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这是一个位份、称谓,而不仅仅是”皇帝后面的女人“。皇后的权利在封建社会当中也是极大的。那么我们各个朝代这么多位皇后,你们知道中国古代著名皇后都有哪些吗?你们知道中国十大皇后排名都有哪些名列前茅吗?今天赵英雄编辑就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十大著名皇后,快一起来看看吧。
1、清太宗皇太极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是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自皇太极驾崩后,孝庄努力协调各方关系,最终使她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是为顺治帝;顺治帝在位十八年后驾崩,这时孝庄力排众议,辅佐着年幼的康熙皇帝玄烨登上了帝位。
2、武周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武周皇帝,唐朝至武周时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天授元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建立武周。她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又“明察善断”,重视选拔人才,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奖励农桑,然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3、清咸丰帝孝钦显皇后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 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4、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飞燕外传》称其名为赵宜主。本巴郡阆中谯里人,其父母因侍同里入朝为侍中的谯隆移家于入京城,仅称其为长安宫人,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选入宫中为家人子(即宫女),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如此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
5、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亲。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6、明太祖皇后马氏
孝慈高皇后马氏(1332年-1382年),女,汉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至正十二年(1352年),马氏嫁于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为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享年51岁,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
7、契丹萧太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8、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刘娥(970年—1033年),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刘娥出身寒微,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四岁时入韩王府,后被迫离开,寄居韩王府给事张耆家中。至道三年(997年)宋真宗即位后,进入宫廷,直到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封为美人。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死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正月进封为修仪,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进封德妃,十二月册立为后。刘娥机敏聪慧、通晓史书,颇具政治才干,为真宗所倚重。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病重,朝政多由刘娥裁决。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仁宗。仁宗即位时,年龄幼小,刘娥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崩,享年六十四岁,谥曰章献明肃。刘娥终结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存在十年之久的“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娥以东汉贤后马邓为榜样,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治国有方,但也眷恋权位。其长期隐瞒宋仁宗的身世,派仁宗生母李宸妃为真宗守灵,以隔绝仁宗母子,直到刘娥去世后宋仁宗才知道真相。戏曲《狸猫换太子》即取材于这段历史。
9、汉高祖后吕雉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 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10、西汉窦太后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窦猗房是普通的农家女,平民出身。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