鹅,好像欢迎远方的朋友来此观光。据说,南极的企鹅漂到秘鲁变成了特有物种,叫做秘鲁企鹅;它们与南非、厄瓜多尔的种类外形上差不多,故统一称之为虹企鹅。
鸟岛岩上的海豹(摄影:冯赣勇) 更有一些伏在岛上的成群海狮、海豹鸣叫着,那种参差不齐,但是悦耳的声音好似大合唱。满眼望去,岛上岩石间全是褐色的鲣鸟。还有不少飞来飞去的海鸥,以及海中饱餐的鹈鹕群。有记载,一天鸟岛上的海鸟们要吃掉一千吨鱼虾,胃口真是不小。
鸟岛岩石上的鸟(摄影:冯赣勇) 在这里还能看到天空中密密麻麻的海鸟群形成各种队形正在迁徙飞临鸟岛。导游说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是大约600万只海鸟的聚集地。只是可能由于天气和海浪的问题,来到这里在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人们也得接受那异常刺鼻的臭烘烘味道,甚至导致有的人差点引发很强烈欲呕吐的感觉。
鸟岛游艇上留影(摄影:冯赣勇) 鸟岛上的鸟粪是丰富的极有经济价值之物,法国的化妆品等都包含其中的矿物质,出口最多的就是法国和中国,现在由于气候变暖,从南极来的秘鲁洪堡洋流所含的养分已经减少,致使鸟类也减少了一些,秘鲁政府现在规定是两年才进行一次鸟粪的开采。
掏鸟粪的工作台(摄影:冯赣勇) 庞金洪导游介绍说:围绕着采集鸟粪,也有过一段华人的血泪史,从清朝开始一些中国人漂洋过海移居到秘鲁,很多人就是在鸟岛上挖鸟粪,不少中国人为此死在这个海岛上;至今,那些位于岛上开采鸟粪装卸的吊篮与工作台都历历在目,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印证与展现了这段历史。
领队毕巍在游艇上(摄影:冯赣勇) 泛舟太平洋观鸟返程后登岸来到一座位于大洋之畔的五星级酒店用午餐,虽然西餐较为简单,但是此时吃饭已不重要,重要的享受一份异样别致的心情。那一盘烤鱼、一份炸鱿鱼圈、一份海鲜炒饭或意大利面条及甜点等组成的餐食,不管团友们是否习惯,但眺望大洋上的风光美景与享受着悠扬的背景音乐的那种感觉着实很不错。
旅游机场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午餐后,团队驱车来到距此不远的一座旅游观光飞机场,这座机场为到此的游客乘飞机从空中观赏世界著名的纳斯卡地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是一座现代化但不大的机场,机场一切设施看上去跟普通的常规机场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但是建筑造型很有特点,特别是内中粉色的装饰显得十分素雅而富有情调。
旅游飞机前留影(摄影:冯赣勇) 抵达机场后依然需要每个人进行称重,机场负责配重分配座位的程序。每架飞机只乘12名旅客,半小时左右一班。登机前,庞导游一再叮嘱大家,中午饭要少吃,因为飞机升空到达纳斯卡壁画景区后要盘旋许久,为的是使游客更清晰地观赏这世界之谜的著名景观。但飞机盘旋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弄不好就会出现呕吐的现象发生。
俯瞰纳斯卡地画地域(摄影:冯赣勇) 说起纳斯卡地画虽然是世界之谜,但却与秘鲁的纳斯卡文化紧密相连。纳斯卡文化是指位于现在秘鲁南海岸纳斯卡谷地及其周围的皮斯科、钦查、伊卡等谷地的南美洲中早期(约公元前200-公元600年)印第安文化。出土文物主要是陶器。纳斯卡彩陶常用四种以上颜色绘制,所绘人、兽、鸟、鱼及花草树木等具有自然主义风格,但较呆板生硬。早期纳斯卡陶器多为开口碗或带提梁的双嘴罐,彩绘简单粗放;晚期纳斯卡(伊卡)陶器形状较多样,已有一些模仿人形的器物,图案亦较精致。
纳斯卡地画人形图案(摄影:冯赣勇) 谈到纳斯卡地画的出现,庞导游介绍说:这是1939年,美国人保罗.科索科在纳斯卡地区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统时发现的。它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南300多公里处。是散布在250平方公里干燥沙质地表上的众多深几十厘米、长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的巨大线条。
空中俯瞰纳斯卡地画(摄影:冯赣勇) 这些线条主要以笔直的直线和箭头型为主,也有其它几何图型和动物图案,如蜂鸟、卷尾猴等。因尺寸巨大,只有乘飞机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有关线条的制作者和制作目的有许多猜测。主要推测认为,这是创造过纳斯卡文化的古印第安人的作品,是古代人奇特的天文日历;或是印第安人的灌溉系统;或道路,或与印第安人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关。
俯瞰纳斯卡地画(摄影:冯赣勇) 甚至还有人认为可能是外星人修建的飞船着陆标志。但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纳斯卡文化留下的陶器上的图形看,纳斯卡文化同巨型图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基本上可以肯定,线条出自创造纳斯卡文化的古人之手。1932年,德国妇女玛丽亚.莉切来到秘鲁研究印第安文化。
地画几何图案(摄影:冯赣勇) 1946年莉切定居纳斯卡地区开始对线条进行研究,后出版《秘鲁的纳斯卡--潘帕的秘密》一书。为保护线条,她每日清扫覆盖在上面的沙石,常年不辍,直至1998年去世。秘鲁政府特为她举行国葬,以表彰她以毕生精力保护这一文明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94年12月14日决定将这一遗迹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地画手型图形(摄影:冯赣勇) 至今,这些镶刻在秘鲁的荒漠上存在了2000年谜局的这一片绵延几公里的线条,构成的各种生动的图案,仍无人能破解;究竟是谁创造了纳斯卡线条?它们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神秘线条背后意味着什么?这一切都不能令人得到确切的答案;故此,纳斯卡线条也被列入世界十大迷团之一。
地画与山峰交相辉映(摄影:冯赣勇) 随着飞机的升空,大地的壮观景象开始显现。然而从机场到景区大约得经过20多分钟的航程。看着悬窗外的景色,回味着一路上庞导对纳斯卡地画的介绍,期待着即将见到的景象。终于飞到了景区的上空,记者顿时兴奋起来,然而在盘旋的飞机上向下俯瞰寻觅,拿着相机找拍摄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这样,大家依然是全神贯注地俯瞰,终于,一幅幅纳斯卡地画的线条被镜头捕捉到了,但是并不太理想。
返航归来(摄影:冯赣勇) 当天下午,记者在驱车泛美公路返回利马的路上仔细回味当天的秘鲁首日游,深感愉悦与刺激并存,因为刚刚结束的行程,居然又是一个继巴西伊瓜苏同样的水陆空之旅......不过也真是够辛苦的,但是付出了辛苦,就有好的回报!那就是迎着朝霞出发,踏着夕阳而归,这一早一晚的沙漠朝霞与太平洋的夕阳美轮美奂的景象都被相机捕捉到了,要是还不知足,可就太说不过去啦!
踏着夕阳而归(摄影:冯赣勇) 此时,驾驶员为了游客在空中拍照的方便,多次大幅度地左右倾斜,致使大家开始恶心眩晕,但却依然盖不过记者兴奋的心情。在空中看纳斯卡地画真是感觉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那些类似几何形状的线条,看起来就像机场跑道一样,而一些酷似动物的造型也栩栩如生。经过总计40多分钟的航程,空中俯瞰纳斯卡地画景观的探秘之旅圆满结束。(图文:冯赣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