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无咖啡,不上海[26P] --]

武当休闲山庄 -> 美食指南 -> 无咖啡,不上海[2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厨爹 2022-04-12 18:37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一般,但也有例外。

虽说与咖啡文化深厚的国外城市不能比,但上海确实算得上是一座能喝咖啡的城市。

在上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叔大妈每天跑去喝咖啡,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有人说:

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思南路老洋房长大的,还是海外留学落户滴水湖的,不管是浦西的浦东的,还是苏南苏北的,……都爱咖啡。

在中国,没有哪座城市比上海更具咖啡香气。

上海的咖啡馆8000多家,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一个例子:

走在静安区的街巷上,一公里半径范围内,你会看见10家以上的星巴克,以及10家以上的Manner......

01

上海的咖啡文化

上海这几年咖啡数量多,但并非是这几年才异军突起的。

早在1843年,上海开埠之初,咖啡便伴随着大量外国商品和外资涌入长江门户。

作为西化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是当时特定阶层才能享用的摩登时尚。据《上海通志》记载,当时一个英国人劳惠霖成立的老德记药房,是上海最早售卖西式糕点和咖啡的地方。

1880年之后,上海第一家独立经营的咖啡馆在虹口地区开张,之后,上海街头的咖啡馆数量激增,甚至出现了露天的咖啡摊,让普通人也能喝上咖啡。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咖啡馆是上海文化名人们的最爱。

张爱玲在爱丁顿公寓(如今叫常德公寓)楼下的咖啡馆,孵出了一部《金锁记》和一部《倾城之恋》。

他们不仅爱喝咖啡,还在上海开起了咖啡馆。

1928年,作家张资平开了一家「文艺咖啡馆 」,周全平开了一家「西门咖啡馆 」,作曲家田汉也开了一家咖啡馆。

那一年的8月8日,《申报》登了一篇软广告,叫《上海咖啡》,文中写到:

“……我在那里遇见了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冰庐,鲁迅,郁达夫等。并且认识了孟超,潘汉年,叶灵凤等,他们有的在那里高谈着他们的主张,有的在那里默默沉思,我在那里领会到不少教益呢……”

上海人对咖啡的喜爱在当时的电影也有体现。

据统计,1922-1937年间涉及上海的33部国产电影中,就有13部都出现了喝咖啡的场景。

图为《空谷兰》剧照

作为国内咖啡氛围最浓厚的城市,“泡在咖啡里长大”的上海人,早已将这份舶来品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DNA里。

如今,上海“时髦精们”走过巨富长,手持一杯咖啡,快速走过,或者在树荫下细细交谈,这不是电影的定格,也不是讲究腔调,而是日常。

02

上海的弄堂情节

咖啡之于上海,就像弄堂之于上海。

说起中国特色建筑,除了北京胡同就是上海弄堂了。所谓弄堂,就是小巷,是上海人对于里弄的俗称。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式各样的弄堂里。

多少年来,人们穿梭在这些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度过了他们漫长的人生,并且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

走进上海的弄堂,才算得上开始看上海的生活。

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弄堂是那么的破烂和弱不禁风,但你依旧会为弄堂里的一切动容:孩子们的“咯咯”笑声、灶间里碰撞的锅碗瓢盆发出的清脆声响、市场里讨价还价的阿婆、盆里面跳着的鱼......这所有的瞬间仿佛在一刹那凝结,组成了平凡而美好的人世间。

上海的弄堂和咖啡文化一样,同样要追溯到上个世纪。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那时候由于租界人多房少,房价也高得出奇,便有人看到这一趋势纷纷投向了房子的建设当中。

在租界的外国人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栋、一排排造了八百栋房子,并起某某“里”为其名称,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便开始了弄堂的生活。

从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再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如今上海已遍布着九千多处弄堂。这些城市里的小巷子也变成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栖息地,它像是城市的沟壑,也像是一条条血管为这个城市添加气色。

如同老北京胡同,上海的弄堂里也发生过太多传奇的故事。

郁达夫在尚贤坊偶遇了王映霞,阮玲玉在沁园邨中香消玉损,鲁迅、茅盾、巴金等文学大腕都曾在老上海石库门里居住过,许多著名的作品都诞生于此,比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张爱玲、王安忆等作家的许多作品都以石库门里弄为背景。

甚至,因为在里弄的亭子间创作的关系,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殊的文学派别——亭子间文学的产生。

可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的弄堂建筑被大量改造,传统弄堂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现在能看到保留比较完整的弄堂已经少之又少。

所以,当人们在导演徐峥的镜头下看到如此真实而鲜活的八十年代上海弄堂,才会在网络上热泪盈眶。

“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着......”

“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

“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的宝石花,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

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再次想感受老上海的弄堂文化时,只能打开大屏幕、翻开一本文学作品。

咖啡、弄堂,两种起源于同一时期的文化,一个愈演愈烈,一个即将消失......



查看完整版本: [-- 无咖啡,不上海[2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