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葬礼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她的葬礼极为隆重,反映了她在清朝末年的权势和地位。以下是根据时任荷兰阿姆斯特丹《电讯报》驻北京记者亨利·博雷尔(Henri Borel)的记载整理的慈禧太后葬礼的详细情况:
1. 天气与环境:
- 葬礼举行的那天是一个充满阴霾的冬日,气氛肃穆。
2. 灵柩的运送:
- 慈禧太后的灵柩将从北京的紫禁城被抬送到距离北京城约100多公里远的清东陵。
3. 送葬队伍的组成:
- 最前端:一队身着新式军装、手拿长矛的骑兵,装束齐整,举止得体。
- 紧随其后:一列排着纵队、手牵马匹的仆役。
- 再往后:几百名身穿猩红色绸缎衣服、帽上插着黄色羽毛的仆役,他们轮换着抬行慈禧的灵柩。
- 护卫骑兵:两队骑兵分别手持飘扬着红色长条旗的长矛和长枪,身穿镶红边的灰色军衣。
- 旌旗与条幅:一排排穿着红衣服的仆役举着绿、红、紫、黄等各种颜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绸缎条幅。
4. 葬礼的规模与规格:
- 慈禧太后的葬礼规模宏大,规格极高,堪比皇帝的葬礼。
- 西方驻华使节也受邀参加了这场葬礼,显示了慈禧太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5. 随葬品:
- 慈禧太后的棺椁内陪葬品极其奢华,包括大量的金银珠宝、玉器、佛像等。
- 根据慈禧太监李连英的记载,慈禧太后的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了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厚度达一尺。她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达1000万两白银。
6. 陵墓被盗:
- 20年后,慈禧太后的陵墓被军阀孙殿英炸开,随葬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这一事件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杜月笙与孟小冬的婚礼
1950年,杜月笙与孟小冬在香港举行了婚礼。以下是关于这场婚礼的一些背景信息:
1. 人物介绍:
- 杜月笙:上海滩青帮大佬,一生经历丰富,权势显赫。
- 孟小冬:著名的京剧女老生,被誉为“冬皇”,出身梨园世家,才貌双全。
2. 感情历程:
- 杜月笙早在1925年就对孟小冬暗生情愫。
- 直到20年后的1946年,在四姨太太姚玉兰的撮合下,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女朋友。
- 1950年,两人终于在香港正式结为夫妻。
3. 婚礼现场:
- 婚礼当天晚上,杜月笙和孟小冬宴请亲朋好友,并在席间拍摄了合影照片。
张作霖被炸事件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情况:
1. 事件经过:
- 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被炸毁,他本人受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去世。
2. 历史背景:
- 这一事件被称为“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策划的一起针对中国东北军阀张作霖的恐怖袭击。
- 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进一步加剧。
1873年的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以下是关于1873年圆明园的一些背景信息:
1. 历史背景:
-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扩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之一。
-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大量珍贵文物被掠夺。
2. 现状:
- 到1873年时,圆明园已经遭受严重破坏,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残存的建筑和景观。
- 如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已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供人们参观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