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0728710 |
2020-06-01 12:56 |
招安,一直都是宋江上梁山以后,心心念念努力去做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宋江终于两次通过李师师见到宋徽宗,并收到了朝廷的录取通知书。 宋徽宗派太尉宿元景带着礼物前来宣旨,安排招安事宜。 那么招安以后,梁山的钱财到底都去哪了?那可是价值好几个亿的资产! 临行前,宋江作揖,跟宿元景提了一个请求,要晚行十日,因为要把山寨物资卖与附近百姓。 宋江道:“恩相容复:小可水洼,自从王伦上山开创之后,却是晁盖上山,今至宋江,已经数载,附近居民,扰害不浅,小可愚意,今欲罄竭资财,买市十日,收拾已了,便当尽数朝京,安敢迟滞。亦望太尉将此愚衷上达天听,以宽限次。”宿太尉应允,别了众人,带了开诏一干人马,自投济州而去。 盘点物资、处理资产,宋江一个简单的“买市”就解决了。 这样一件常规而又简单程序,宋江为何要特意请示宿元景? 原来这其中,隐藏着不可明说的目的。[attachment=2091506] 一、财产转移 宋江在送走宿元景之后,便将库中财产,拿出一部分,分给众人,将校头领,每人一份。留出一部分交给国家,剩余的拿出来变卖。 宋江此举是将梁山所有财产做了三份。最大的一份拿出来售卖,赚的钱财哪去了?尽归宋江了呗。 除去少量的,被众人领走的,一份充公的,那剩下的一半多都是宋江个人的了。 发库内金珠、宝贝、彩缎、绫罗、纱绢等项,分散各头领并军校人员;另选一分,为上国进奉;其余堆集山寨,尽行招人买市十日,于三月初三日为始,至十三日止。宰下牛羊,酝造酒醴,但到山寨里买市的人,尽以酒食管待,犒劳从人。至期,四方居民,担囊负笈,雾集云屯,俱至山寨。 人山人海的买家,买了十天,才散会。这其中的资产总额,绝对相当可观。 现在知道宋江仗义疏财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吧?除了俸禄、家私,那就是假公济私的受贿与一些买卖了。 宋江只用此一招,顺利把梁山的公家财产,转移到自己囊中,这等行为虽不高明,却很有用![attachment=2091507] 二、财产洗白 梁山财产从哪来? 十万贯生辰纲,是原始积累。 然后其来源就是以下几个方面:从几个奉献,如卢俊义、柴进、李应;几次打劫,如祝家庄、曾头市;几次破城,如高唐州、大名府;多次劫掠过往客商、官吏等。 这笔财产都几个大军州的钱粮,卢俊义、柴进等全国十大富豪,十万生辰纲,换算下来,至少十亿人民币。[attachment=2091508] 数载积攒的才富,堆成小山,十天的人山人海,方才卖完,其规模宏大,现金流爆表啊。 梁山的财产,绝大部分都是非法所得。是朝廷不认可的黑金。招安之后,应当全部充公的。 宋江是郓城押司,刀笔书吏,他当然懂。所以他才会禀告太尉宿元景,让他们知道,朝廷官员走后,梁山的东西都卖给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钱,漂白了。 这种做法当然不被允许。可是宿元景并不会将此事上报朝廷。因为宿元景及随行官员,临下山时,宋江都送了金珠及其他财物。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宿元景等人又拿又吃,当然要替宋江遮掩。 宋江的梁山黑钱,就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购物节”之中,由赃款赃物变成了合法商品收入。 宿元景果然在宋徽宗跟前,从未提过宋江资产之事。梁山大部集体资产划归到宋江的个人账户。 宋江后来带人出朝回寨,安置家眷,顺便将财产送回了宋家庄。这笔财产再无出现江湖或朝堂。 不知现在郓城有没有宋江留下的宝藏?[attachment=2091509] 三、财产买名 宋江对宿元景如此说,盘踞梁山,多有扰民,如今要撤,低价甩卖,优惠百姓。 宋江素来沽名钓誉,名声大过天。他马上离开梁山,归顺朝廷,自然不能浪费如此广而告之的良机。于是宋江大张旗鼓,到处发传单,张罗买市。向百姓既炫耀自己当官,身份转变,又收拢人心,宣扬名声。即便自己当了官,有好处,还想着老百姓。 宋江的舆论造势,广告宣传,品牌建立,确实堪称一绝。 从此以后,梁山四方百姓再不称呼宋江为梁山反贼,而是大宋良将。 征完方腊,宋江执意返乡一趟,衣锦还乡,敲锣打鼓,大搞形式主义,也是此目的。 有人爱财,有人好色。宋江是又爱财,又贪名。梁山好汉跟着这样的领导,如何能得好。[attachment=2091510] 结语 梁山招安,归属有着落。而梁山众人都是好义而轻财之人。宋江正是抓住了众人对钱财观念无所谓的态度,运筹帷幄,借百姓之手,达成敛财的目的。 故而这笔钱的去向,宋江知道,宿太尉也知道,只余其他人,可能就算知道,也不敢说了。 宋江通过一次为期十天的简单购物狂欢节,非常顺利的将钱洗白,并纳入自己腰包,还留下普惠大众的好名声,一举三得。 招安之后,便是北抗辽国,后平三寇,这都算出差,吃饭住宿,全都朝廷买单报销。 梁山的钱财,就如同进了保险箱,根本用不到。而这大笔财富,全都入了宋江的小金库。 征罢方腊,宋江楚州为官,他不放心啊,让宋清回到家乡,去看管金山银山。只是宋江自己也没想到,朝廷一杯毒酒送到跟前,豪富生活,宋江依旧没有享受到。 以宋江贪财好名之性,若宋江不死,只怕楚州百姓也要遭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