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生成技术的变革与未来展望
Sora 2的发布及其影响
Sora 2的发布无疑是AI视频生成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带来了对现实世界更精准的呈现,还具备更强的可控性和复杂的音频生成能力。这些技术进步使得AI视频生成工具能够轻松地将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插入到生成的内容中,完成一些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高难度客串(Cameo)。例如,OpenAI CEO Sam Altman在Sora 2发布后,迅速成为大量AI视频作品中的主角,与瑞克、莫蒂对谈,参与讨论等。这些内容发布在Sora App上,被看作是「AI抖音」即将来临的标志。
Sora App:工具还是平台?
尽管Sora App具备完整的内容推荐功能,但目前它更像一个工具而非平台。它与Higgsfield等其他AI视频生成产品类似,主要通过提供高级滤镜来激发用户的创作冲动。然而,Sora 2的技术提升更可能加速To B方向的落地,推动整个视频大模型行业的技术更新,让AI更好地服务于有创作冲动的人。
AI对影视行业的变革
AI技术对影视行业的改变,正如《巨蛇怪谈》的导演吉星所说,类似于从胶片到数字的革新。这种变革不仅降低了内容生成的成本,还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生成的效率。例如,吉星在创作《巨蛇怪谈》时,团队只有他、一名编剧和一名AI技术人员,却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完成了作品,并在番茄、红果平台上获得了超过500万次播放。这种高效的创作模式在传统影视行业中是难以想象的。
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2024年,Sora和可灵的相继发布开启了AI视频赛道的竞争。截至2024年底,国内已经出现了20多款视频大模型产品,阿里、腾讯、字节等巨头纷纷参与其中。海外市场也不甘落后,Google、Meta等巨头以及Runway、Luma AI、Midjourney等创业公司也纷纷加入战局。进入2025年,视频大模型的能力加速进化,人物一致性、细节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例如,生数科技最新发布的Vidu Q2模型已经开始强调对复杂表情的生成能力。
商业模式的探索
视频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主要集中在B端和P端。快手在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推出2.0模型以来,可灵AI的月度付费流水持续突破1亿元人民币。火山引擎也在与博纳影业等伙伴共创,用AI技术解决行业痛点。OpenAI推出的Sora App面向C端用户,目前获得邀请码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但只能生成10秒、360P画质的视频。一旦进行商业化,Sora App的付费用户很可能集中在P端。
资本的押注与行业前景
视频大模型在多个领域的落地应用和创造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了资本的押注。9月,Vidu和爱诗科技两家国内的视频大模型厂商分别完成了融资。其中,Vidu完成了由博华资本领投的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爱诗科技则拿到了阿里巴巴领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这些资本的注入将有助于视频大模型厂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模型能力迭代和创新探索。
影视行业的新变化
影视行业积极拥抱视频生成大模型的一个核心原因是AI「炼丹」的效率提升了。利用AI创作视频的过程被称为「炼丹」或「抽卡」。提升「炼丹」效率有助于降低试错成本。例如,《明日周一》制作过程中,团队会先手绘原画,然后再利用其生成视频内容。这种高效的创作模式使得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高质量的内容。
未来展望
随着视频大模型基础能力的提升和工具生成的一致性、稳定性不断提高,AI视频生成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具备商业收益的AI短剧作品出现,影视行业也将诞生出新的游戏规则。AI技术不仅将改变内容生成的方式,还将重塑整个影视行业的生产关系。
总之,Sora 2的发布标志着AI视频生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