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养肺
秋季是养肺“黄金期”?


在中医理论里,肺被称为“娇脏”—— 它不像心脏有胸腔保护、不像肾脏藏于腹腔深处,而是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喜润恶燥、不耐寒热,稍受外界刺激就容易“闹脾气”。尤其到了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肺更易被“燥邪” 侵袭,出现口干、咳嗽、皮肤干等不适。想要养好肺,先得搞懂它的“7怕”,再抓住秋季这个黄金期用对方法。

肺为什么是“娇脏”?它到底怕什么?

中医认为,肺有两大核心功能:一是“主气司呼吸”,负责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体内浊气,是身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门户”;二是“主宣发肃降”,既要把津液和氧气送到皮肤、毛发,让皮肤水润、呼吸顺畅,又要把体内的水湿、废物向下疏导,通过尿液排出。正因为它“连通内外、掌管津液”,才成了最“娇弱”的脏腑,尤其怕这7件事:
1. 怕“寒”:受凉就咳嗽,肺是“第一个遭殃的”
肺喜温恶寒,一旦受凉,寒邪会从呼吸道侵入肺脏,打乱它的“宣发”功能。比如秋天早晚穿少了,冷风一吹就打喷嚏、流清涕、咳白痰,甚至诱发支气管炎 —— 这都是肺在“抗议”受寒了。
2. 怕“热”:燥热心烦时,肺易被“热邪”灼伤
肺怕寒,也怕“热邪”。比如秋天中午气温高,再吃点火锅、烧烤等辛辣温热的食物,体内热气积聚,就会“灼伤肺津”:出现口干舌燥、咳黄痰、咽喉肿痛,甚至流鼻血,这都是肺里“津液不足、热气过剩”的信号。
3. 怕“燥”:秋季最伤肺,燥邪是“头号敌人”
肺“喜润恶燥”,而秋季最大的特点就是“燥”—— 空气湿度低、风大,体内的津液容易被燥邪“抽走”。这时候肺就像缺水的“海绵”,没法正常发挥功能:轻则皮肤干燥、嘴唇脱皮,重则干咳无痰、声音嘶哑,甚至诱发哮喘、慢阻肺等老毛病。
4. 怕“湿”:水湿困住肺,呼吸都变“沉”
虽然肺喜润,但“润”和“湿”不一样 ——“润”是适量的津液,“湿”是多余的水湿。如果秋天淋雨、长期待在潮湿环境,或吃太多生冷、甜腻的食物(比如冰饮、蛋糕),水湿会在体内积聚,困住肺脏。这时会感觉胸口发闷、呼吸不畅,还可能咳白色泡沫痰,就是肺被“湿邪”拖累了。
5. 怕“烟”:肺气被阻时,肺的“呼吸通道”会堵
中医说“肺主气,司呼吸”,肺以清虚为顺。烟草之“火烟”、雾霾之“浊尘”、厨房之“油烟”等污浊之气,经口鼻入肺,首伤肺之津液,致肺燥津亏,出现干咳少痰、咽干声哑等症;其毒性黏滞,易阻塞肺络,使肺气宣降失常,引发胸闷、气喘,日久还会与痰浊交织形成“痰毒瘀阻”,加重肺脏损伤。
6.怕“累”:过度劳累,会削弱肺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朝百脉,是人体气体交换的核心枢纽。过度的身体劳累,会大幅增加耗氧量,迫使肺“加班”工作,长期以往必然耗伤肺气,导致呼吸急促、气短乏力。这既包括高强度的体力运动,也指现代人常见的长期熬夜,二者都会削弱肺卫之气,降低免疫力。
7. 怕“悲忧”:情绪低落时,肺会“跟着受伤”
中医有“悲则气消”的说法 —— 过度悲伤、焦虑、抑郁,会消耗肺的“气”,让肺的功能变弱。比如有人经历重大变故后,总觉得没力气、不想说话、容易咳嗽,就是情绪伤了肺。反过来,肺功能弱的人,也更容易变得多愁善感。
为什么秋季是养肺“黄金期”?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秋季对应的脏腑就是肺 —— 秋季的“收”与肺的“肃降”功能相通,此时养肺,既能弥补夏季高温对肺的消耗,又能为冬天抵御寒冷打下基础,相当于给肺“充电储能”。
而且秋季的“燥邪”虽然伤肺,但只要我们顺应季节特点,用“润”的方式养肺,就能“以润克燥”,把肺的津液补回来,让肺的功能慢慢恢复。就像干旱的土地,秋季下雨时及时蓄水,才能在下一个季节保持生机。
秋季养肺3 招,简单实用易坚持

抓住秋季养肺黄金期,不用刻意吃名贵补品,做好这3 件事,就能帮肺“补水、补气、护屏障”:
1. 饮食“润养”:吃对食材,给肺补够“津液”
秋季养肺的核心是“滋阴润燥”,首选这几类食材,做法简单还好吃:
白色食材“养肺”:中医有“白色入肺”的说法,比如梨、百合、银耳、莲子、山药。阴虚燥热者推荐煮“百合银耳梨汤”—— 梨去核切块,加泡发的银耳、干百合,煮 30 分钟后加少量冰糖,每天喝一碗,能滋润肺津,缓解干咳;
少辣少咸“护肺”:辛辣食物(辣椒、生姜、大蒜)会“耗伤肺津”,秋季要少吃;过咸的食物会加重肺的负担(中医说 “咸伤肺”),比如咸菜、腌肉,尽量控制;
多喝“温润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喝1500-2000 毫升温水,肺阴虚者可以泡点麦冬、玉竹(各5 克)当茶喝,能帮肺锁住水分。
2. 运动“练肺”:选对时间,增强肺的“呼吸力”
肺的功能靠“练”,秋季运动要避开早晚寒凉、中午燥热,选上午 9-10 点或下午 4-5 点,做温和的运动,帮肺 “打开呼吸通道”:
腹式呼吸“养肺”: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肚子慢慢鼓起(用鼻子吸),呼气时肚子慢慢收缩(用嘴呼),每次10-15 分钟。这样能让肺部充分扩张,增加肺活量;
八段锦“护肺”:八段锦里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两个动作,能拉伸胸腔、促进肺气运行,每天练 10 分钟,呼吸会更顺畅;
散步“润肺”:秋天适合在公园、树林里散步(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湿润,有“负氧离子”),每次 30 分钟,步伐放慢,配合深呼吸,能让肺 “吸入清气、排出浊气”。
3. 情志“护肺”:少悲多笑,给肺“松松绑”
前面说“悲忧伤肺”,反过来,“笑能宣肺”—— 笑的时候,胸腔会扩张,肺气能顺畅地宣发出去,相当于给肺 “做按摩”。秋季可以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和朋友一起登高赏秋(秋天登高能开阔眼界,减少悲伤情绪)、听轻松的音乐、看喜剧电影,每天笑一笑,肺也会“更轻松”。
最后提醒:秋季养肺,避开2 个“坑”

不要盲目“补肺”:有人觉得秋季养肺就要吃人参、燕窝,其实普通人只要饮食清淡、多喝水,就能满足肺的需求;如果本身容易上火,再吃温补的补品,反而会 “火上浇油”,伤了肺津;
注意“保暖防凉”:秋季早晚温差大,出门记得带件薄外套,尤其是老人、小孩和有肺病的人,避免受凉让寒邪侵入肺脏。
肺是我们身体的“呼吸卫士”,也是最“娇弱”的脏腑。秋季抓住养肺黄金期,避开它的“7怕”,用好 “饮食、运动、情志” 这 3 招,就能让肺保持健康,为冬天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医生简介

张莉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第二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继承人,对慢阻肺,哮喘,肺心病,肺癌,肺部感染,气胸,胸腔积液呼吸袁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下午,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