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4-04-12 14:13 |
贾府作为四大家族之一,虽然内囊尽失,但仍如冷子兴所言,死而不僵,家中一切如刘姥姥所言,瘦死的骡子比马大。因此,许多亲戚都纷纷以各种方式投奔贾府。 长期居住贾府的有三人,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三人入贾府,原因不同,方式不同,方法亦不相同,尤其是第一次入门拜见长辈时,更是截然不同。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林黛玉和史湘云。 1. 林黛玉进贾府,先拜访大舅再拜访二舅 贾敏死后,贾母疼爱林黛玉,不愿意让她在家里守孝,而是派人将她接进京都生活。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与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见面过后,在贾母的安排下,先后拜访贾赦和贾政。 为了确保此事顺利进行。贾母当众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红楼梦》第三回) 邢夫人亲自带着林黛玉到贾赦房里,并郑重请贾赦见面。因为男女有别,所以贾赦不便接见,而是让邢夫人借为安慰几句。邢夫人竭力挽留林黛玉在家里用晚餐,林黛玉知道是客套,但仍用很正式的理由拒绝: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红楼梦》第三回) 林黛玉离开贾赦家里,到了贾政家中,等候多时,王夫人才告知贾政带着贾宝玉外出斋戒未回。晚饭开饭前,王夫人又亲自带着林黛玉回到贾母房里。 林黛玉先拜访大舅再拜访二舅,是礼仪所系,是规矩使然,是当时大多数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2.史湘云进荣国府,先看望王熙凤再探望李纨 史湘云从小住在荣国府,但是她的身份却与林黛玉大致相同,都是贾家的亲戚。 作为侯门之女,千金小姐,她到荣国府应该如林黛玉一样,按照礼仪行事,按照规矩串门拜访。 事实上,史湘云并没有这样做。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端午节期间,史湘云到访。 说笑过后,贾母向湘云道:“吃了茶歇一歇,瞧瞧你的嫂子们去。园里也凉快,同你姐姐们去逛逛。” 贾母所言全是规矩,交代之事全是礼仪。按照常理,史湘云应如林黛玉一样,按照长幼排序进行拜访,但是史湘云却没有这样做。书中原文如下: 湘云答应了,将三个戒指儿包皮上,歇了一歇,便起身要瞧凤姐等人去。众奶娘丫头跟着,到了凤姐那里,说笑了一回,出来便往大观园来,见过了李宫裁,少坐片时,便往怡红院来找袭人。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史湘云先看望的是王熙凤,尔后看望的李纨。 在辈分伦理中,李纨是贾珠之妻,王熙凤是贾琏之妻,贾珠虽亡但是哥哥,贾琏是弟弟,史湘云应该先拜访李纨再看望王熙凤才对。 史湘云为何要这样做? 同样是贾母吩咐,为何林黛玉先看望老大再看望老二,而史湘云却先看望老二再拜访老大呢? 3.林黛玉和史湘云做法不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史湘云没有按照礼仪规矩做事,表面上与她的性格有关。 她是男儿品性,判词里写她: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所以,她做事豪爽,不拘束小节。 中秋节,她和林黛玉同为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之人,两人联诗后同房安歇,夜半未眠,谈起心事之时,她直言不讳地对林黛玉说她失眠的原因是因为心胸不开阔所致。 事实上,任何事情往往都是一体两面,有表面原因更有本质原因。 史湘云所作所为果不仅仅是因为性格使然,她与林黛玉截然相反的表现,是两种不同社会的表现。 著名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将社会分为两种: 一种是乡土 社会,一种是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以自己为圆心划圆圈的方式展开,现代社会是以捆火柴棍组合方式展开。 乡土观念的人,行为规范如同石子投入湖中形成的波纹,分出每一个圆圈的远近。贾府里那些投奔而来的穷亲戚,比如邢岫烟、薛蝌兄妹等,都是在乡土观念指引下投奔而来的人。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贾府是自己人际交往中外圆圈,无奈之下可以投奔,贾府也必须收留关照自己。 现代观念的人不是如此,孩子长到18岁,到了法定的年龄,即使同父母一起生活,也需要上交生活费用;同样,孩子的交往父母不能干涉,不能限制人身自由,无论血缘有多紧密,在社会团体中,有长幼之序却无高低贵贱之别。史湘云本质是一个拥有现代观念的人。她到荣国府,与王熙凤关系好,就先看望她,与李纨关系疏远就后去探望;与袭人关系密切,就可以不先去看望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等人,而是到了怡红院。 所以,看透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懂得他们的行为之举。 其实,不仅史湘云如此。薛宝钗和薛宝琴也是如此。虽然她们也遵守传统礼仪,但是在涉及到个人幸福问题上,她们丝毫不让,这也是薛宝钗为何要与林黛玉竞争,争当宝二奶奶;也是薛宝琴主动上京待嫁,不肯嫁给宝玉的深层原因。 写在后面: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常读常新的过程。随着个人的思考,对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对《红楼梦》文本中的人和事,也就有了不断地认知。甚至对以往自己个人观点也会有颠覆性的再认识。因此,敬请各位在阅读中,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疑问精神,批判思维。短文若能引发您的思考,乃是一大幸事。若是有不妥之处,也请海涵,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权当贻笑大方了。(本文依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相关内容整理推测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