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1回复

[奇观]云南褚橙庄园生活中心 / 素造建筑[3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433
金币
545630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0




△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庭院廊道
褚氏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品牌,核心种植基地位于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脉。哀牢山地处云南中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昼夜温差极大,年日照时长超过2000小时,特有的红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 场地气候分析

△ 哀牢山中的原生植物保留地
多年来,我们的业主对褚橙庄园内的唯一一处还保留着哀牢山原生树种的场地怀有特殊情感。出于对土地的珍视和对品牌文化的思考,业主决定在这片土地上,打造一个既能够体现褚氏农业的企业精神,又能表达乡土温度和时代感的多功能场所。如何处理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留那些见证了褚橙庄园成长的原生树木成为我们设计的目标与挑战之一。

△ 位于哀牢山中的褚橙庄园生活中心

△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错落嵌入树林中

△ 内部庭院

△ 庭院中的树
场地位于西南低-东北高的坡地上,呈现出鲜明的矛盾性:一方面,生态敏感较高,山地原生植被覆盖率超过80%。场地环境即为设计带来约束——要求建筑谨慎介入、最小化生态干扰,同时又成为我们设计灵感的来源——原生树种的空间分布暗示了建筑的布局逻辑。

△ 俯瞰褚橙庄园生活中心
整体景观方面,山顶灌溉水池不仅承担着调节微气候的实用功能,更通过与哀牢山层叠轮廓的视觉呼应,形成了一条贯穿云海与山势的观赏轴线。
△ 场地观赏轴线
气候适应性方面,哀牢山谷强烈的西晒与高湿度环境需要我们的设计考虑到遮阳、通风与防潮等基础问题;同时山地瞬息万变的局部气候特征,又要求建筑具备应对突发降雨和剧烈温差的调节能力。

△ 从湖对面看向褚橙生活中心
01.
生态介入
在场地地形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每一棵树的位置将场地分为可建设用地、宜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
设计提出"以树为引"的理念,尊重现有树木的空间逻辑——廊道及公共区域依照树冠间隙展开分布,客房单元错落嵌入西边的林间坡地。建筑顺应根系分布形成最小干预的架空体系,最终呈现"镶嵌于林间"的有机聚落形态。
经过结构选型的对比与研究,我们采用了装配式钢结构作为主体框架,既满足快速施工的需求,也更符合山地的运输条件。通过局部桩基和轻质基础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生植被的破坏。

△ 施工现场

△ 建筑与庭院

△ 廊道十字柱与树
为确保建筑与树木的共生关系,我们采用1:1现场脚手架实景模拟技术,结合平面放线数据,对每棵原生树木坐标锁定。为了保护树木的生长空间,廊道屋顶依据树冠生长轨迹进行开口处理,“刻意”形成"树穿屋面"的效果,同时增添了一份诗意的建筑语言。

△ 脚手架搭建临时建筑原型

△ 廊道中的“树穿屋顶”
02.
气候适应性创新
针对亚热带高原气候,我们提出一套"气候适应的空间装置"系统:针对场地西晒问题,采用三重防护缓解:垂直遮阳格栅、保留并增植西侧原生灌木丛形成的生态缓冲带,以及采用高隔热系数的屋面与墙面。热环境调控则巧妙利用山地高差,通过"低吸高排"的气流组织原理,在建筑底部设置冷空气入口,高处布窗,形成自循环的通风系统。这些技术策略不着痕迹地融入建筑形态,使遮阳构件成为立面语言,高窗通风转化为空间的精神性元素,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 场地高差分析

△ 立面开窗和遮阳双重格栅
03.
建造的逻辑:暴露与隐藏对话
隐藏
门窗设计体系上,我们采用了铝合金型材与柚木的复合形式,将传统幕墙的平面盖板重构为U型金属构件,并在其内部精准嵌入柚木,形成"柚木-型材"叠层的构造体系。冷峻的幕墙型材与温润的柚木无缝贴合,隐藏了内部结构的同时使两种材质在对比中形成张力——工业感的线条与木材的生命感并置。

△ 铝合金型材与柚木结合的门窗体系
这种做法效果上与常规的木包铝或铝包木相似,但在造价上节省一半以上。室内装饰结构的设计上,我们从传统楼阁建筑的"楼楞枋"提取结构基因,转译为装饰性的竖梃系统,并与幕墙相结合,形成富有节奏的空间语言。

△ 作为室内装饰的竖梃系统
廊道屋顶部分,我们通过将天沟和排水构造完全隐藏于钢木叠合层内部,仅在外观暴露一道1cm宽的黑色氟碳装饰线条,使雨棚与屋面的视觉厚度极大变薄。这种"消隐式"处理既保证了雨水导流的效率,又让檐口在视觉上具有轻薄感,与建筑整体追求的悬浮意象形成呼应。

△ 廊道屋顶错落

△ 屋顶檐口细节

△“悬浮”于林间的建筑
暴露
我们认为建筑的结构逻辑为了服务设计可以被完全隐藏,也可以成为空间体验的一部分。
在廊道十字柱的构造设计中,我们刻意在柚木饰面与钢结构承重体之间保持20mm的物理间隔。通过材料的清晰分离,严格划定了结构(十字钢柱)与装饰(柚木饰面)的边界,使二者在视觉上形成"力与柔"的辩证对话。柚木不受结构连接件的视觉干扰,其特有的温暖质感与有机肌理得以完整呈现。这种"各美其美"的处理,让每种材料都成为绝对主角。

△ 廊道中的十字柱

△ 十字柱构造细节
材料上,我们使用了剪力墙内撑条作为建筑外表皮和地面铺贴,强化建筑内外结构的连续性的同时,通过特殊表面处理,地面与外立面的材料既保持统一的基因,又在质感肌理、色彩层次和细节上形成对比度,创造出"同源异构"的空间体验。

△ 建筑外表皮

△ 地面与墙面材质对比
室内扶手栏杆设计上,受力构件和固定螺栓完全裸露的处理,以诚实的方式展现结构的力学传递关系,使每个连接节点都成为可视化的表达。材料选择上,我们采用横向与竖向扁铁组合,通过控制不同方向金属件的厚度差异,既确保了栏杆的结构安全性,又形成了韵律感的视觉构成。

△ 室内楼梯细节
我们希望设计既能超越传统"装饰依附结构"的旧范式,也不是简单的"装饰与结构分离",而是通过精密的距离控制,让材料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形成特定的空间叙事。当使用者近距离观察时,能清晰阅读到每个结构的技术理性与设计的人文温度。

△ 庭院过道

△ 廊道与庭院
空间体验方面,褚橙庄园生活中心通过被动式遮阳、高窗通风和架空隔热等设计使建筑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实测室内温度降低7-9℃,提升了高湿高热的亚热带河谷环境中的宜居性和舒适性。

△ 外立面遮阳体系
低饱和度的建筑外观与柚木的搭配,产生现代感的乡土气质和归属感。建筑通过低饱和度的外表皮材料所营造出的稳重和呼吸感来消解体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场地的视觉与生态冲击,竣工后原生植物存活率超过90%。

△ 缝隙中的树

△ 庭院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功能性,更在于它展现了一种谦逊的建筑哲学:通过设计的自我克制,让建筑成为土地的"客人"而非"主宰者";用低技策略实现高舒适度,减少能源依赖;不刻意堆砌传统符号,而是让空间自然唤起地域记忆。最终,这座建筑如同自然生长般融入环境,我们希望空间在使用时能被最深刻表达的并非建筑本身,而是穿过树影的光斑、随风摇曳的树叶和庭院中的微风。

△ 廊道中的十字柱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平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褚橙庄园内
业主:褚氏农业
建筑\室内\景观设计单位:素造建筑
主持建筑师 :董文/杜杰
项目建筑师:郭恒瑞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郭旌、张雷、赵胜超、杨宇航、周宇佳、张雯、王慧涵、尹晓文、程春杨、朱文逸、马丽娜、刘雨欣(编辑)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起迄年月):2022年7月-2023年11月
建设时间(起迄年月):2024年1月-2024年12月
用地面积:约2060㎡
占地面积:648.41㎡
建筑面积:748.64㎡
其他参与者:
建筑施工图设计:陆继行
结构施工图设计:陈涛、马成蝶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李艳波
电气施工图设计:熊敏锐
节能及绿建:贾蓉
施工图审核: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景观施工图设计: 云南柏莱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图设计:素造建筑
照明设计: 西南林业大学李锐工作室
施工总包: 云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系统门窗:云南耀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柚木定制加工:昆明聚檀轩家具有限公司
摄影:素造建筑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433
金币
545630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8:31
Re:云南褚橙庄园生活中心 / 素造建筑[34P]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庭院廊道设计解析:生态、气候与人文的融合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理念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哀牢山脉,是褚氏农业品牌精神与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项目场地保留了哀牢山原生树种,生态敏感度高,且面临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来的西晒、高湿度及昼夜温差大的挑战。设计核心理念围绕"以树为引"的生态介入、气候适应性创新以及建造逻辑的暴露与隐藏对话,旨在打造一个与自然共生、体现企业精神且兼具乡土温度的多功能场所。

二、生态介入:尊重自然,最小化干扰
1. 场地分区与树木保护
设计团队首先对场地进行细致划分,明确可建设用地、宜建设用地及不可建设用地。基于"以树为引"的理念,建筑布局严格遵循原生树木的空间分布:
- 廊道与公共区域沿树冠间隙展开,客房单元错落嵌入西边林间坡地。
- 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主体框架,结合局部桩基和轻质基础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原生植被的破坏。
- 通过1:1现场脚手架实景模拟技术,锁定每棵原生树木坐标,并对廊道屋顶进行开口处理,形成"树穿屋面"的独特景观,既保护树木生长空间,又赋予建筑诗意。

2. 原生植被的保留与利用
场地原生植被覆盖率超过80%,设计团队将保留这些见证褚橙庄园成长的树木作为首要目标。通过"镶嵌于林间"的有机聚落形态,建筑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山顶灌溉水池不仅调节微气候,还与哀牢山层叠轮廓形成观赏轴线,强化了场地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三、气候适应性创新:被动式策略应对高原气候
针对哀牢山亚热带高原气候特点(年日照超2000小时、昼夜温差大、西晒强烈),设计提出"气候适应的空间装置"系统:

1. 西晒防护三重策略
- 垂直遮阳格栅:在建筑西立面设置可调节遮阳构件,阻挡直射阳光。
- 生态缓冲带:保留并增植西侧原生灌木丛,形成天然屏障。
- 高隔热屋面与墙面:采用高隔热系数材料,降低室内热负荷。

2. 自然通风系统:"低吸高排"气流组织
利用山地高差,通过"低吸高排"原理优化通风:
- 建筑底部设置冷空气入口,高处布置可开启天窗。
- 形成自循环通风系统,有效带走室内热空气和湿气,在过渡季节减少空调使用。

3. 实测效果
通过被动式遮阳、高窗通风和架空隔热等设计,建筑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实测室内温度降低7-9℃,显著提升了高湿高热环境中的宜居性。

四、建造逻辑:暴露与隐藏的对话
1. 隐藏:技术细节的消隐
- 门窗体系:采用铝合金型材与柚木复合形式,将传统幕墙平面盖板重构为U型金属构件,内部嵌入柚木,形成"柚木-型材"叠层构造。既隐藏内部结构,又通过材质对比产生张力,在造价上较常规做法节省一半以上。
- 檐口处理:廊道屋顶天沟和排水构造完全隐藏于钢木叠合层内部,仅暴露1cm宽黑色氟碳装饰线条,使檐口视觉厚度变薄,呈现"悬浮"意象。
- 室内装饰:从传统楼阁建筑"楼楞枋"提取结构基因,转译为装饰性竖梃系统,与幕墙结合形成富有节奏的空间语言。

2. 暴露:结构逻辑的可视化
- 廊道十字柱:在柚木饰面与钢结构承重体之间保持20mm物理间隔,清晰划分结构(十字钢柱)与装饰(柚木饰面)边界。材料分离处理使柚木温暖质感与钢结构工业感形成"力与柔"的辩证对话。
- 室内扶手栏杆:受力构件和固定螺栓完全裸露,以诚实方式展现结构力学传递关系。横向与竖向扁铁组合,通过厚度差异形成韵律感视觉构成。

3. 材料选择:"同源异构"的空间体验
- 表皮与地面:采用剪力墙内撑条作为建筑外表皮和地面铺贴材料。通过特殊表面处理,地面与外立面保持统一基因,在质感肌理、色彩层次上形成对比。
- 柚木应用:广泛使用柚木作为饰面材料,其温润质感与钢结构的冷峻形成对比,营造现代感的乡土气质。

五、空间体验与人文价值
1. 功能与舒适性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集住宿、会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使用者体验:
- 庭院廊道串联各功能空间,形成流动的景观序列。
- 错落嵌入树林的客房单元保证私密性与观景视野。
- 架空体系使建筑底层开放通透,增强与自然的联系。

2. 文化表达
- 石碑精神传承:入口石碑刻有"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及褚时健关键人生节点数字(51、62、66等),延续褚橙品牌的精神内核。
- 乡土记忆唤醒:不刻意堆砌传统符号,而是通过空间尺度、材料选择(如柚木、本地石材)唤起地域记忆。
- 谦逊的建筑哲学:建筑以"客人"姿态融入环境,低饱和度外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原生植物存活率超90%。

六、项目信息概览
| 项目要素         | 详情                                                                 |
|------------------|----------------------------------------------------------------------|
| 项目地点         |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褚橙庄园内                      |
| 业主             | 褚氏农业                                                             |
| 设计单位         | 素造建筑(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                              |
| 主持建筑师       | 董文/杜杰                                                            |
| 设计时间         | 2022年7月-2023年11月                                                |
| 建设时间         | 2024年1月-2024年12月                                                |
| 用地面积         | 约2060㎡                                                             |
| 建筑面积         | 748.64㎡                                                             |

七、总结
褚橙庄园生活中心庭院廊道设计是一次生态优先、气候适应与人文关怀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原生树木的极致保护、被动式气候策略的创新应用以及建造逻辑的精细把控,项目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不仅是褚氏农业品牌精神的物质载体,更展现了当代乡村建筑设计中"谦逊""克制"的态度——让空间在使用时被深刻感知的并非建筑本身,而是穿过树影的光斑、随风摇曳的树叶和庭院中的微风。这一设计为高山峡谷地区的生态建筑提供了 valuable 的参考范例。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