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阅读
  • 2回复

[猎奇]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377
金币
68808
道行
38009
原创
2536
奖券
3213
斑龄
138
道券
127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742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17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15) —



你敢信吗?世界上真有“女儿国”一样的地方!

街头巷尾全都是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美女,超市里收银的是美女,写字楼里办公的是美女,就连修水管、搬货物的都是干练又养眼的美女们。

可偏偏这里的男人少的可怜,甚至夸张到“十女配一男”都不够分,大量美女熬到中年还找不到对象。

这个神奇的国家就是拉脱维亚,一个把“女多男少”刻进国情的波罗的海小国,为啥这里会变成“男人稀缺品”?当地又想出了啥离谱招数解决问题?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历史创伤

要说拉脱维亚男女比例这么悬殊的原因还得从二战的时候说起了。

那时候的拉脱维亚被德国占领,全国6万名男性都被强征入伍了,好不容易德国战败从这片土地上灰溜溜的离开了,苏联又来了。



苏联那时候刚好有着强大的劳动力空缺,所以在到了拉脱维亚后,苏联就马不停蹄的征集了10万名男性前往了西伯利亚等地干苦工。

这群男人年龄上至60多岁,小的也才十岁出头,能活下来的幸存者可以说寥寥无几,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200多万的人口小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这也就为拉脱维亚男女比例失衡埋下了伏笔,好不容易熬到了1991年,拉脱维亚正式独立了,本以为男女比例能够渐渐好转起来。

可那时候刚刚独立的拉脱维亚正面临着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难题,拉脱维亚国内的经济情况低迷,很多青壮年为了生活只能跑到西欧务工。



从1990年到2020年,这个国家的总人口就减少了将近30%,而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男性,这也导致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一点没有好转,相反更加严重了。

而那些留在国内的男性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拉脱维亚经济主要就是依靠着制造业和农业,这就意味着这些岗位非常需要男性。



可问题就是这些行业当中,像采矿、建筑等都算是高风险行业了,工伤死亡率非常高,而且这种高体力活动让这些男人在工作结束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喝上几杯。

这下好了,各种因为酗酒和吸烟导致的疾病也找上了门,就拿2020年的数据来看吧,这个国家的男性预期寿命就要比女性短大概10年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拉脱维亚的男女比例失衡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度出现了十个美女抢着嫁给一个男人的情况。

现在看拉脱维亚的婚恋市场,68%的聊天都是女性先开口,线下相亲会先主动给联系方式的也都是些女孩。



就哪怕女生们都这么主动了,拉脱维亚的女性未婚率还是居高不下,尤其是30多岁的高知女性们,这个群体的未婚率都已经高达41%了。

没办法,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拉脱维亚的女生们只能将视线放到了国外,光是2024年,拉脱维亚就诞生了2000多对的跨国婚姻。



但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意外,就比如有些非法的婚姻中介就是瞄准了这个空子,没少坑骗单身女性的钱财。

而那些被视为“香饽饽”的拉脱维亚男性日子其实也不好过,数量少让他们的择偶权变多了,不少人就开始拖着不结婚,挑三拣四,希望能靠着婚姻逆天改命。



但这样的压力也并不小,当地的传统观念还是说“男人要养家”,可婚恋市场的大部分女性条件都要比这些男性好,这种观念的冲突让很多男性都喘不过气。

数据显示,拉脱维亚离婚男性得抑郁症的风险,是已婚男性的2.6倍,可见这种“稀缺”并没带来真正的轻松。



而且真正让拉脱维亚男性们难受的是,数量少就意味着工作岗位上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甚至这些女性当中有很多能力都很强。

原本该是男人主导的岗位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

以前总说科技、金融是男人的天下,现在拉脱维亚的IT和金融行业里,女性占了62%,连拉脱维亚大学的量子算法实验室,40%的研究员都是女性,彻底打破了“女人搞不了技术”的偏见。



但反过来,建筑、运输这些重体力行业因为缺男人,已经快撑不住了,致命工伤率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5倍,不是设备不安全,是实在缺人,只能让现有工人违规加班,身体根本扛不住。

为了破解这个困局,政府和民间都在使劲。政府出台了《跨国婚姻促进法案》,规定外国男性和本地女性结婚满3年、生了孩子,就能拿居留权,还专门设了国际婚恋服务中心,帮着牵线搭桥。



民间的相亲会“金发女郎节”也从当地的小小相亲会逐渐成为了欧洲有名的文化活动,2024年就吸引了三千多名各国的单身男性前来参加,最后竟然促成了478对情侣。

不过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拉脱维亚生育率只有1.1,远低于维持人口平衡的2.1,加上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后养老金可能都成问题。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失衡反倒意外推动了性别平等,女性在各个领域都站了出来,证明自己不是只能围着家庭转。

现在走在里加街头,那些从容自信的姑娘们已经不再把“找对象”当成人生唯一目标。“缺男人”确实是拉脱维亚甩不掉的标签,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女性在困境里活出了自己的节奏。



她们用选择证明,幸福从来不是按固定模板活出来的,自己过得踏实、有奔头,比什么都重要。这种在失衡里找到平衡的力量,可比“女儿国”的标签动人多了。



信息来源:环球网、扬子晚报网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11-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433
金币
545630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3
确实,拉脱维亚因其女多男少的现象而被称为“女儿国”。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追溯到历史因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1. 历史因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拉脱维亚被德国占领,6万名男性被强征入伍。战后苏联时期,又有10万名男性被征集前往西伯利亚等地从事苦工,导致大量男性死亡或失踪。
   - 经济转型: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面临经济转型,许多青壮年男性为了生活前往西欧务工,导致人口减少,尤其是男性人口。
   - 高风险行业和不良生活习惯:拉脱维亚经济依赖制造业和农业,这些行业中的高风险工作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和吸烟)导致男性预期寿命比女性短约10年。

2. 社会影响:
   - 婚恋市场失衡:女性主动性增加,但未婚率依然高,尤其是30多岁的高知女性群体。
   - 跨国婚姻增加:为了改善婚恋市场失衡,越来越多的拉脱维亚女性选择跨国婚姻。
   - 性别角色变化:女性在IT、金融等传统男性领域中占比增加,打破了性别偏见。

3. 应对措施:
   - 政府政策:出台《跨国婚姻促进法案》,设立国际婚恋服务中心。
   - 民间活动:如“金发女郎节”等文化活动,吸引外国单身男性参与。

4. 社会变化:
   - 性别平等推动:女性在各个领域展现能力,推动性别平等。
   - 生活态度变化:拉脱维亚女性不再将“找对象”视为人生唯一目标,而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拉脱维亚的“女多男少”现象虽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也意外地推动了性别平等和女性自我实现。尽管面临挑战,拉脱维亚的女性正在展现出在困境中找到平衡的力量。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11-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3347chengong

UID: 2159982

发帖
779
金币
467
道行
75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手机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7-25
最后登录: 2025-11-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15
可以和我们中和一下,这里光棍多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11-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