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面这件事,我们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北方人更爱吃面,尤其是陕西、山西等省份,这都是公认的碳水大省。不过,这不意味着南方就不爱吃面了,可别忘了咱武汉热干面、广东云吞面,而且南方还有一个隐藏的吃面王者,那就是福建。山珍海味、各式酱料,都汇聚在一碗面中。面,即是福建精华的合集,福建人到底有多爱吃面,现在就带你研究。 01 这几种面,没吃过不算福建人 作为南方吃面届的顶流,可千万不要低估他们对面食的热爱,他们是真的可以吃出花来。 福建每个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面种”,或是山珍海味,或是酸香咸辣,总之都各有特色。 不过有这么几种面,称得上是福建的“经典款”了。 /福州线面/ 谁懂啊家人们,根本吃不完 在福州,线面是每个福州孩子的“童年阴影”。 但凡吃得慢了点、墨迹了点,等再回过神的时候,报一丝,这碗线面已经变成了两碗。 没办法,只好含泪吞下“两碗”线面。这,就是线面神对吃饭慢孩子的惩罚。
有请线面受害者发言 等福州孩子长大后,线面又成了他们的乡愁。 福州人对线面的想念,有味道,还有它所承载的情感。 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煮好的线面加到事先准备好的羊肉、番鸭、排骨等高汤里(这是灵魂),再调些福州老酒(这也是灵魂)、葱花等,福州人管这叫高汤泡面。
福州红糟线面 在红曲酒制造的最后阶段,将发酵完成的衍生物,筛滤出的渣滓就是酒糟,即红糟 福建人非常钟爱红糟,它不仅功效多,而且百搭,很多福建粉面中都有它的身影 在福州,任何重要的日子都有线面的身影: 结婚订亲,男方要送女家“喜面”,图一团和气; 老人祝寿,年轻小辈要送“寿面”,祝寿命绵长; 大年初一吃线面,寓来年顺利; 甚至,线面都成了福建人专属的“病号饭”,因为它易消化,对肠胃好,可被当作流食。 线面,就这样贯穿了福州人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一幕又一幕悲欢离合、生离死别。
福州线面的烹饪手法并不复杂图源:b站@风味视界 线面以精制面粉为原料,辅以盐、薯粉、油、鸡蛋等佐料,手工拉制晒干而成。 1斤面粉,差不多可制成直径0.5毫米以内、6米长的线面近1000根。 这是啥概念呢,这1000根面连接起来长达6公里,北京中轴线也不过7.8公里。
村民正在拉线面,让面更长更筋道。 制作线面的流程繁琐,历经十多个小时,以及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晾晒等七道工序 于是乎,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天生就被赋予了长寿长命等美好寓意,寿面的配料也有许多讲究。 例如正月初一,福州人会在线面里加上两枚鸭蛋,寓意“压乱”,这碗加了鸭蛋的线面也被称作“太平面”。 除了鸭蛋,福州人也会在线面里加上番鸭、羊肉、蛏干、目鱼、海蛎、香菇等辅料。
据说加了鸡蛋或鸭蛋的线面,是地狱级别的,因为非常噎。 图源:纪录片《非遗档案》 然而,包含如此多配料和寓意的一碗面,实在是难以下咽。 福州线面的自我繁殖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越吃越多,根本吃不完。 而且吸过汤汁之后的线面,会糊成特别大的一坨,哪个福州人没被线面噎到过呢。
线面就属于“不吃还挺想念,吃了浑身难受”的那种面。图源:小红书@阿拖拖拖 /泉州面线糊/ 拿勺子吃的面 泉州,属于福建闽南地区,是闽南文化的代表。
泉州东西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 面线糊,是泉州的特色小吃,也是闽南人非常熟悉的美食。泉州的早晨,就从一碗面线糊开始。 面线糊浓稠爽滑、配料丰富。面线糊是由福建特产的细面线而制,它细如发丝,再加上番薯粉勾芡,果真如“糊”一样。 用勺子吃,才是面线糊的正确打开方式。
面线在煮之前就掰碎了,这样可以避免粘连。不过“代价”是只能用勺子吃 面线糊更绝的是它的汤底,看似平平无奇,却是花费不少功夫制作出来的。 面线糊的汤底可以用猪大骨,小火慢熬2个小时以上,骨汤奶白鲜浓。 当然也可以用海鲜熬制高汤,这种汤没有腥味,只有鲜味。这就是福建背山靠海的地理优势了。
出锅之后一定要加白酒!这叫一个地地地地道。图源:b站@草草啖盐说蜜 面线糊的配料那是相当丰富,鸡鸭鹅排骨这都是标配了,还有各式各样的卤煮、甚至不乏海蛎、蛏子、鱿鱼这类海产品。 还可以搭配油条、马蹄酥、泉州特色的醋肉等等。这一大碗,简直肉食爱好者狂喜!
把油条按到面线糊中,再抬起来已经吸满了汤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