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地 |
2021-06-19 07:25 |
前不久,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 这次,全国人均GDP指数排在第一的城市,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北上广深”,而是变成了江苏无锡。(2019年的数据:深圳第1名,无锡第4名……)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A22C112E3BEF14A47949D7FB046FC759A48E8991_size387_w1056_h608.png) △ 图by 公众号“城市战争” 结果,让无锡一下子就“出圈”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0B7A8DA475028347FF90C32C3B21B5472D0B746A_size77_w1080_h719.jpg)
△ 图by 网络 然而无锡在这段时间,却如以往一般低调: 本地人似乎并没有太多在意,当地的媒体也没有怎么报道这个事情,选择默默继续努力,让一众网友直呼:无锡这城市,可真低调啊。 毕竟,除了人均GDP外,无锡一直都很优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3183F25CAFCCEB78441B28AEF93ADB5D1F1A3510_size108_w1080_h473.jpg) △ 图by 网络 在江浙沪,从来不缺亮眼的城市,现代摩登的上海,小桥流水的苏州,诗情画意的杭州,历史厚重的南京…… 也许正因这些城市实在太过亮眼,让大家都忽略了这座“黑马”城市。 2017年,继苏州、南京后成为江苏第三个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GDP常年省内领跑、在全国第3/4名间徘徊,有着江阴(富豪第一村华西村就在这里)、宜兴这样的“全国百强县”来助力。 无锡,在江苏13市里,一定是跑在前头的那个。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59CB8767239C8A8A34850EB7040F25A6EB8172C_size101_w1000_h589.jpg) △ 新建的锡东新城。图by 网络 即便不如兄弟城市那般热门,但说起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无锡一定不输。 头枕太湖,包孕吴越,三千多年历史的珍贵文化,让这座小城同样拥有不可小觑的厚度。它,像足了“迷你版”的江南。 在众多城市之中,无锡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水乡」。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C08FCD05BCB47A4172D069B88F95A3E9C130F797_size404_w1080_h1620.jpg) △ 图by 网络 身处长三角最“心脏”位置,南边坐拥太湖,北边通江达海。 古运河穿城而过,这座被江河包围的城市,有着最古典的江南韵味。 曾经是中国的丝都、米市之一,江河滋生出了布码头和钱码头。 让这里持续富裕兴盛,成为名称林立的长三角里那个听话的“模范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2A6ED417DF20649767B34217C140B9512B54A2A5_size149_w1080_h540.jpg) △ 古运河。图by 网络 无锡人性格亦如水,不争不急不躁,默默做好本分事。 评弹、锡剧和一句句“吴侬软语”,更是享誉全世界的城市声音。 江南,江南,这个词说出来就自带一种属于这片土地的别样浪漫。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36ADBEE00A86559572E511E9BA1AF29B85170DC_size308_w1080_h1667.jpg) △ 图by 网络 01 无锡无锡,在水一方 无锡特别的小,有人曾测量无锡的地理面积。 结果它在省内只能排倒数第三,仅相当于0.29个北京,0.62个广州和3/4个上海。 与其他城市不同,无锡的“繁华”关键词是,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6062464115CAC71C2D6C247AE52947D9D78E8ABA_size63_w640_h425.jpg) △ 惠山古镇。图by “婆娑舞” 水流温和而精致的无锡,酿出了光辉灿烂的吴文化。 在3000多年前,周人秦伯开掘了江南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渎(现称伯渎河),在这里拉开了无锡水文化,与江南水乡的雏形。 这条河,乃至是长三角地区吴文化地区的最开始一幕。 无锡人的感情,都在水里,如今伯渎河穿城而过,人们不再提起开始的故事,只记得孔子说过一句“泰伯可谓至德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90638D57327AFA0D305A43B437F512C1E2EA4E72_size381_w1080_h1620.jpg) △ 江南的水。图by 网络 当水流淌过无锡时,它用江南韵味滋润着这座城。 无锡文化脉络亦如这些点滴般,逐渐累积在这座城市之中,层层叠叠地叠出了白墙黛瓦的江南水乡、温婉柔和的吴侬软语以及无锡人家。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4B3FE67A042AF858CB44CFC32CF5400FFD2AF43_size298_w1080_h1620.jpg) △ 图by 微博“宇宙大队长” 水汽氤氲的文化与独特的江南气质,吸引了大批文人志士到此。 从古代的顾恺之(东晋画家)、倪瓒(元代画家)、顾宪成(明代东林党领袖)、薛福成(清洋务运动领袖)、顾祖禹(明末清初地理学家)、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到近现代的钱伟长(近代力学之父)、钱穆(国学大师)、钱锺书(文学家)、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吴冠中(画家、散文家)、徐悲鸿(画家、美术教育家)…… 江南的艺术文脉,在无锡灿烂成一部部厚重的书典。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7A8845284550C7572236B8A12C735D342CAF344_size150_w1080_h1619.jpg) △ 图by 网络 苏东坡吟唱“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文天祥提笔写下“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韩世忠在芙蓉湖岸挥戢,范仲淹于惠山古镇长眠。 “茶圣”陆羽甘饮一汪惠山泉,写下“天下第二泉”…… 无锡,彻彻底底与水绑在了一起。在名城数不胜数的江南地区,无锡并不出名,但在水里依然能窥见数千年的文化与起落,真的不一般。 也因这一汪汪水,无锡自从至今都有着卓然的地位。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F0660DA2E015FBDA444DBB6477D6120173DFE9D0_size2164_w1080_h810.png) △ 图by 网络 无锡的水,是有生命的,牵扯着无锡人家风雨飘摇的生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841728487325AB8D1023C96029FA76053F0194C8_size78_w600_h768.jpg) △ 电影《沐浴之王》的取景地就在南泉老街。图by 微博“磨人哒小栗砸” 在城市的命脉太湖旁,有一条南泉老街。 在这儿能寻到过去的无锡与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一代又一代老无锡人在水边生活的足迹。 南泉老街整个街区沿水而建,在水畔边上有一排榉树。在很久以前,当地人认为种榉树意味着“高中举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5BD1BC726341C3D3F69AB0F0EB4E277444AE9035_size280_w1080_h1620.jpg) △ 图by 微博“美年豆leilei” 尽管无锡不大,这样的老街却是难得的。 人们平时搬张旧竹椅坐在岸上品茗或静坐,阳光好的时候,喜欢坐在房前屋后的阴凉处聊天、晒太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CF139BC01E38E7541845F0E87C77A73A345BAEC4_size100_w1080_h721.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8E46155E8FF437EE6A6FAA949E981ACB734F3587_size89_w690_h460.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老街,老宅,老百姓。 像这样的老街,在无锡其他地方还有很多。 无锡人在水里追忆着文化与传统,在生活里说着风雨往事,在时间里沐浴着古朴的民风,心安理得地在这里诗意栖居、养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354CAD4CF84D86CB14BF890BA1F1BA081B5294F1_size122_w1080_h721.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8046C4FADE27563C877D28E6FF0BE03F56320BA8_size162_w1080_h647.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白居易当年曾下江南当官,回到洛阳十多年后,江南美景依然让他历历在目,遂写下三首《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也难怪有人说,不到无锡,怎懂江南?不到无锡,不懂水柔?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7346CEE89C3010399A274AF8717FB5E95C717493_size137_w1080_h720.jpg) △ 无锡古运河景区。图by 公众号“新周刊” 02 无锡无锡,一切饮水而生 依山傍湖的无锡,景色亦依“水”而生。 在这座小城里,不仅藏着江南温柔的水,还藏着过去的辉煌历史。 除了有流了上千年的古运河,这里还有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古代名臣的豪宅故居……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EC3C0EA6DDACDEFA9B8100847930AF38C12A8C35_size106_w1080_h721.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四月,樱花开正当时,当武大校园的樱花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去时…… 无锡也迎来高光时刻,“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的樱花美得让人怜惜,江浙沪一带的人们会在樱花落尽前,赶到无锡看上一场「春之盛宴」。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59A64CC108F00F7BA117978F13DE2145FF68327A_size49_w640_h425.jpg) △ 图by “婆娑舞” 也可以说,当鼋头渚的樱花盛开之时,江南的烟雨、太湖的碧波,甚至樱花纷飞坠落的刹那,时间也在此刻被停住了。 于是,便有了“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的说法。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49E5B9693D6724AE8418600220F34C9A280214CB_size42_w640_h426.jpg) △ 图by “婆娑舞” 文人郭沫若曾赞美形容无锡的太湖风景:“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 太湖的水源辽阔,河网四分五布,唯独是无锡,独占了四分之一个太湖。 太湖水的影子,藏在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从道路名称、颂唱太湖之美的名曲,再到出名到不行的太湖三白,无不起源于太湖。 鼋头渚是纵观太湖山水的最佳处,也是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AB2422F4892B21C753949C2A4D6FFAA65B1B1434_size374_w1080_h1412.jpg) △ 图by 网络 它位于太湖北部的一处半岛上,既能看见山湖之间的波澜壮阔,也能见到树下人家的茶米油盐,间中还隐约藏有江南园林的几分精致。 来到无锡,春天最不能错过的便是这惹人的粉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0F104A9031FF218360C21257F776D5FB570741B9_size152_w1080_h769.jpg) △ 图by 网络 在太湖的另一边,有一个蠡园。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F174DC45B21A546473DD5B2F57A4D61F31048962_size34_w640_h367.jpg) △ 图by “子鱼同学” 蠡园的名字,还有个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和西施在此隐居,在湖边养鱼。在无锡民间,还流传着两句民谣:“种竹养鱼千倍利,感谢西施和范蠡”。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033BA68F21801A97B9383626B0FDD85DC1929E6_size35_w640_h427.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A151CF51FCA273B13BB857C1DDE8DBA77466FA30_size32_w640_h427.jpg) △ 图by “子鱼同学” 蠡湖,是太湖边上的一个小湖,而蠡园则是围绕起来的一个公园。 不同于热门的鼋头渚,蠡园更有江南风情。 每年春秋,蠡园的桃花美成一幅水墨画;到了夏季,传统赏荷活动更风靡长三角。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93F8805ED0C26F2AABBB0CA03E23CBF4774C8E30_size155_w1080_h609.jpg) △ 图by 网络 对,还不能错过无锡的运河和清名桥。 无锡一共有3100多条河道,在诸多河流中,对城市影响最深的是京杭大运河。它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国奇观,还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6BE722C06CCEA3537C1B5FE1CA5B8112DDF9797A_size154_w1080_h720.jpg) △ 图by 网络 无锡,是这条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 两岸矮矮的,高低不一的百年民居,在冬天会被覆盖上一层白雪。 坐上当地老船,静观沿岸人家生活,就一定会知道水为无锡带来了什么样的柔情。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F8C744E1CF3284815F4F6C8A44068766AF217379_size126_w1080_h719.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EA57282881FA39FEE8281C044838088EF988C40E_size66_w1080_h653.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若是其他时节来无锡,在桥上看水乡“特有”的华灯初上。 大可感受千百年前人们来到这里感受到的那种诗情画意,也能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有如此之多文人志士愿驻足于此,流连忘返。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4A70BC5F71FD333575CF9A25334FDD60A081611F_size97_w1080_h606.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5B927257A9A291529D7578FC65443D5389496E82_size133_w1080_h719.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清名桥附近,有一条被称作“用文艺铺成”的南长街。 在评弹界流传一段话:“评弹发源于苏州,成熟于上海,兴旺在无锡”。 在南长街上,有无锡目前唯一的民营书场——书码头,一座灰色的清水砖夹杂红色砖建筑。一场曲、一杯茶,在吴侬软语和琴瑟悠扬中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72FF0C7B1D688FA2D82CE1369327E197A907B4C_size50_w640_h423.jpg) △ 图by 公众号“地道风物” 江南的一汪水,为这里留下了无数瑰宝,最出名还有四大名园。 名气最大的是是苏州留园与拙政园,此外是南京瞻园,鲜少人知的是还有一座寄畅园藏在无锡惠山。 它们,都有着浓浓的“江南式”风情。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ED45555F082E7F8EE92735FAE9A09FE38A073BA9_size211_w1080_h698.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乾隆康熙两位皇帝六下巡游江南,来了足足十二次江南。 他们去过很多地方,见过无数绝妙山水与奇异石像造景的皇帝们,也留恋于寄畅园,多次来观赏。 寄畅园,又名“秦园”。当年乾隆更是为寄畅园写下一句名句:“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可见他是有多喜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1E13BA76BEB4B032CF3C339E6FA3FBC53F0409CF_size211_w1080_h719.jpg) △ 图by 公众号“背包旅行” 之后回到皇城北京的乾隆,便开始仿建了他心中最喜欢的五处园林。 其中,颐和园谐趣园(惠山园),圆明园双鹤斋,都是仿照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 如今只有“惠山园”依然完好地保存在颐和园中。其余都被损毁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EF9B912066C4A1B7843078D3D323FB275928A6C0_size168_w1080_h770.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5D63CB7A731F9AE69DC1BEE096C7FF90645125F0_size200_w1080_h721.jpg) △ 图by 公众号“背包旅行” 能与无锡的“水”联系起来的建筑,还有很多很多地方。 像影视城、灵山梵宫、拈花湾……每一处都无锡因水生景的结果。其实,无锡命运,也是随着运河水烟波起落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9F3EF55F5294A722237BB762708A00CD7AE98954_size104_w1080_h720.jpg) △ 图by 网络 在今天看来,无论是蕴藏千年前智慧的伯渎河,还是烟波浩渺的太湖,或者那条京杭大运河,都与无锡深深地融合交织在一起。 组成了无锡最为重要又珍贵的一个城市部分,再也无法分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0CC1537D6EC8CD18355A9FDC086F4428DA0CFDFB_size96_w533_h800.jpg) △ 图by 网络 02 无锡无锡,甜甜蜜蜜 水,比无锡出名;糖,比无锡菜出名,也比无锡的水更惊心动魄。 之所以这么说,到底是有缘故的。 无锡的甜到底有什么魔力?当年汪曾祺在《五味》里就写过一段话,可以细品一下: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也放很多汤,没法吃!”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0E0C0D3A51E5D0A245407A36B7742DADEC1CF384_size36_w640_h355.jpg) △ 图by “xi-xia” 对,江浙沪的菜肴,要么清清淡淡,要么浓油赤酱,让人吃得满嘴甜蜜。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3F223C83A8D374531D408E3498789F5186B2D3CB_size1858_w380_h214.gif) △ 桂花糖藕。图by 网络 但在诸多个城市当中,“甜”这一味,最让人知晓的是上海。外地人到上海吃过上海菜,吃不习惯,总会吐槽那么几句“这上海菜怎么这么甜!” 其实,上海的“甜”在江浙沪来说已经算克制的了,毕竟真正的“甜味霸主”,无锡是当仁不让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6BF4B2F712EAD5F8E92E4C3E5902283F91ABFCEB_size282_w600_h447.gif) △ 无锡美食。图by 网络 无锡第一名菜的名头,是属于酱排骨的。 十斤肉的排骨,就要放一斤糖来调味,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甜蜜”。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4F1F290ADB2A1B78D11D5AEEDF684A6E5AE5A50C_size1199_w510_h287.gif)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CC6D25021A5350B03DA9F4D764612BF8877AC5EC_size743_w375_h210.gif) △ 酱排骨。图by 网络 在制糖体系并不健全的旧时代里,皇帝御赐给官宦们的珍品中,就包括了糖。 江南一带,常出名仕举人,他们把糖和吃甜的习惯带回了家乡。 在当时,吃得起糖的都不是一般家庭。在鱼米之乡,也已经足够富裕的江南,山珍野味可不算是“奢侈品”,糖才是当时的奢侈品,那时起,吃糖的习惯就一直延续至今。 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写道:“(段誉)突然间闻到了一股香气,乃是焦糖、酱油混着热肉的气味。”无锡人会心一笑,这定是无锡酱排骨无疑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F56B6CA496207DBBCD900B6CCF424B040AEB7963_size90_w1080_h720.jpg) △ 酱排骨。图by 网络 吃肉要用糖,能显得富上加富。但无锡人做点心和炒青菜时,也不会错过放糖的机会。 在1981年出版的《家常点心》老菜谱里,那道无锡第二有名的小笼汤包的制作方法是: “面粉四斤,鲜酵母半块,猪精肉五斤,黄酒一两,细盐一两,白糖一斤,酱油一两三钱,味精三钱,肉皮冻三斤五两,葱花一两,姜末五钱。” 光是用糖量,就足以让人「惊心动魄」吧? 可是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家的无锡人,心心念念的总是那份家乡的甜。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41AA71F2B5176CD9C1D3807E76376C766916FC2_size1079_w320_h180.gif)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D4023DC8940BBA5659ED2F36C5C603F472083257_size543_w560_h315.gif) △ 甜甜的汤汁,都包在里面了。图by 网络 不去无锡不知道,除了酱排骨和小笼汤包,馄饨才是最能代表无锡“老法头味道”的食物。 而“老法头味道”,在无锡话里的意思是:小时候的味道。 江浙一带都爱吃馄饨这样的汤汤水水的食物,花样百出,汤的,拌的,精肉的,河海鲜的……数不胜数。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210D9328CA454A613DE4BF71262D1FA18792369E_size51_w600_h400.jpg) △ 图by 公众号“无锡发布” 无锡人喜欢吃开洋馄饨,馅儿以猪肉为主。 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里面多了“开洋”。吴语里的开洋就是北方的海米,用开洋煮的汤自带一股子鲜味,嗲得很! 但是,大部分时候的味道也是甜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C56A4DECAB1A34D572C9956F3CD333233DE54BE1_size19_w640_h427.jpg) △ 图by 公众号“易小婉” “浓油赤酱”是江浙特色,而无锡的味道,则常常让人诟病。 在已经足够甜的基调之下,又掺和着大量的咸味和油脂,虽不足以掩盖太甜的事实,但非本地人吃起来,真的劝退。 难怪汪老爷子也生气了一会。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D707B8BC99B9B98D5F092D007CBDA29126BED4F8_size803_w639_h425.gif) △ 无锡美食。图by 网络 甜,也并非无锡食物的全部面目。 作为太湖边上的城市,无锡人是万万不能放过河鲜的。每年时令一至,餐桌上总是有固定的“太湖三白”:白虾、白鱼与银鱼。 最早开始用这三味食材的,其实是在太湖里讨生活的渔家人。 为了保持新鲜,在船上就地烹饪,讲究清淡原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32C93316DDB743EEBFEBA30F86EEAB83109DA992_size41_w500_h401.jpg) △ 太湖三白。图by 网络 这三道太湖美味,清水白煮,简单调味,鲜味就足够浓郁,是让外地人暂时逃出“无锡糖衣炸弹”的必吃经典菜之一。 如今,沿湖一带都有这种当地船家菜吃,但总不如无锡的好吃。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84CF1BF4A0EAFBFCD947A77E222CA640D4D3F7F4_size40_w640_h398.jp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9321ACDE6E0E4E8AD29B279C215A6B2286F49C89_size37_w640_h480.jpg) △ 图by “xi-xia” 当水变成江南的代名词,和风细雨吹遍了无锡,这片大地也跟着一同苏醒过来。 在田野的墙角边,河岸的淤泥间,那些诱人的食材的美食之路,也从这里开始走起。 幸亏是多了水的滋养啊,每逢时节将至,无锡的山野嫩蔬、河海时鲜也令人更加期待起来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0FD5266DC15A5593693C9B396890AA27396A8BEE_size893_w431_h212.gif) △ 图by 网络 江浙沪,人人都是嗦螺高手,无锡也不会差。 清明前后的无锡,就是螺蛳味儿的。每当时节到来,螺蛳爬出泥土,带着一身鲜嫩又肥美的肉,爬向无锡人的餐桌。 “清明螺,赛过鹅”,就着酱油、姜葱蒜一起爆炒,就是美味十足的开胃小菜。轻轻一嗦,螺肉应声入口。 带着汤汁的螺肉再嚼几口,咪口小酒,喝到微醺,天长地久。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BBFD500F9C7434F179C9103CEF08BBD9F8C61236_size834_w553_h324.gif) △ 图by 网络 无锡人也爱吃面,一碗红、白汤加各种浇头,简直是他们的白月光。 江浙吃面通常是汤和浇头分开点,浇头可以拌入面,也可以直接吃,前者滋味十足,后者清清爽爽,不带一丝浑浊。 无锡浇头比附近的城市都要多和“怪”,姜丝、蚕豆、豆芽、雪菜、三鲜、什锦、素鸡、肉面筋、大排、小排、鸡腿、爆鱼……浇头的丰富程度,令人咋舌。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D47D0B0AE95B704C6C6801A1AFE1C3CD7A52FBEE_size683_w640_h425.gif) △ 图by 网络 虽然无锡主味是甜甜的,但一碗豆浆就能让两代无锡人吵了起来。 年轻人将甜味贯彻到底,但老无锡人更喜欢喝咸的,放些榨菜、豆腐丝、蒜苗、碎油条,浇上豆浆,再加一小勺辣椒油,那滋味,嗯呐。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FCBD59C16DD710B7784BCE16FC4E2A657D0EACBA_size909_w638_h323.gif)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DF30C871D8EDBD57CCC9682B345DB13F18D3A0F4_size468_w638_h323.gif) △ 图by 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 很难想象这碗豆浆是什么口感的吧? 据说,喝完一口惊艳,感觉在喝一碗“鲜汤”。 喝豆浆时,无锡人也爱配上葱油馅儿的咸大饼或红糖馅儿的甜大饼。还要烤得刚刚好的,香香脆脆的十分酥口。 最重要的是,一次吃到两个口味,搭!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A35ED3879BA2D1559C47DE2F4EF61A126E9042AB_size1232_w639_h458.gif)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25/C4EFF172019E44FB71F4B68ED296235053F90884_size718_w638_h324.gif) △ 图by 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 —— 水和甜,一则无味,实际上滂湃至极,另一则入口粉红,俘获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