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正经也 |
2014-09-20 16:24 |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是三国时代在魏国中后期掌握实际政权的人物,晋国大业的奠基者.史书上称赞他"少有奇节,聪明有大略".据说孙权也曾评价他道:"司马懿用兵,所向无前."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懿却并没有如此的光彩照人,他更多的是作为诸葛亮的配角出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怎么和孔明斗,最后都难逃失败的命运.只有当诸葛亮翘辫子了,才轮到他开始发威了.书中似乎把司马仲达写得很是不堪,与历史上真实的本人简直是判若二人.但小说和史书都不约而同的对司马懿身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有着惊人的共识,那就是都认为他的忍耐力特别的好,是一个在忍术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大家.
其实司马懿为人足智多谋,早在曹操手下当差时,就向其献过奇计.先是在曹孟德夺取了汉中后,就建议操趁刘备刚以诈术夺取四川,人心未附之机,从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此计也获得了曹操身边重要的谋士刘晔的支持.但被操以"人苦不知足,即得陇,复望蜀也?"给拒绝了.要是曹操当时听从了他的意见,何来以后定军山夏侯渊被斩一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曹操欲发兵征讨,又是司马懿献上妙计,指出孙刘二家存在着致命的矛盾----荆州.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去吴,以言挑之,说动孙权发兵攻取荆州,激怒刘备,使二者相互攻击,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曹操大喜,采纳了司马懿的计策.果然,引发了以后的东吴袭取荆州,杀关羽和吴蜀彝陵大战等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可见司马仲达的才干很是不凡.只可惜,他的干练引起了比他更为老奸巨猾的曹孟德的警觉,谓其有"狼顾之相",颇有戒心.曹大丞相对司马懿态度是,使用而不重用.终身对其抱着高度的警惕,司马仲达因此在操手下也只是个主簿,管理管理文件而已.对这样的待遇,司马懿的态度在史书和三国中都没有记载,估计是隐忍下来了.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当政.因丕与司马懿个人关系不错,仲达方才开始崭露头角,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但懿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曹丕为人忌刻,连亲兄弟都不相信.虽然他也屡次在重大问题上为丕出谋划策,但基本上抱着你听就听,不听我也不和你争辩的态度.凡事不较真,得过且过.换来的是曹丕以及其子曹睿对其绝对的信任.在曹丕去世后,司马懿一跃当上了非常重要的骠骑大将军一职,这不能不归功于他越来越圆滑的处世哲学.能干而又低调的司马懿成了曹丕,曹睿父子眼中对抗日益庞大的旧臣势力的最佳人选.而司马懿对曹丕父子的一步步提拔,始终是小心翼翼,小心谨慎的过日子.甚至在小曹睿因听信流言将他免官后,还是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回到老家,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官复原职后,也是口无怨言,低眉顺眼的做事.其实他很明白,曹睿比他老子,老祖宗更加猜忌.还是小心一点好.因此,在与蜀军的作战中,司马懿基本上是采取守势.这样做的好处是,即能完出任务,对上面有一个交待;又不过分突出自己,遭领导猜疑.而且还不显山露水的赢得了众多将士的好感.毕竟,像这种不花性命得来的胜利,谁都乐意接受.事实证明,司马懿的这种谨慎完全是应该的.曹三代睿在临死时仍是个非常多疑的人.临终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掌管国家军政大事.而对于他往日宠信有加的司马太尉,只是以口头言语:"拜托你好好照看我的儿子"给打发了.没有加官进爵,更没给实权.这也难怪口头顾命大臣司马懿被曹爽以明升暗降之计一下尽夺其兵权,不得不躲在家里以养病为名,闭门不出长达十年左右.
三国里,司马懿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他的忍耐力特别的好.要说司马仲达的忍功确实是一流的,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领导是忍,忍住了曹氏祖宗三代对他永不停止的猜疑,忍住了曹氏祖孙对他始终是疑而用,用而戒的羞辱;对同僚是忍,早在与蜀军作战时,作为魏军大都督大将军曹真的副手,他就忍着.等魏军在主战派曹真的指挥下一败涂地后,才慢条斯理的拿出他的意见"守",当然还得陪着笑脸请人家来拿最后的大主意.忍住了一个在各方面水平明显不如自己的人骑在他的头上发号施令所带来的羞辱;对敌人更是忍,他忍住了三国中唯一的对手,蜀军统帅诸葛亮因他闭门不战,特地派使者送来的女性用品----巾帼所带给他的羞辱;对小人也是忍.在被官二代曹爽赶下台后,为了报复,不惜自毁形象,装疯卖傻,伪装成一个马上就要不久于人世的疯瘫病人,来骗过对方的眼睛.结果他成功了.在过去的历史上与他相似情况的,只有孙膑一人.这种足以造成人格及精神上的羞辱,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得了的.
据说在日本有一种十分神秘的武功,叫忍术,得此道者称为忍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忍者需要具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也就是如遇到任何事物,任何情况的袭扰,在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前提下,坚决忍住,甚至不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在忍功方面,三国中的司马懿堪称也是一个优秀的忍者.不过与日本的那些职业忍者相比,司马懿还是和他们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因为他才舍不得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忍呢.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