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何500亿还没治好?从“高原明珠”到臭水湖,滇池经历了什么 [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为何500亿还没治好?从“高原明珠”到臭水湖,滇池经历了什么 [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4-02-17 18:11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jjybzxw 2024-02-17 18:17
滇池治理投入500亿却仍未治愈的原因:

1. 污染问题复杂:滇池污染源自城市污水、农业废水、工业废水等多种来源,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治理过程较为复杂。

2. 治理成本高昂:滇池污染严重,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虽然投入了500亿,但在湖泊生态环境恢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染源治理等方面的花费巨大,治理成本较高。

3. 治理周期长:湖泊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滇池治理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投入500亿可能只是阶段性治理费用,治理过程仍在进行中。

4. 人与自然的矛盾:滇池周边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对滇池生态环境的影响难以避免。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平衡人类需求和环境保护,这也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5.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滇池治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但部分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这使得治理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影响治理效果。

6. 管理与技术水平限制:在过去的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管理不善、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导致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总之,滇池治理虽已投入500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要彻底治愈滇池,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治理水平,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滇池治理的良好氛围。

滇池治理的具体措施:

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滇池周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水直接排放。

2. 严格污染源管控:加强对滇池周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农业废水对滇池的污染。

3. 生态修复与建设:开展滇池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类,改善水质,恢复生物多样性。

4. 河湖连通工程:通过建设河湖连通工程,将滇池与周边河流、湖泊连接起来,增加水体交换,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5. 增加科研投入:加大对滇池治理相关科研的投入,研究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为滇池治理提供科技支持。

6. 宣传教育: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民众参与滇池治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滇池的良好氛围。

7. 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滇池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8. 跨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在滇池治理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滇池污染问题,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总之,滇池治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综合施策,长期持续地进行治理工作,才能让滇池重现昔日的美丽风光。


查看完整版本: [-- 为何500亿还没治好?从“高原明珠”到臭水湖,滇池经历了什么 [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