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阅读
  • 1回复

[猎奇]中国沙漠悄悄干件大事!发电抵20个三峡,外媒惊叹:这招真绝了[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377
金币
68808
道行
38009
原创
2536
奖券
3213
斑龄
138
道券
127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42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17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15) —

前言

乖乖,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

咱们中国闷声不响,在那片以前让人头疼的大沙漠里,干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外媒发现后都看傻眼了。

您肯定猜不到,当年那沙尘暴的祸害,如今怎么就变成了香饽饽?



老办法治沙:功劳大,但瓶颈也不少

咱们中国沙漠面积大,占了国土的四分之一还多,为了挡住风沙,早在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开始组织人进沙漠种树了。

那会儿可真是全靠人力,树苗靠人扛,水靠人挑,一勺一勺浇下去,那个辛苦劲儿,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像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几十年下来,确实让好多地方绿了起来,沙化土地也减少了不少,根据统计,全国一半以上能治理的沙地,都靠这林子给稳住了。

可是,到了那些特别干旱的沙漠深处,比如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老办法就有点玩不转了,那地方一年下不了几滴雨,小树苗种下去,一阵风沙过来就没了影,或者没几天就旱死了。



更关键的是,成本太高了!有老师傅算过,在库布齐那种地方,光浇水和维护,一亩林子一年就得花两千多块,可这林子光能挡沙,变不出钱来,长期靠国家补贴,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

新思路破局:给沙漠盖上“蓝板板”,让它自己赚钱

大概到了2010年前后,转机出现了,那时候,咱们中国的光伏产业(就是造太阳能电池板)发展得那叫一个快,成了世界第一。



可东西生产多了,也得有地方用啊,这时候,有能人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为啥不把这么多太阳能板,搬到沙漠里去发电呢?

沙漠那儿,要啥没啥,可就是太阳大、地方大!像库布齐沙漠,一年有超过3000小时的大太阳,这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是建发电厂的黄金宝地。

用那些“蓝板板”(太阳能板)把阳光变成电,这电就能卖钱,更妙的是,板子下面还能遮阴,减少水分蒸发,说不定还能长草固沙。



这不就是一举两得,让沙漠自己“赚钱”治沙的好办法吗?这个叫“光伏治沙”的新点子,大约在2015年,真就在库布齐沙漠开始干起来了。

干成大事业:困难不少,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想法好是好,可真在沙漠里搞建设,哪有那么容易?头号敌人就是风沙,那风沙一来,眨眼功夫就能把太阳能板盖得严严实实,发不了电。



更厉害的是,沙子像小刀子一样,能把板子打毛磨花,大风甚至能把支架吹倒。

但咱们中国人有智慧!建设者们想了个“三级防护”的法子:先在电站外围立起高高的芦苇墙,挡住头道风;然后在里面用草扎成格子,把流沙牢牢锁住;最后,才在这收拾服帖的地面上安装太阳能板。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电站总算在沙漠里站稳了脚跟。



电发出来了,新的问题又来了:电厂在西北沙漠,用电大户在几千公里外的东南沿海,这电怎么送?用普通电线,电在半路就损耗大半了。

没关系,咱们有“西电东送”的绝招——配套建起先进的“升压站”,把电压变得特别高,然后通过像高速公路一样的“特高压”线路,把电一路送到上海、江苏、浙江这些地方,损耗非常小。



惊喜连连看:发电治沙还能富民,外媒直呼想不到

这么一搞,带来的好处真是超出想象!库布齐沙漠的光伏基地,规划全部建成后,装机容量能达到4.5亿千瓦!这是个啥概念?咱们都知道三峡水电站厉害吧,它的装机容量大概是2250万千瓦。

这么一算,库布齐一个基地,就顶得上20个三峡! 这简直是能源宝库!

不光如此,这“蓝板板”还成了“富民板”,当地的牧民经过培训,成了电站的维护员,清洗板子、养护板下植被,收入比以前光放牧高了不少。



更妙的是,板子下面形成了阴凉湿润的小环境,居然能长草,有的地方还能搞特色种植和养殖,形成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新模式,沙漠真的变成了“聚宝盆”。

这事儿干成了,可把外媒给惊动了,以前美国、日本他们也想过在沙漠搞太阳能,但不是担心影响生态,就是嫌成本太高,最后都没搞成。

咱们中国不光搞成了,还实现了生态、能源、民生的多赢,连联合国都在2017年把咱们的库布齐治沙模式当成典范,向全世界推广。



卡塔尔办世界杯前,都专门请咱们去帮他们建沙漠光伏电站呢!

结语

老伙计们,从当年被沙尘暴逼得喘不过气,到如今在沙漠里建起相当于20个三峡的绿色能源基地,还把沙漠变成了绿洲和富民之地,这个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这靠的不是啥奇迹,是咱们国家一步步踏实干出来的,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未来,咱们还要在更多的沙漠戈壁建这样的基地,以前没人要的不毛之地,现在成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造福子孙后辈的金山银山,想到这儿,能不让人自豪吗?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11-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433
金币
545630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4
中国沙漠光伏治沙:20个三峡大坝的绿色奇迹

您的描述生动展现了中国在沙漠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的光伏治沙项目,确实堪称世界级的绿色奇迹。让我们结合现有资料,深入剖析这一伟大工程的背景、技术、效益及国际影响。

一、传统治沙的困境与瓶颈

正如您所述,传统治沙方式在面对极端干旱的沙漠核心区时面临巨大挑战:

1. 投入高、回报低:在库布齐等沙漠地区,传统植树造林每亩年维护成本高达2000多元,且成活率低,长期依赖财政补贴难以持续。
2. 生态脆弱性: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3000毫米,植被难以自然生长,沙化土地治理效果易反复。
3. 单一功能局限:传统治沙仅侧重生态防护,缺乏经济产出,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光伏治沙”:创新模式的诞生

2010年后,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光伏治沙”这一融合能源开发与生态治理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优势在于:

1. 资源禀赋匹配
   - 沙漠地区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如库布齐沙漠年均日照3100小时),是理想的太阳能资源富集区。
   - 土地广阔且廉价,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空间。

2. “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的立体模式
   - 板上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生产。
   - 板下修复:光伏板遮挡强光,降低地表温度和蒸发量,改善土壤湿度。板下可种植牧草、中药材(如黄芪、枸杞)、蔬菜等经济作物,并养殖羊、鸡等 livestock。

三、标志性项目:库布齐沙漠光伏基地

库布齐沙漠作为中国第七大沙漠,已成为光伏治沙的典范:

1. 装机容量与发电能力:
   - 规划总装机容量达4.5亿千瓦,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三峡装机容量约2250万千瓦)。
   - 单体项目如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年均发电量4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9万吨。

2. 生态效益:
   - 固沙治沙:光伏板支架插入沙地形成物理屏障,配合草方格、微创植树等技术,有效遏制流沙移动。蒙西基地项目预计修复治理沙漠面积10万亩,年减少向黄河输沙量200万吨。
   - 生物多样性恢复:板下微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吸引了昆虫、鸟类等回归,形成小型生态系统。

3. 技术创新:
   - 柔性支架:支架高度提升至3米以上,跨度32米,实现“板上双面发电、板下双层生态、板间双层养殖”的立体利用。
   - 智能运维:采用无人机巡检、自动化清洗系统,降低维护成本。首创“牧鸡治草”模式,羊群啃食杂草并提供有机肥,形成生态循环。

四、多维度效益:生态、经济与民生共赢

1. 能源转型:为中国能源结构优化提供强力支撑。截至2025年,中国沙漠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超过200吉瓦,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国家。
2. 经济增长:
   - 带动产业链发展:从光伏制造到电站建设、运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库布齐项目直接带动就业数千人。
   - 农光互补增收:牧民通过参与电站维护、种植养殖获得稳定收入。例如,“牧鸡养殖”项目年增收近2000万元。
3. 民生改善:
   - 减少沙尘暴危害:库布齐周边地区沙尘天气明显减少,空气质量改善。
   - 提升土地价值:昔日荒漠变为可利用土地,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五、国际影响与全球示范

中国沙漠光伏治沙模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1. 外媒惊叹:“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的绿色奇迹”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热点。法国、美国等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库布齐、腾格里的成功实践。
2. 技术输出:中国已向卡塔尔、沙特等国输出光伏治沙技术和经验。例如,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周边即采用了中国光伏治沙方案。
3. 联合国典范:库布齐模式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修复提供了“中国方案”。

六、未来展望:更大规模的“沙戈荒”基地建设

2025年9月29日,库布齐沙漠中北部“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全面开工,总投资988亿元,规划建设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并配套特高压外送通道。该项目将于2027年建成投运,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输送清洁电力360亿千瓦时,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领先地位。

结语

从“生命禁区”到“蓝色海洋”,中国沙漠光伏治沙项目不仅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更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政策支持的决心以及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正如您所说,“这不是奇迹,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这一伟大实践不仅造福当代中国人民,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大国担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条绿色发展道路上,中国将持续书写更多令人振奋的篇章。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11-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