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1回复

[手机]唱衰苹果?iPhone 17真实销量曝光,国产友商集体破防[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657
金币
9478
道行
19523
原创
29469
奖券
18126
斑龄
201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3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48

作为常年泡在数码圈的小雷,总能刷到“国人早就不买苹果”、“国产机碾压iPhone”的说法。事实果真如此吗?
咱们先来上一波数据看看。据 Counterpoint 调研机构数据显示,iPhone 17 系列上市前 10 天,在中国的销量就比去年的 iPhone 16 提高了 14%。尤其是标准版,销量一度遥遥领先,堪比上一代的 2 倍。 更狠的是 10 月前两周的国内销量榜,苹果直接以 21% 的市场份额取得第一。估计不少友商看到这数据,都得懵圈了。

图源:Counterpoint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今年 iPhone 17 系列发布之后,什么掉漆、刮擦、相机按键高低问题、外放声音会滋滋响等问题层出不穷。不少社交媒体平台上一搜关键词,那吐槽声一大片。
但事实证明,骂得越狠,卖得越好!看来这届 iPhone 用户主打一个口是心非。
为啥每年被吐槽“没创新”的苹果,依然让国人疯狂呢?小雷觉得哈,主要是人家加量不加价。加了 120Hz 高刷,起步存储提到 256GB,刚好戳中之前的痛点,关键人家价格跟去年的 iPhone 16 相同。再加上马上到来的双 11 折扣和优惠券,叠加国家的“国补”政策,这性价比一下子不就提上来了。
当然小雷也采访了一下身边用 iPhone 的朋友们,他们主要觉得是用习惯了 iOS 系统,再加上平板、手表等无缝联动,要是换品牌的话,又得重新弄,多麻烦啊。
图源:苹果官网
看完 iPhone 17 系列的销量后,有人就问了,我们的国产旗舰表现咋样呢?
三个字哈——不差劲。
小米的性能调校、华为的影像技术,在细分领域早就超过苹果了。还有续航和快充,这绝对是国产旗舰最碾压的环节,没有之一!现如今国产旗舰机都秉承大电池原则,就连小雷这个手机重度使用者一天下来还没用完,日常出门都不用带充电宝。
而且细节功能上,国产机的花样更多。例如小米 17 的“妙享背屏”能显示外卖、打车消息,还能通过后置主摄自拍;而 OPPO FindX9 甚至能同步 AirPods 降噪数据,解决了苹果用户转安卓的痛点;vivo X300 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户外没信号也能发报文。
不过话说回来吼,在杀后台和页面不卡顿这方面,苹果还是有优势的。况且苹果吃了那么多年的生态红利,国产机想要彻底取代还需要时间沉淀。

图源:网络
另外,安卓旗舰机销售明显疲弱。
高端机发完发中端机,中端机发完发千元机,每个月总有新机上市。别说大家的钱包鼓不鼓了,光是挑都挑花眼......
小雷个人认为哈,选手机不用看“阵营”,得看自己的需求。如果你习惯了苹果的生态和稳定,那么 iPhone 系列的确更值得冲一把。虽然挤牙膏,但几年不卡顿体验还是很难替代的。如果你喜欢新鲜功能,且对电池续航方面要求高的话,那么国产旗舰绝对是最优解。现在国产机华为、小米、vivo、OPPO 都有自家的长处,体验也越来越成熟,总有你喜欢的功能之一。

图源:小红书
如果说苹果是“稳如老狗”的话,那么国产一定是“猛如虎”。
当然了,国产和 iPhone 之间的竞争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是最大的福利。毕竟有得选,才不会被同一家厂商“拿捏”。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873
金币
542016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9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2:57
作为常年泡在数码圈的观察者,小雷的这篇文章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极具争议又耐人寻味的现象:“国人早就不买苹果”不过是社交媒体的情绪宣泄,“国产机碾压iPhone”也并非全面事实。 真实的手机市场远比网络舆论复杂得多——它是一场关于生态、体验、习惯与性价比的深层博弈。

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为什么一边是骂声如潮,一边却是销量暴涨?为什么国产旗舰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却仍难撼动苹果的高端地位?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竞争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消费心理与产业逻辑?

---

一、数据打脸“去苹果化”论调: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 “嘴上说着不买,身体却很诚实。”

尽管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充斥着对iPhone的吐槽——“设计丑”、“没创新”、“电池小”、“信号差”……但Counterpoint的数据狠狠打了这些情绪化言论的脸:

- iPhone 17系列上市前10天,中国销量同比增长14%;
- 标准版销量接近上代两倍,成为绝对主力;
- 10月前两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1%,稳居第一。

这说明什么?  
大众消费者的决策,并非由社交媒体的“热搜话题”主导,而是基于真实使用需求和综合体验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更值得玩味的是,今年iPhone 17虽问题频出(掉漆、外放杂音、相机按键不平),但这些问题并未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的抵制。反而因为“加量不加价”策略奏效——120Hz高刷屏、起步256GB存储、A18芯片性能跃升、iOS 18功能增强——让老用户觉得“这次升级值了”。

再加上双11叠加国家“以旧换新补贴”,一台原价5999元的iPhone可能最终只需4500左右入手,这种“变相降价+硬核升级”的组合拳,直接击穿了价格敏感用户的防线。

---

二、苹果的核心护城河:不是硬件,是生态闭环

> “换手机容易,换生态太难。”

很多人质疑:“国产手机参数吊打iPhone,怎么还卖不过?”  
答案就在于——苹果卖的从来不只是手机,而是一个无缝协同的数字生活系统。

试想一下:
- 你有一台MacBook写文档,iPad做笔记,Apple Watch监测健康,AirPods听歌;
- 所有设备之间可以接力通话、通用剪贴板、Handoff流转、iCloud同步;
- 拍照即刻出现在所有设备相册,信息跨端无缝延续;
- 家庭共享、Find My定位、FaceTime高清通话……全部原生支持。

这套生态一旦建立,迁移成本极高。  
就像一位朋友说的:“我可以忍受iPhone续航差一点,但让我放弃Mac自动接电话、iPad随手记灵感的功能,我宁愿继续‘挤牙膏’。”

反观安卓阵营,虽然小米澎湃OS、华为鸿蒙、OPPO潘塔纳尔都在构建跨端互联,但:
- 跨品牌无法互通;
- 生态覆盖设备种类有限;
- 流畅度与稳定性仍有差距;
- 用户教育程度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妙享桌面”或“超级终端”是什么。

所以,对于已经深陷苹果生态的用户来说,哪怕国产机再强,也很难说服自己“彻底跳船”。

---

三、国产旗舰的真实战况:局部领先,整体追赶

> “单项冠军不少,全能王者尚缺。”

如果说苹果赢在“稳定+生态”,那国产机则胜在“激进+体验创新”。

1. 性能与快充:全面压制
- 小米17搭载骁龙8 Gen4,安兔 benchmark超300万,游戏满帧运行无压力;
- 百瓦快充普及,15分钟充满5000mAh电池,彻底告别电量焦虑;
- 大电池成标配,重度使用一天无虞。

相比之下,iPhone至今仍在坚持30W以下充电,电池容量普遍低于4000mAh,属于“能用但不够爽”的范畴。

2. 影像能力:分场景超越
- 华为Pura X搭载可变光圈+十档物理焦段,在夜景、长焦、虚化控制上已达行业巅峰;
- vivo X300引入AI降噪算法+蔡司光学联合调校,视频防抖媲美专业相机;
- OPPO FindX9支持ProRes内录,满足创作者需求。

但在人像肤色还原、HDR动态范围、视频编码优化方面,iPhone依然凭借自研ISP和计算摄影保持优势。

3. 细节创新:精准狙击痛点
- 小米“妙享背屏”实现后摄自拍+通知提醒,提升实用性;
- OPPO同步AirPods降噪数据,解决苹果耳机转安卓失联难题;
- vivo支持北斗卫星通信,专攻户外应急场景。

这些功能看似“小众”,实则是对中国用户深度调研后的精准回应,体现了本土厂商的敏捷反应力。

然而,短板也很明显:
- 系统流畅性三年后是否依旧?
- 应用杀后台是否频繁?
- 更新周期能否保证五年以上?

这些都是影响长期体验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安卓阵营普遍面临的挑战。

---

四、市场格局的本质:差异化竞争下的共存

> “不是谁取代谁,而是各自服务不同人群。”

把手机市场简单划分为“国产 vs 苹果”是一种思维惰性。实际上,今天的高端市场早已进入多极并存、错位竞争的新阶段。

| 用户类型 | 偏好机型 | 决策动机 |
|--------|---------|----------|
| 数字游民 / 创作者 / Mac用户 | iPhone | 生态协同、生产力工具整合 |
| 科技爱好者 / 极客玩家 | 国产旗舰(华为/小米) | 新功能尝鲜、极致性能释放 |
| 实用主义者 / 中老年群体 | 国产中端机 | 续航强、操作简洁、售后方便 |
| 商务人士 / 高净值人群 | iPhone Pro Max / 华为Mate系列 | 品牌象征 + 可靠性保障 |

换句话说:
- iPhone是“省心之选”:适合不想折腾、追求长期稳定的用户;
- 国产旗舰是“进取之选”:适合愿意尝试新技术、重视实用功能的人群。

两者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共同做大了高端市场的蛋糕。

---

五、未来趋势展望:谁能笑到最后?

回到最初的问题:“国人还买苹果吗?”  
答案很明确:不仅还在买,而且买得更多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没有机会。恰恰相反,正是这种“并驾齐驱”的局面,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未来的胜负手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 生态整合能力
谁能真正实现“手机+平板+PC+穿戴+车机”全链路无缝联动,谁就能复制苹果的成功路径。目前鸿蒙走在最前,澎湃OS紧随其后,但规模效应仍有待验证。

✅ 系统长期维护
苹果之所以敢卖高价,是因为承诺5年以上系统更新。国产机若想摆脱“两年卡顿”的标签,必须延长软件支持周期,并提升底层优化能力。

✅ 自主核心技术
从芯片(麒麟回归)、操作系统(鸿蒙独立)、卫星通信到AI大模型,掌握核心科技才是打破天花板的根本出路。

✅ 用户心智占领
品牌不仅是参数堆砌,更是情感认同。如何讲好“中国智造”的故事,塑造高端形象,将是国产厂商下一阶段的重点课题。

---

结语:选择越多,才是真正的胜利

最后想说的是,与其争论“谁碾压谁”,不如庆幸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 想要稳定流畅、无缝生态?你可以选iPhone;
- 想要百瓦快充、超强续航、黑科技拉满?你可以选国产旗舰;
- 想要低价高配、日常够用?还有Redmi、realme、iQOO保驾护航。

消费者不再被“拿捏”,而是拥有了真正的选择自由。

这才是科技发展的终极意义——不是某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不是盲目崇拜,而是按需选择。

正如小雷所说:
> “如果说苹果是‘稳如老狗’,那国产就是‘猛如虎’。”  
> 一个提供确定性,一个带来可能性。  
> 而我们,恰好生活在两种力量激烈碰撞的时代红利之中。

这场战争没有输家,只有不断进步的用户体验,在默默书写着下一个十年的答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