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3-08-07 09:00 |
全球目前有 5.37 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过去两年中 增加了 16%(7400 万) ; 其中每 4 名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 名来自中国; 预计2021年全球因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死亡的成年人有670万(占全因死亡率12.2%), 平均每5秒钟就有1人因其死亡 。
 ▲图片来源国际糖尿病联盟 以上这些惊人的数字都来自于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第10版《IDF 全球糖尿病地图》。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往往容易忽略了发病信号。
 但其实,糖 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通常不会在患者身上独立存在,而是常常与其他诸多非健康状态或疾病并存,在这个“数病齐发”的过程中糖尿病往往扮演着 “助攻手” 的角色。 根据2021年的数据, 我国每年约有83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
 因此, 糖尿病之所以令人生畏,并不在于高血糖本身,而在于它所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多由短期内血糖骤然升高或降低引起。 会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加重,也就是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症状,还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再如低血糖昏迷、严重感染,常见的有尿路感染、肝脓肿等。
 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老糖友患酮症酸中毒的几率,会比65岁之前更高。糖前期患者也可能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有些患者,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作时,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 这里教大家一些辨别方法: 平常尿量稳定,突然出现全天尿量都增多,需警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夜尿增多,暗示肾功能可能不好; 突然出现出虚汗、恶心、呕吐、腹痛、嘴中有烂苹果味,需警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正在发作。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一旦出现,就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甚至还有致残的可能。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身体内的代谢异常,常常伴随高脂血症的发生,较正常人群更易患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往往导致胸痛、头晕、下肢疼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持续的高血糖破坏了远端肢体神经,使机体感觉不到来自脚的疼痛感,不自觉地发生磕碰;同时,高血糖也破坏了局部血管功能,使血液不能很好的到达足部,修复受损的组织。在血管和神经受损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人群经常出现腿脚反复破溃、感染,愈合不良,甚至截肢。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对于长期血糖控制欠佳、病程超过10年甚至以上的糖友们,容易出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情况。
 由于持续的高血糖损害神经导致的神经病变,会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感、灼热感,有时局部感觉迟钝,有时像戴了手套、袜套一样“隔靴搔痒”感,或者感觉有蚂蚁在身上爬来爬去,很痒。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生很隐匿,不容易被察觉。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的小便泡沫经久不消,或者伴随面肿、眼肿、脚肿的现象,则千万要重视起来,这预警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尿毒症。 慢性并发症不容易发现,所以为了及时发现和减轻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高血糖人群应该定期做以上相关项目的筛查。
 除此之外,就是老生常谈的三点:控制饮食、适当锻炼、管理血糖。 多用粗粮代替精细米面,减少糖(包括精细糖如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以及淀粉)的摄入,用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替代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注意高血糖指数食物和低血糖指数食物搭配着吃,可有效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尽量不吃脂肪含量高(如红烧肉等)及辛辣重口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平时可以做舒缓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散步、太极拳和瑜伽等,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 但注意,餐后30分钟到1小时后再运动,且不可空腹锻炼。
 做到以上两点,再加上其他手段辅助控制血糖,例如药物治疗、食疗辅助等,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