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警惕!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可能与肺癌有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h001

UID: 625147

 
发帖
123
金币
88
道行
16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14
最后登录: 2025-08-21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赵方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做CT时被查出肺结节,大家不禁三连问:怎么突然冒出结节?会不会变成肺癌?我该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其实,大多数肺结节在确诊前已默默存在多年,只因影像技术进步、低剂量螺旋CT普及,才被大家发现。

究竟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提高警惕?张毅给出了专业指导。

肺结节≠肺癌:多大才需要紧张?

肺结节,顾名思义,是指肺部组织中出现了一个直径通常在3cm以下的“小圆点”。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肺部的一颗“小痣”,只是它出现在体内,而不是皮肤表面。通常直径大于3cm的则被称之为肺部肿块。

临床上,根据CT影像所呈现的肺小结节内部密度不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

体检发现肺结节要不要紧张?张毅给出两条判断标准:一看大小,二看“颜值”。

大小

≤6mm:先观察,不急着处理。

6-8mm:密切随访,排除早期肺癌。

≥8mm:为警戒线,随访中只要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出现实性成分)或形态变不规则,需要立即就医。

≥1cm 且伴高危因素时考虑手术。

“颜值”

小巧、边缘光滑的“高颜值”结节多为良性。

若出现毛刺、胸膜牵拉或血管伴行等“低颜值”特征,则需警惕恶性可能。

肺部磨玻璃结节“非切不可”吗?

张毅指出,肺癌的早期形态大多表现为无症状的肺部结节,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肺磨玻璃结节。但并非所有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都是肺癌,肺部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等都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

从胸部CT上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表现类似磨玻璃,呈现云雾状的圆形、类圆形病灶或不规则阴影。

张毅表示,绝大多数影像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肺癌多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

· 一旦出现实性成分(mGGO),恶性概率升高,但仍属于早期,及时微创手术即可根治。

·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种短期内快速增大、实性成分占比>50%、边缘毛刺明显、伴有胸膜凹陷的结节。

报告里出现哪些字眼要格外当心?

良性信号

如果结论写“炎性结节可能性大”“考虑良性结节,建议随访”,则不必紧张。这些结节可能是肺炎、结核痊愈后的疤痕,或是长期接触粉尘、油烟形成的“肺部小增生”,不需要治疗,每年复查一次CT即可。

可疑信号

如果出现“不除外恶性”“建议增强CT或穿刺活检”,说明结节有一定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更精准的CT或病理活检)。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烟草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暴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根据该方案,年龄≥50岁的人群中,如满足“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或“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等情况,均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方案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年龄一般在50-74岁。

张毅表示,远离肺结节及肺癌风险,首要是戒烟并回避二手烟、三手烟;厨房爆炒前先开油烟机,炒完再运行10分钟,减少油烟吸入;PM2.5 爆表时戴N95口罩,回家后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把粉尘挡在体外;同时避免熬夜、持续高压和情绪暴躁,保持作息规律,若直系亲属有肺癌史,需要提早筛查。

最后,张毅用了四句话总结:

1.体检发现≤6 mm的肺结节:先别慌,定期复查。

2.磨玻璃结节即使1cm,只要没变化,也可继续观察。

3.真正需要手术的,是那些“长大、长实、长坏”的结节。

4.不吸烟、少油烟、情绪稳、早筛查,是普通人远离肺癌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1条评分金币+15
xian209 金币 +15 - 08-1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9282
金币
362734
道行
2004
原创
241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23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16
肺结节知识全解析:别让“小痣”变“大患”

在当今社会,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被查出肺结节。这不禁让许多人感到恐慌:肺结节是不是肺癌的前兆?我该怎么办?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给出了专业指导,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并应对肺结节。

一、肺结节≠肺癌:正确认识肺结节

肺结节,简单来说,就是肺部组织中出现的一个直径通常在3cm以下的“小圆点”。它就像肺部的一颗“小痣”,只是这颗“痣”长在体内,而非皮肤表面。值得注意的是,直径大于3cm的则被称为肺部肿块,与肺结节有所区别。

张毅主任指出,大多数肺结节在确诊前已默默存在多年,只是由于过去影像技术的限制而未被发现。因此,体检发现肺结节时,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二、判断标准:大小与“颜值”并重

如何判断肺结节是否需要警惕呢?张毅主任给出了两条判断标准:一看大小,二看“颜值”。

- 大小:
  - ≤6mm:先观察,不急着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 6-8mm:密切随访,以排除早期肺癌的可能性。
  - ≥8mm:为警戒线,若随访中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增高或形态变不规则,需立即就医。
  - ≥1cm且伴高危因素时,考虑手术治疗。

- “颜值”:
  - 小巧、边缘光滑的结节多为良性,可放心观察。
  - 若出现毛刺、胸膜牵拉或血管伴行等特征,则需警惕恶性可能。

三、肺部磨玻璃结节:并非“非切不可”

肺部磨玻璃结节是肺结节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影像表现类似磨玻璃,呈现云雾状的圆形或不规则阴影。张毅主任指出,并非所有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都是肺癌,它也可能是肺部炎症、水肿或纤维化等良性病变的表现。

对于纯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肺癌,多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因此,即使出现磨玻璃结节,也不必过于恐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四、报告字眼需警惕:良性信号与可疑信号

体检报告中关于肺结节的描述,也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依据。张毅主任提醒,如果结论写“炎性结节可能性大”或“考虑良性结节,建议随访”,则不必紧张,这些结节可能是肺炎、结核痊愈后的疤痕或长期接触粉尘、油烟形成的“肺部小增生”,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然而,如果出现“不除外恶性”或“建议增强CT或穿刺活检”等字眼,则说明结节有一定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性质。

五、远离风险:生活习惯与早期筛查并重

最后,张毅主任强调了预防肺结节及肺癌的重要性。他建议,首先要戒烟并回避二手烟、三手烟;其次,厨房爆炒前先开油烟机,炒完再运行10分钟,减少油烟吸入;在PM2.5爆表时戴N95口罩,回家后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同时,避免熬夜、持续高压和情绪暴躁,保持作息规律。若直系亲属有肺癌史,还需提早进行筛查。

总之,面对肺结节,我们既要保持警惕,又不必过于恐慌。通过正确认识、定期检查、改善生活习惯和早期筛查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风险,守护自己的健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