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
2019-03-27 22:43 |
【一】 在名著《西游记》里,虎豹等猛兽一直是不太受人待见的。 猛虎成精的,诸如黄风岭上的虎先锋、车迟国的虎力大仙等,大多不经打,取经人尚才挥起把式,便习惯性脆弱地一命呼呜了。豹子成妖的,原著出场不多,典型的,便是八十六回出现的艾叶花皮豹子精,占据隐雾山为王,自称南山大王,结果猪八戒稍稍动动指头,便就惨死于九齿钉耙之下。有好事者甚至戏谑,这豹子精恐怕是西游神话里最弱的妖精罢。 但属猫科动物的猛兽谱上,也并非全不堪一击,譬如狮子修成精的,似乎就给这个大族群涨了一些颜面,着实让取经人头疼了一把。 【二】 最为出名的狮子精,便是竹节山九曲盘桓洞里的九灵圣元了。原著有述,“(它可是)久修得道的真灵,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狮吼功一出,天地为之颤动,可见法力之绝伦。甚至一向以傲然天地著称的孙悟空,在它面前也吃尽苦头,利牙一张一合,便乖乖束手就擒了。也有好事者列了妖精武力榜,九灵元圣无疑便占据了榜魁(这和南山大王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如狮驼岭上的青狮怪,出场便是雄略异常,“铁额铜头戴宝盔,盔缨飘舞甚光辉。手执钢刀明晃晃,英雄威武世间稀。”当然,法力也非同小可。江湖曾有传言,这哥们曾因蟠桃会上无它,便到南天门外闹事,玉帝派遣十万天兵缉拿闹事者,却被青狮怪大嘴一张,悉数吓得腿软了,忙忙关了天门。这个传言颇有些夸张,是真是假,不妨暂且搁下,待会再来分析。 此外,和青狮怪同属一个系统的小师弟狮猁怪(同为文殊菩萨坐骑),也绝非一个善主,乌鸡国中,此厮曾假扮道士,将国王一屁股踹进深井之中,夺了他人江山,后来东窗事发,和悟空也曾有过正面PK,一时也并未落入下风,甚至还一度幻化成唐僧模样,让猴王吃足了苦头。 【三】 西游神话世界里,狮子精无疑要比虎豹精强势的。究其原因,这恐怕和民间的信仰风俗应有关联。 相较于猛虎,中土原本是没有狮子的。及至汉代时期,西域诸国方才将这异域猛兽进贡给中华之主。《后汉书》中的记载是这样的:“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相传是没有角的麒麟)、师(狮)子。”这件事大抵发生在东汉章和元年。尔后,又有西域安息等国臣服于东汉帝国的威略,相继沿丝绸之路,把狮子作为礼物献给汉帝。 雄性狮子脸盘外围有着一圈拉风的鬃毛,外表看起来颇具高贵且威猛,狮子形象也演变成了瑞兽,名声较老虎好出不少。加之农耕时代虎患严重,便渐渐取代了虎王的位置,成了“百兽之王”,官宦人家,更将石头砌成雄狮模样,以之辟邪。 《伽蓝记》还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简摘录如下,“后魏,波斯国献狮子,永安末始达京师。庄帝谓侍中李或曰 ,朕闻虎见狮子必伏,可觅试之 。于是诏近山郡县,捕虎以送。巩县山阳并送二虎一豹,见狮子,悉皆瞑目,不敢仰视。园中素有一盲熊,性甚驯善,帝令取试之。虞人牵盲熊至,闻狮子气,惊怖跳踉,曳锁而走。帝大笑。” 诸猛兽共在一处,虎豹见狮子威略,皆悉皆瞑目,不敢仰视。按现代土话讲,就是吓尿了。孰为兽王,高下立辩。这则故事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可探见,狮子的威猛形象自官方以下,是根深蒂固的。 【四】 狮子在古代威猛先生的形象,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这个时候,我们再拾起先前留下的文字包袱,重新看一看青狮怪那段大闹天宫的江湖往事。原著如是描述,“因那年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他不曾具柬来请,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万天兵来降我大王,是我大王变化法身,张开大口,似城门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 这段文字,看似不太合理,一只妖精(还是佛派背景的妖精),怎敢擅自扰乱天庭秩序。其实背后,却有作者深刻隐喻。结合吴承恩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大概猜度一二了。 当时是明嘉靖一朝,坐朝的皇帝没什么本事,只懂一些寻丹问药的门道,自然朝政废弛。嘉靖二十九年,边陲发生了一件大事。时鞑靼骚扰边境,却未有对手,竟从大同、通州等地径直杀到京城之下,嘉靖帝方才大惊,临时招募了四五万老弱残兵守城,这些“临时工”哪有什么战斗力,只能关门不出,任由鞑靼兵在城外烧杀抢掠了,城外的兵荒马乱,整整持续了八日,直待鞑靼兵满载财物扬长而去,方才探出头来长吁残喘。这便有了原著里“唬得众天兵不敢交锋,关了南天门,故此是一口曾吞十万兵”这个说法了。 【五】 明朝中后期文人低沉的情绪,沿着西游神话的脉络,却愈发浓烈且悲怆起来。 及至明末,落魄文人董说见证了明帝国的衰败,用忧伤且绝望的文字写下了《西游记》番外篇《西游补》,而后,在清帝国的铁蹄声中,这位胸怀家国的文人心灰意冷,便落发为僧。 于是《西游补》中,便有这样一段,“行者越发恼怒,直头奔上灵霄,要见玉帝,问他明白。却才上天,只见天门紧闭。行者叫,开门,开门。有一人在天里答应道,这样不知缓急奴才,吾家灵霄殿已被人偷去,无天可上”。 好一个“吾家灵霄殿已被人偷去,无天可上”,这是一种多么彻骨而无奈的长叹啊。兴许,我们见识了前人末世苍凉的文字,更应珍惜当前盛世的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