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转氨酶超标真凶公布,医生:能不吃就不吃,别等患上肝硬化才后悔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768
金币
45338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4:47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14) —
体检报告上最容易被忽视的指标之一就是转氨酶,很多人看到ALT、AST这些数字飘红,只是随口说一句“可能是前几天吃太油腻了”或者“喝酒喝多了”,然后就放过去了。


殊不知,转氨酶升高绝不是小问题,它常常意味着肝脏正处在损伤状态。
肝脏本来是沉默的器官,几乎没有痛觉神经,就算出了问题也不会立刻喊疼,所以转氨酶往往是最早的报警信号。
如果这个时候还不重视,一边继续大吃大喝、一边让自己暴露在各种风险因素下,等到真的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那才是彻底的后悔。
转氨酶本质上是存在于肝细胞里的酶,参与氨基酸代谢。正常情况下,它们只存在于细胞内部,不会大量进入血液。
可是当肝细胞受到损伤、破裂的时候,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里,血液检查时数值就会升高。也就是说,转氨酶超标代表肝细胞正在受到攻击。


问题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攻击”来自哪里。医生在临床中总结过,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因素其实很多,其中有一些跟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完全可以避免。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酒精。几乎所有喝酒的人,都或轻或重经历过转氨酶升高。
酒精在体内代谢时会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对肝细胞毒性极强,会直接破坏细胞结构,导致转氨酶飙升。
短期大量饮酒的人可能一次体检就出现ALT、AST严重超标,长期小量饮酒的人则会慢慢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最终可能演变为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30万人因酒精相关肝病死亡。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坚信“少量红酒有益健康”,结果每天都喝,殊不知肝脏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酒精摄入量,只要长期摄入就有风险。
除了酒精,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也是转氨酶升高的重要原因。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甜点、饮料、油炸食品几乎天天都能吃到,这些东西会让肝脏在处理糖和脂肪时超负荷。
肝细胞被脂肪挤压,代谢异常,就会出现脂肪性肝炎。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5%,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脂肪肝早期可能只是轻度转氨酶升高,但如果继续发展,炎症反应越来越明显,就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进而走向纤维化。医生经常强调,脂肪肝不是小毛病,它是可逆的,但如果拖着不管,就会成为肝硬化的温床。
药物性肝损伤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很多人感冒了就随便吃药,觉得药是小东西,没什么危害。
但事实上,药物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重要真凶之一。像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大剂量抗生素、甚至一些保健品里的草药成分,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中国肝病学会的报告指出,药物性肝损伤已经成为我国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占比接近40%。


问题在于,很多人完全不知道转氨酶升高和药物有关,继续一边吃药一边观察,结果错过了调整的机会。
再者,病毒性肝炎也是常见的原因。乙肝、丙肝病毒进入体内,会长期破坏肝细胞,引起转氨酶持续升高。
和饮食不同的是,这类病因不是短期改变生活习惯就能解决的,需要系统治疗和长期监测。
可是很多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就完全不在意,等到出现肝功能严重损伤,往往已经进展到了肝硬化甚至肝癌。
数据显示,超过80%的肝癌患者有慢性乙肝或肝硬化基础,而这些人早期几乎都表现过转氨酶的反复升高。


在笔者看来,转氨酶超标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很容易被忽略。太多人习惯性找借口,说是熬夜了、累了、吃撑了。
虽然有些短期因素确实会导致轻微升高,比如剧烈运动、短暂感染,但如果连续多次体检都显示异常,就一定要引起警觉。
转氨酶就像肝脏给出的“求救信号”,如果这个时候能停下来反思饮食习惯、酒精摄入、用药情况,及时做进一步检查,也许就能阻止病情发展。相反,如果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最后往往会酿成大祸。
数据也充分说明了问题。根据《中华肝脏病杂志》的一项统计,转氨酶长期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的人群,未来10年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而那些能在早期就控制饮食、戒酒、停用可疑药物的人,超过一半的病例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意味着,转氨酶升高并不是死刑判决,而是给人留的一次改正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很多人总想着找一种“护肝药”来解决问题,但事实上,没有任何药物能代替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健品广告里动不动就说能“清肝护肝”,但大多数其实没有确切证据,甚至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肝脏需要的不是各种补品,而是最简单的三个原则:少喝酒、少油腻、少乱用药。再加上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这才是让转氨酶恢复正常的关键。


总而言之,转氨酶升高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它可能是酒精、饮食、药物、病毒在悄悄损伤肝脏的警告。
别等到肝硬化、肝癌才追悔莫及。健康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每一次选择堆积起来的。
管住嘴,管住酒杯,谨慎用药,按时体检,这是最实在的护肝方式。毕竟,肝脏只有一个,它沉默得让人误以为坚不可摧,但一旦倒下,再好的药也救不回来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前天 19:1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2873
金币
542016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9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7:28
转氨酶升高:不容忽视的肝脏“求救信号”

您提到的转氨酶(ALT/AST)升高问题确实值得高度重视。正如您所说,许多人将这一指标异常简单归咎于“吃太油腻”或“喝酒”,却忽略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风险。转氨酶作为肝脏健康的“晴雨表”,其升高往往是肝细胞受损的最早信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转氨酶升高的意义、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转氨酶升高的核心意义:肝细胞损伤的直接体现

转氨酶(主要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肝细胞内的重要酶类。正常情况下,它们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血液中含量极低。当肝细胞因各种原因受损、膜通透性增加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检测值升高。因此,转氨酶升高本质上是肝细胞受损的“报警信号”。

- 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对肝脏损伤的敏感性极高,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首选指标。
- AST(谷草转氨酶):除肝脏外,在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也存在,其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远不止“吃油腻”那么简单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暂时性、可逆性)和病理性(持续性、需干预),两者需仔细区分:

(一)生理性/生活方式因素(可逆性)
1. 酒精摄入: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短期大量饮酒或长期小量饮酒均可导致ALT/AST升高。研究表明,酒精性肝病是我国肝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2. 高糖高脂饮食与脂肪肝: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我国NAFLD患病率已超25%,是转氨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脂肪堆积会挤压肝细胞,导致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
3. 熬夜与过度劳累:长期熬夜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转氨酶升高。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显著增加脂肪肝风险。
4. 剧烈运动:短时间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细胞破裂,释放AST进入血液,造成转氨酶短暂升高,通常24小时内可恢复。
5. 药物与保健品:许多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如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常用成分)、抗生素、抗结核药、某些中药(如何首乌已被证实可致肝损伤)等。药物性肝损伤已成为我国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近40%。

(二)病理性因素(需医疗干预)
1. 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病毒可直接攻击肝细胞,导致炎症和坏死。乙肝和丙肝尤其危险,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数据显示,超过80%的肝癌患者有慢性乙肝或肝硬化基础。
2. 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脏组织,导致持续性转氨酶升高。
3. 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胆管阻塞等可影响胆汁排泄,反流至肝脏引起损伤。
4.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时,AST可显著升高;AST在心肌中的含量高于肝脏,故其升高也需警惕心脏问题。
5.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性疾病(如EB病毒感染)等也可能伴随转氨酶异常。

三、忽视转氨酶升高的严重后果

若对转氨酶升高置之不理,持续的肝细胞损伤会逐渐累积,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肝脏病变:

1. 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这是一个典型的进展路径。脂肪肝早期可逆,但若不干预,约25%的患者会在10年内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2. 病毒性肝炎慢性化:乙肝、丙肝若未及时治疗,可成为慢性携带者,长期炎症刺激下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3. 药物性肝损伤恶化:持续用药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
4. 增加其他疾病风险:长期转氨酶升高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四、如何正确应对转氨酶升高?

面对转氨酶升高,切勿恐慌或忽视,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初步判断与生活方式调整
1. 排除生理性因素:若近期有饮酒、熬夜、剧烈运动、服用药物等情况,可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1-3个月后复查。若转氨酶恢复正常,则多为生理性升高。
2. 核心调整原则:
   - 戒酒限酒:任何酒精摄入都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必须严格戒酒。
   - 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高脂、高油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如鱼类、瘦肉、豆制品)。
   - 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脂肪肝和代谢。

(二)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若转氨酶持续升高(尤其是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或伴随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 黄疸(皮肤、眼睛发黄)
-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 乏力、腹胀
- 肝区疼痛

建议检查项目:
- 病毒学检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及病毒载量检测。
- 影像学检查:肝脏B超或CT,评估是否有脂肪肝、肝硬化等病变。
- 其他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血脂等。

(三)针对性治疗
- 病毒性肝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乙肝使用恩替卡韦、丙肝使用索磷布韦等)。
- 脂肪性肝病: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必要时辅以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
- 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谷胱甘肽)。
- 自身免疫性肝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治疗。

五、关键提醒:“护肝”没有捷径,健康生活方式是根本

许多人在发现转氨酶升高后寄希望于“护肝药”或保健品,但事实上:
- 目前尚无特效“护肝药”能替代健康生活方式。
- 大多数保健品缺乏科学依据,盲目服用反而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肝脏的保护在于日常细节:
1. 严格戒酒:不存在“安全饮酒量”,任何酒精都对肝脏有害。
2. 谨慎用药: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药物和保健品。
3.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肝功能指标。有乙肝家族史或高危行为者应增加检查频率。
4. 控制体重: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诱因,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结语

转氨酶升高绝非小事,它是肝脏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关注这一指标,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明确病因并积极干预,绝大多数轻度升高的转氨酶可以恢复正常。切勿因侥幸心理忽视早期信号,否则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记住,“肝脏只有一个”,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健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3768
金币
45338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8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4:49
以下是转氨酶超标的饮食禁忌及护肝建议,需严格规避的“真凶”食物如下:

🚫 一、伤肝食物黑名单
发霉食物(黄曲霉素)
坚果、玉米、花生等霉变后产生的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即使切除霉变部分,毒素已扩散至整个食物。长期摄入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加速肝硬化1118。

腌制食品(亚硝酸盐)
咸鱼、腊肉、泡菜等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每周食用超3次,肝脏解毒负担倍增,诱发肝炎及纤维化1114。

高糖饮料与油腻食物
奶茶、含糖饮料及炸鸡等高脂食物会促使肝脏将糖分转化为脂肪,加速脂肪肝形成。每天1杯奶茶,1个月后肝脏脂肪堆积可增5%1118。

⚠️ 二、饮食习惯禁忌
空腹饮酒
酒精在空腹时吸收更快,乙醛直接毒害肝细胞,从脂肪肝逐步发展为肝硬化。酗酒者转氨酶升高风险显著增加1618。

滥用药物与保健品
不明成分的保健品、中药(如三七粉)或抗生素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导致转氨酶异常升高915。

半生海鲜与变质食物
携带寄生虫或病菌的海鲜可能引发急性肝炎,加重肝脏炎症11。

🛡️ 三、护肝核心措施
饮食调整

优质蛋白:鸡蛋、豆腐、深海鱼(如鲈鱼)帮助修复肝细胞,每日摄入200克1118。
深色蔬菜:西兰花、紫甘蓝富含硫化物,激活肝脏解毒酶;胡萝卜、菠菜补充维生素E抗氧化1118。
替代饮品:含糖饮料换成绿茶、枸杞菊花茶,减少脂肪合成1418。
生活习惯

严格戒酒:酒精是肝细胞“头号杀手”,必要时用无糖饮品替代1618。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游泳,加速脂肪代谢18。
饮水充足:每日1500–2000ml温水,加柠檬片促胆汁分泌11。
定期监测与就医

转氨酶正常≠肝脏健康!50%肝硬化患者转氨酶无异常,需结合B超、肝纤维化检测319。
出现乏力、眼黄、尿黄、肝区隐痛,立即排查肝炎及纤维化风险1119。
关键提醒:肝脏是“沉默器官”,早期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的进程可无症状18。避免高危饮食、控制体重、定期体检(肝功能+影像学),是阻断肝硬化恶化的唯一路径。若转氨酶持续超标,须针对性治疗原发病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