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浅谈三国时的宗教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浅谈三国时的宗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假正经也 2015-01-13 22:37
       在我国,一向把佛,道,儒并称三教,在国内宗教中占统治地位,以佛教最为昌盛,信徒众多,香火最是兴旺.佛教是舶来品,发源于印度,东汉初时在我国的洛阳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以后随着历代帝王们的推崇,佛教渐渐的在中国所有的宗教门派中获得了首位.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只是在气势上现在已比佛教略逊一筹了.至于儒家如何会被列为宗教之一,我是直到现在还没搞明白.但既然都这么认为,就也只能勉强把儒教作为中国的一种独特的宗教形式吧.

       三国是一部描写关于政治军事方面的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不过在里面也透露了一些有关社会文化方面的信息,比如当时的宗教情况.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东汉时期,在宗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我国的本土文化道教和儒教.佛教不是没有,但篇幅少得极其可怜,仅在第二十七回中出现过一次,关公千里走单骑,途经汜水关,守将卞喜在关前镇国寺迎接他.欲乘其不备,将羽暗害.幸得寺僧普净与云长同乡,偷偷向关羽暗示有危险,美髯公这才恍然大悟,提前做好准备,反杀卞喜,闯关而去.这段故事情节不长,但作者描写得相当绘声绘色,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在三国中与佛教有关联的地方也仅此一处.虽说佛教在东汉初期就由国家正式引进国内,但从书中也可看出,时隔百年,佛教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相当的冷落.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派别,所以在佛教尚未取得大众普遍信任的三国时期,是相当受广大民众的欢迎.书中一开始就提到东汉末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黄巾起义,就是以道教的形式发展壮大起来的.其首领张角最初自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改称"大贤良师".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一面治病,一面广收徒众.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的名字.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张角与二弟商议:"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乃私造黄旗,约期举事.弟子唐周赴省中告变,事乃泄.角留在京师作内应的党徒马元义被擒杀.角闻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弟宝称"地公将军",弟梁称"人公将军".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声势浩大,官军望风披靡.其影响力之大,令人咋舌.这大概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宗教名义发生的民间大起义吧.东汉朝廷不得不下榜招募英雄豪杰前来勤王.曹操,刘备,孙权之父孙坚都趁此崛起,借剿灭黄巾贼而发迹,从此在政治舞台上开始崭露其头角的.

       三国中的道教人物还不止张角兄弟.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相见时,披着的鹤氅,就是道教专用的服饰.在七星坛借东风时,孔明更是身披道衣,赤足散发,十足的道士打扮.所做的各种举动,也无一不是道教的规矩.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书中的道教人物还有不少,如第29回中,被小霸王孙策所杀的于吉,自称琅琊宫道士;第68回,魔术大师左慈,向曹操作自我介绍时,开头就说:"贫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学道三十年....."自己也承认只是个道士;汉中小军阀张鲁,其祖先张陵在西川鹄山中造作道书以惑人,人皆敬之.陵死后,子衡继之.百姓但有学道者,助米五斗,世号"米贼".衡死后,鲁继之.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皆号"鬼卒",雄据汉中三十余年,国家以地远不能征伐,就命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曹操征讨汉中时,投降了.操优礼相待,封为镇南将军,结局还算不错.由此看来,道教至少在东汉和三国时代还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并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极大.


      儒教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自从西汉武帝采纳儒士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长达千余年的时间,儒文化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上层建筑中,一直占据着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两汉时期虽是儒教的开始阶段,但也已是相当成熟了,故有"汉经学"一说.刘备就曾当过东汉末年大官僚大儒士卢植的学生.在文化上,以曹氏父子为代表并倡导的建安文学,就是那个时期儒文化的巅峰之作,而曹操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领军人物.三国的儒教,在政治上还是比较开明的,基本上延续春秋以来的君可择臣,臣亦可择君那一套,没有像明清时期非得强调从一而终.许多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改投过主人,另换过门庭.君臣之间的选择,不仅要看是否能施展其抱负,更看重的是相互之间脾气秉性的投合融洽.当然这和当时领导者的主观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刘备是"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孙权则是"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使用人才.故在三国,我们看到是一片人才济济,人才辈出的景象.从魏蜀吴三国,各自拥有一批优秀儒家文化的佼佼者,可见儒教在当时显赫的地位.三国是个军阀割据混战的年代,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儒教依然在三国时期的官场中唱主角的位置.


      总的说来,三国时的三教,论影响力还是首推儒教,它至始至终占据着那个时期上层官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非常牢固.次是道教,它深深地广泛地扎根于民间,并逐渐影响到上层阶级.而佛教还远未能形成气候,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影响力.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no666 2015-01-14 06:28
好文章,领受了。

yyfyyf 2015-01-14 08:56
汉朝是儒家和法家并重。

从曹操的为人和作风来看,法家风格很明显。

汉超的儒家是《主义》,法家是《初级阶段》的《特色》,是实现《主义》的方法。
或者说,儒家是《道》,终极真理,法家就是《循道之法》。



至于其他两个,佛的影响还非常非常小。佛的真正大规模对中国的影响,是在晋以后。尤其是海路的东南亚佛教分支的传入。
至于道,汉朝的道还在形成之初,谈不上宗教。




关于佛教的传播,说说。早期是从陆路,从西域进入。但是,当时的西域,还有北方的胡人地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原始宗教,萨满教。
实际上,从陆路进来的佛家,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宗教都是排他的。当年唐僧取经之难也在于此。
虽说夹缝中钻进了一些佛教,但总体影响非常之小。
后来到了晋,佛教在中亚西域生了根,这才缩短了传播途径,开始对中国有点小小的影响。但也是很微小的。
到了唐,佛教得到皇室的支持,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但在民间,还是不行。




楼主显然对早期中国文化不了解,胡套三教于汉朝。

汉朝其实是另三个,儒法之争,在此之外,还存在边缘的玄学。道就是从这儿发展的。
当权者争论儒法,在野者心灰意冷,玩弄玄学。(很多人纵情,喝酒,操逼,疯疯癫癫。就是所谓的魏晋风流。)
那诸葛亮未出世时,颇具隐士风格。这隐士风格,就是玄学中的一个风尚。


westwood 2015-01-16 08:56
写得不错,但是佛教是南北朝时期才在中国兴盛起来的,三国时期并没有流传开来,所以三国演义中没有太多的提及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7842949 2020-04-25 19:3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假正经也 2020-09-01 11:12
no666:好文章,领受了。 (2015-01-14 06:28) 

感谢道友的鼓励。

假正经也 2020-09-01 11:13
yyfyyf:汉朝是儒家和法家并重。
从曹操的为人和作风来看,法家风格很明显。
汉超的儒家是《主义》,法家是《初级阶段》的《特色》,是实现《主义》的方法。
....... (2015-01-14 08:56) 

道友的见解更为高妙高深啊!!!

假正经也 2020-09-01 11:14
westwood:写得不错,但是佛教是南北朝时期才在中国兴盛起来的,三国时期并没有流传开来,所以三国演义中没有太多的提及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2015-01-16 08:56) 

道友看来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啊!!!

假正经也 2020-09-01 11:14
7842949:那时佛教刚传入不久,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儒教和道教。黄巾起义不也是借助于道教吗。 (2020-04-25 19:36) 

这个也是实情啊!

p2p2p2 2020-09-04 12:02
三国时景教就是基督教已经传入了。只是小说里没提到。还有些其他的多神教

假正经也 2020-09-04 15:20
p2p2p2:三国时景教就是基督教已经传入了。只是小说里没提到。还有些其他的多神教 (2020-09-04 12:02) 

咱是不知道的事不说!

假正经也 2020-09-04 16:32
p2p2p2:三国时景教就是基督教已经传入了。只是小说里没提到。还有些其他的多神教 (2020-09-04 12:02) 

你先搞清楚自己说的“据后汉书魏略记载…”一事再来发表议论吧!

se4777 2020-09-18 14:53
总的说来,三国时的三教,论影响力还是首推儒教,它至始至终占据着那个时期上层官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非常牢固.次是道教,它深深地广泛地扎根于民间,并逐渐影响到上层阶级.而佛教还远未能形成气候,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影响力.

假正经也 2022-07-26 18:32
总的说来,复制他人语言最卖力积极的,只有你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浅谈三国时的宗教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