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专家提醒:不要买!不要吃!里面含有硼砂,危害健康,别害了自己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435
金币
333115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32
你有没有注意过,街边小摊上的“爆浆水晶凉粉”“Q弹果冻凉皮”“五彩糯米团子”,光看一眼就让人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晶莹剔透、入口即化,价格又便宜,吃起来像小时候的跳跳糖混合布丁,太上头了。


但你知道吗?这种越“Q弹”、越“剔透”的手工小吃,背后可能藏着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秘密:硼砂。
这种早就被明令禁止添加进食品的化工原料,现在却悄悄出现在你嘴里,甚至很多人吃了还浑然不知。
为啥有人还在用?吃进去到底有什么危害?日常生活中怎么辨别?今天就来把这事儿讲清楚,别被“看起来无害”的美食害了自己。


硼砂是什么?它原本是一种工业用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农药和洗涤剂。
它还有一个听起来温柔但实则危险的名字——四硼酸钠。
在食品工业里,硼砂曾经被用作防腐剂和凝固剂,让食物保持弹性、延长保质期。但早在2009年,国家就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在任何食品中使用。
问题是,某些黑心商贩为了“口感”和“卖相”,依然铤而走险。
硼砂的危害,远不止“吃坏肚子”那么简单。它进入人体后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影响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而一次摄入过量,甚至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很多人会以为,“我吃个一两口,应该没事吧?”但问题就在于,它不是一次吃多少的问题,而是你根本不知道你已经吃进去了多少。
硼砂的毒性在儿童和老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
儿童的新陈代谢和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毒素的排泄能力差;老年人则因代谢减退,排毒速度慢,一旦摄入,毒素就在体内悄悄积累。


有研究显示,摄入0.1克/公斤体重的硼砂就有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如呕吐、腹泻、头晕、皮肤发红,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抽搐、昏迷。
而一些“三无食品”中硼砂的残留量,远高于这个安全阈值。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想,那是不是只有街边摊才不靠谱?其实不然。
某些“网红小吃”或“手工零食”也可能存在非法添加硼砂的风险,尤其是那种过于弹牙、有“胶质感”的食物。
比如:凉粉、粉条、年糕、虾滑、虾滑,甚至某些“自制小零食”视频中,博主为了让成品“更有卖相”,会偷偷加入一些“不明白色粉末”——很可能就是硼砂。


判断食物中是否含硼砂,并不容易。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气味和颜色,也不会影响食物的味道。
但有几个生活小妙招,可以提高警觉。
第一,看弹性。
正常的凉粉、果冻、年糕,是“柔软中带韧性”,而含硼砂的产品则“异常弹牙”,像橡皮糖一样回弹。
第二,闻味道。
虽然硼砂无味,但如果食物闻起来有点刺鼻或“化工味”,那就要多留个心眼。


第三,别迷信手工。
“纯手工”“古法制作”听起来很诱人,但制作工艺不规范,更容易被非法添加物趁虚而入。
如果一时嘴馋吃了含硼砂的食物怎么办?不要惊慌,大多数情况下,一次少量摄入不会有明显反应。
但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饮食情况。
尽量从源头避免摄入。
买食品的时候,留意产品包装是否齐全,是否有SC编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对于来源不明的散装食品、街边小吃,建议谨慎选择。


你可能会问,国家不是早就禁用硼砂了吗?怎么还会有人用?问题出在监管漏洞和成本诱惑。
硼砂便宜、容易采购,能让食物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又能延长保质期。
对一些不愿守规矩的小作坊来说,这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机方式。
但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一个看不见的健康陷阱。外表越光鲜,背后可能越阴暗。
就像看起来无害的小吃,实则可能是健康的“慢性杀手”。
人体对硼元素并非完全不能接触。它在某些微量元素补充剂中可能存在,但剂量受到严格控制。


而硼砂这种形式的硼,一旦摄入,就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范围。
回到生活中,别为了“尝个鲜”就拿健康开玩笑。尤其是给孩子、老人买吃的,一定要格外小心。
别让一口“弹牙”,变成一生“难忘”。
食品安全不是“吃坏了再后悔”,而是“没吃之前就警觉”。如果你发现某个产品口感异常、来源可疑,不妨多问一句:这东西,真的安全吗?
很多人以为食品安全是专家的事、政府的事,其实也是每个人的事。


因为我们每一次购买、每一次转发、每一次分享,都会影响别人对食物的认知。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多看一眼配料表”的人,那个“不随便尝试陌生小吃”的人,那个“为家人把好第一道关”的人。
你会因为口感“太Q弹”而警惕吗?你有没有遇到过“吃起来不太对劲”的小吃?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你的经验,说不定能帮到别人。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435
金币
333115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38
以下是关于含硼砂食品的危害及防范建议的综合说明,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 硼砂的严重危害
毒性蓄积与器官损伤

硼砂(四硼酸钠)进入人体后代谢缓慢,长期摄入会在肾脏、肝脏蓄积,导致不可逆损伤,尤其对肾功能不全者危害加倍。
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皮疹、贫血,严重时影响神经系统(头痛、头晕)。
致癌与生殖风险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诱发细胞癌变。
干扰激素平衡,损害男性生殖系统健康。
🚫 6类高危含硼砂食品及识别方法
异常筋道的面制品

包括:手工米粉、湿面条、饺子皮、馄饨皮
特征:久煮不烂、弹性过高;颜色异常雪白(正常应为米黄);冷藏多日仍不粘连。
色泽异常的肉类

包括:猪肉、肉丸、香肠
特征:表面暗红或有白色粉末残留;触感滑腻;保质期过长。
“保鲜”粽叶的粽子

特征:煮后粽叶仍呈鲜绿色(正常应偏黄褐);口感异常爽滑、韧性强
耐煮腐竹/豆腐干

特征:泡水后膨胀明显、水质浑浊;久煮不化;质地硬脆不易折断。
亮白凉皮/粉条

特征:色泽白亮(正常为米白或淡黄);弹性超常;放置多日不变质。
Q弹丸类与年糕

包括:虾丸、牛筋丸、年糕
特征:弹性超乎寻常;烹煮后收缩率低。
🛡️ 安全防范建议
主动规避“完美”食品

警惕过度追求弹性、亮泽、耐储存的食品,如“煮不烂”面条、“放不坏”凉皮。
选择正规购买渠道

避免流动摊贩或来源不明产品,优先选购有质检标识的商品。
举报违法线索

发现疑似添加硼砂的食品(如电商平台售“食用硼砂”),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提示:硼砂违法添加屡禁不止,因监管难度大且隐蔽性强。消费者需提高辨别力,更多案例可查看:

请务必扩散提醒家人,健康无小事!

硼砂对人体多系统的危害及健康风险
硼砂(主要成分为硼酸钠)作为一种常见化学物质,虽在工业和传统食品加工中有应用,但其对人体健康存在显著危害,尤其长期或过量接触时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功能。以下从具体影响、中毒剂量与症状、高危人群及预防措施展开说明:

一、对人体各系统的具体损害
1. 消化系统损害
硼砂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道吸收,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可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症状。长期摄入会抑制消化酶活性,影响营养素(如钙、镁)吸收,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及体重减轻,严重时可能诱发胃肠道溃疡或出血

2. 神经系统损害
硼砂具有神经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干扰大脑功能,表现为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等。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智力发育可能受影响;孕妇接触则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甚至导致流产。

3. 生殖系统与内分泌影响
男性:硼砂可损害精子质量和数量,降低生育能力。
女性:可能干扰内分泌平衡,影响卵子发育与排卵,增加流产或胎儿发育异常风险。
4. 脏器与代谢损害
硼砂需经肝脏、肾脏代谢,过量摄入会加重脏器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其含有的硼元素具有蓄积性,长期积累可能引发多脏器中毒,同时影响骨骼健康(如钙吸收障碍)。

5. 皮肤与黏膜刺激
直接接触硼砂可导致皮肤干燥、红肿、瘙痒,或引发过敏性皮疹;眼睛接触可能诱发结膜炎、角膜炎46。若吸入硼砂粉末,还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

二、中毒剂量与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剂量: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致死量约15克;婴儿致死量仅2-3克。
症状:短期内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红斑、循环系统障碍,严重时休克、昏迷,称为“硼酸症”

2. 慢性中毒
长期低剂量摄入可导致硼在体内蓄积,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神经衰弱等,甚至诱发贫血或骨骼疾病。

三、高危场景与预防建议
1. 常见暴露途径
食品添加:部分传统食品(如凉皮、粽子、肉制品)可能非法添加硼砂以增加弹性或防腐。
日用品接触:含硼砂的清洁剂、杀虫剂、化妆品等可能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

2. 预防措施
避免食用风险食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拒绝来源不明的“三无”产品。
加强个人防护:接触硼砂时佩戴手套、口罩,避免儿童或孕妇接触相关物品。
应急处理:误食后立即饮水稀释,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四、法律与健康警示
我国《食品卫生法》明确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尽管其在工业领域有应用价值,但其对人体的累积毒性和多系统损害风险不容忽视。通过减少接触、选择安全替代品,可有效降低健康威胁。

硼砂常见的食品添加领域
硼砂(四硼酸钠)是我国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但因其能增强食物弹性、防腐保鲜等特性,仍被不法商家违规使用。以下是硼砂易潜伏的几类常见食品:

米面制品:手工米粉、粉条、凉皮、饺子皮、面条等,添加后质地更“Q弹”、耐煮且不易变质。
肉制品及加工丸类:生猪肉(涂抹硼砂以保鲜增色)、虾丸、牛筋丸、肉丸等,可能呈现异常筋道或色泽过艳。
传统糕点与淀粉类食品:粽子、年糕、腐竹、凉粉等,添加后口感爽滑、韧度高且延长保质期。

其他易违规品类:部分早餐店的肠粉米浆、豆浆,以及颜色异常鲜亮的凉皮、米粉等。
硼砂添加食品的辨别方法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特征识别潜在风险食品:

观察外观与色泽:避免购买颜色过于鲜艳(如红润异常的猪肉)、发白不自然(如凉皮)或表面有白色粉末的食品。
闻气味:若食物散发轻微碱味,可能添加了硼砂。
测试质地:过于“完美”的弹性(如久煮不烂的米粉、无肉筋却异常筋道的丸子)需警惕。

价格与渠道:警惕售价远低于成本的产品(如低价肉丸),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及有安全标识的商品。
硼砂的健康危害与法规要求
硼砂对人体毒性显著,主要危害包括:

蓄积性损伤:在体内代谢缓慢,长期摄入会损害肝肾功能,尤其对肾病患者风险更高。
生殖与内分泌干扰:可能影响男性生殖系统及激素水平。
急性与慢性中毒:短期过量摄入可引发呕吐、腹泻、休克,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已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违规添加者将面临刑事处罚,情节严重可判处死刑34。消费者若发现疑似问题食品,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8-20 13:42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019
金币
360020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1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55
硼砂在食品中的隐患与防范

你提到的“爆浆水晶凉粉”、“Q弹果冻凉皮”和“五彩糯米团子”确实让人垂涎欲滴,但背后可能隐藏着硼砂的危险。硼砂是一种工业用化学物质,虽然曾被用作食品防腐剂和凝固剂,但因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早在2009年就被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硼砂的危害

硼砂进入人体后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影响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中毒,一次摄入过量甚至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具体危害包括: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甚至抽搐、昏迷。
- 生殖系统:影响精子质量和数量,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儿童和老人对硼砂的毒性更为敏感。儿童的新陈代谢和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毒素的排泄能力差;老年人则因代谢减退,排毒速度慢,毒素容易在体内积累。

如何辨别含硼砂的食品

辨别食物中是否含硼砂并不容易,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气味和颜色,也不会影响食物的味道。但有几个生活小妙招可以帮助提高警觉:

1. 看弹性:正常的凉粉、果冻、年糕是“柔软中带韧性”,而含硼砂的产品则“异常弹牙”,像橡皮糖一样回弹。
2. 闻味道:虽然硼砂无味,但如果食物闻起来有点刺鼻或“化工味”,那就要多留个心眼。
3. 别迷信手工:“纯手工”、“古法制作”听起来很诱人,但制作工艺不规范,更容易被非法添加物趁虚而入。

食品安全的防范措施

1.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从正规超市或有资质的商家购买食品,留意产品包装是否齐全,是否有SC编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2. 谨慎选择散装食品:对于来源不明的散装食品、街边小吃,建议谨慎选择。
3. 关注配料表:购买食品时,多看一眼配料表,了解食品成分。
4. 提高警惕:如果发现某个产品口感异常、来源可疑,不妨多问一句:这东西,真的安全吗?

监管与个人责任

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硼砂,但由于监管漏洞和成本诱惑,一些黑心商贩依然铤而走险。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还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每一次购买、每一次转发、每一次分享,都会影响别人对食物的认知。

结语

食品安全不是“吃坏了再后悔”,而是“没吃之前就警觉”。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多看一眼配料表”的人,那个“不随便尝试陌生小吃”的人,那个“为家人把好第一道关”的人。

你会因为口感“太Q弹”而警惕吗?你有没有遇到过“吃起来不太对劲”的小吃?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你的经验,说不定能帮到别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