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牛肉汤是一道健脾养胃、补气益血的家常滋补汤,适合全家人食用,尤其对脾胃虚弱、体质偏弱者有益。做法多样,但核心是牛肉预处理去腥 + 山药后放保口感。
山药牛肉汤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经典汤品,源于民间养生习俗,兼具美味与营养。牛肉性温,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之效;山药性平,能健脾养胃、固肾益精,两者搭配相得益彰。这道汤常见于冬季暖身或儿童调理饮食中,也适合产后调养和日常增强免疫力。
🔪 做法步骤(综合多源做法)
不同做法略有差异,但主流分为“先炖牛肉后加山药”和“快煮翻炒版”,以下为最常见且口感最佳的炖汤流程:
食材准备
主料:牛肉500g(推荐牛腩或牛霖)、山药300g
辅料:姜片、葱段、料酒、盐、胡椒粉、可选红枣/枸杞/胡萝卜
牛肉处理
牛肉切块,冷水下锅焯水,煮出浮沫后捞出洗净。
(关键)焯水后可用温水冲洗干净,避免肉质变柴。
炖煮牛肉
锅中加水,放入牛肉、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至牛肉软烂。
可使用砂锅、普通锅或压力锅(压力锅约30分钟)
加入山药
山药去皮切块,在牛肉快熟时(出锅前20–30分钟)加入,避免炖得太烂。
若加胡萝卜、红枣等,可与山药一同放入。
调味出锅
最后10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可撒香菜或葱花提香。
建议饭前饮用,更利于消化吸收
💡 小贴士:山药黏液丰富,去皮时可戴手套防痒;若想汤更清,可撇去表面浮油。
📊 不同做法对比表
做法类型 特点 适合人群 炖煮时间 来源参考
慢炖法(砂锅/焖锅) 汤浓味醇,牛肉软烂 成人、老人、体质虚弱者 1.5–2小时
快煮法(炒后煮) 15分钟内完成,口感清爽 忙碌上班族、孩子 约15分钟
电炖盅法 汤水清澈,原汁原味 婴幼儿、需清淡饮食者 1小时
丸子汤法 口感滑嫩,易咀嚼 小孩、牙口不好者 约20分钟
✅ 建议
牛肉选择:优先选颜色鲜红、有弹性的部位,避免反复解冻的暗红肉。
山药选择:脆山药更适合炖汤,糯山药更适合煲粥
食用注意:感冒发热期间应少食;牛肉不易消化,建议炖至软烂。
保存建议:可一次多炖些,冷却后去油冷藏,分次加热饮用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