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长在白蚁窝里的菌类,价比黄金,挖到的人为何却不愿意卖 I15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长在白蚁窝里的菌类,价比黄金,挖到的人为何却不愿意卖 I1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4-02-21 16:3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jjybzxw 2024-02-21 16:45
炭角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是一种生长在白蚁窝里的菌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价格昂贵,每斤高达5000元。然而,挖到这种菌类的人却往往不愿意将其出售。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生长环境特殊:炭角菌只选择在白蚁的巢穴中生长,离开了这种特定环境,炭角菌将无法生长和繁殖。因此,采摘炭角菌需要深入白蚁窝,过程十分困难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2. 数量稀少:由于炭角菌的生长环境特殊,所以它的数量十分稀少。在自然界中,炭角菌的分布范围有限,且每个白蚁巢穴中产生的炭角菌数量也较少。这也使得挖到炭角菌的人手上的货源有限。

3. 采摘难度大:炭角菌的采摘过程需要小心翼翼,因为它们往往与白蚁巢穴紧密相连。采摘时要避免破坏白蚁巢穴,否则可能引起白蚁的攻击。此外,炭角菌的子实体形态独特,容易与其他菌类混淆,采摘时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4. 药用价值高:炭角菌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被认为具有宁心安神、抗衰老、应对心悸失眠、延长寿命等功效。因此,很多人将炭角菌视为珍贵的药材,不愿意将其出售。

5. 保护生态:一些人认为,炭角菌是自然界中的珍贵资源,应该得到保护。过度采摘可能会破坏白蚁巢穴,影响生态平衡。因此,他们选择保留炭角菌,以维护生态环境。

总之,虽然炭角菌价格昂贵,但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采摘难度大、数量稀少以及药用价值高,使得挖到的人往往不愿意将其出售。

炭角菌(学名:Pseudallescheria boydii)是一种子囊菌亚纲中的真菌,又名鸡茯苓、鸡枞蛋、乌丽参等。这种真菌的子实体形态独特,像一颗炭黑色的囊球,因此被称为“炭球”。炭角菌主要分布在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四川、云南、台湾、江苏等地,但只选择在白蚁的巢穴中生长。

炭角菌的生长过程与白蚁巢穴密切相关。首先,炭角菌的菌丝会与白蚁巢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吸收,同时还需要白蚁巢穴中的特定环境。当炭角菌的子实体成熟后,会从白蚁巢穴中伸出,形成一颗颗“炭球”。最初的子实体为灰白色,完全成熟时会转变为褐色。子实体的外表为褐色或者黑色,与菌丝连接的地方有圆形凹窝,菌核内部为白色。

炭角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的中药记录中,炭角菌被称作乌灵参,因为它的药理作用十分明显。其中,宁心安神是它在中医药学中最多的记载,其他的还有抗衰老、应对心悸失眠、延长寿命等。因此,炭角菌在中医药领域备受关注,每斤“炭球”高达5000元,而且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然而,由于炭角菌的生长环境特殊,采摘困难,所以它的数量十分稀少。这也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将其出售。总的来说,炭角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真菌,它的生长过程和药理作用都十分独特。如果你在野外发现了这种“炭球”,可千万不要轻易错过哦!


查看完整版本: [-- 长在白蚁窝里的菌类,价比黄金,挖到的人为何却不愿意卖 I1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