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1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众所周知,麝香是避孕的,元春为何要给宝钗?难道希望她绝育吗?[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879
金币
552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03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21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元春端午节赐礼,到底把红麝串给了谁?

袭人“命小丫头将昨日娘娘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两端,芙蓉簟一领”。宝玉又问别人都一样吗?袭人捡宝玉可能感兴趣的,一一交代:“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就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有。”后面还有李纨凤姐,关系不大,就不交代了。

“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这里有“多着”、“只多着”,是跟谁来比较?比谁的“多”?
当然是比宝玉的多。也就是说,宝玉所得的这四样东西,贾母、贾政、王夫人、薛姨妈也都有;在这四样的基础上,他们又多了一两样。换言之,元春给祖母、父母、姨母也都赐了香麝串。

“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就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这里说的“就只单有”又是什么意思?当然也是在跟宝玉比较,她们四人没得到凤尾罗、芙蓉簟两样东西,“就只单有”宝玉礼物中的两样。是哪两样?

扇子当然就是“上等宫扇”,数珠儿也正是“红麝香珠”。就好像大观园又名“省亲别墅”,可是人们平时说起来,就只说“园子”:“我带你园子里玩耍去”、“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呢”、“薛姨妈和宝钗进园子里来瞧宝玉”、“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回来了”……

“园子”不是专指大观园。宁国府就有自己的花园。贾敬生日时,尤氏就请示邢王夫人:“太太们在这里吃饭呢,还是在园子里吃去好?小戏儿现预备在园子里呢。”王熙凤看望了生病的秦可卿后告辞:“好生养着罢,我过园子里去了。”这是在第十一回,大观园还没盖呢,“园子”当然是指宁府的花园。可是后文宝玉要带贾芸逛的、晴雯讽刺小红要离开的、贾母带着刘姥姥游玩的,没有人会误会是宁府的花园吧?

一个事物,不一定只有一个名字,也可能用通常的名称来称呼。袭人向宝玉汇报众人所得的礼物,贾母“多着”、王夫人等“只多着”、宝钗“一样”、黛玉三春“只单有”,一一比较下来,显然红麝香珠是每个人都有的,绝不是某些不认真读书的朋友误会的那样,只有宝钗有。

即使不比较贾母王夫人黛玉三春,只说宝钗宝玉:“你同宝姑娘的一样”,也可见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都是“红麝香珠二串”。如果像某些被后宫戏洗了脑的观众以为的,麝香就意味着避孕甚至绝育——那宝钗给宝玉的两串,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希望宝玉、至少是宝玉身边的人,都绝育吗?难道元春要让这个最亲爱的弟弟断子绝孙?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麝香有活血的功效,是孕妇忌用的。但根据剂量、用法、各人体质的不同,服用麝香未必会流产,更不用说避孕或绝育了。在影视剧中,为了情节的需要,把麝香设置为避孕绝招,这是合理的,可它的合理性仅限于影视剧。
1条评分金币+12
zhdf 金币 +12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昨天 11:5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1527
金币
334635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17
关于元春赐予薛宝钗红麝香珠(红麝串)的争议,结合《红楼梦》文本和医学考据,分析如下:

一、“麝香避孕”属于民间传说与影视夸张
中医理论中麝香的实际功效
麝香在中医属活血通经药材,可治疗难产、死胎滞留等症。其性辛温,需口服或配伍他药才能发挥药效,单纯佩戴并无避孕或绝育作用。现代医学也指出,麝香可能导致子宫兴奋(对孕妇有流产风险),但无证据表明接触会导致不孕。

“避孕说”源于文学演绎与民间迷信
如《孽债》等影视剧将麝香渲染为“避孕神器”,实为剧情需要。滴血验亲、耳屎致聋等类似伪科学传说,在民间长期流传,但缺乏科学依据。

二、元春赐礼的深层意图:支持“金玉良缘”
赐礼一致性暗示姻缘倾向
元春所赐端午节礼中,唯有宝玉与宝钗的礼物完全相同(均含红麝香珠二串),而黛玉与其他姐妹的礼物次一等。此举被解读为元春借礼单表态,支持宝钗与宝玉的婚事。

红麝串的象征意义

“红”字隐喻姻缘:红色象征婚庆,“麝香珠”实为名贵香料装饰品,符合端午节佩香习俗。
贵族身份标识:麝香与沉香、龙脑并称“四大名香”,佩戴彰显身份。
三、宝钗佩戴的行为佐证无害性
宝钗精通药理,若有害必会规避
宝钗熟知药材(如指出市售人参造假),且性格谨慎利己。若红麝串真可致不孕,她绝不会佩戴

公开佩戴体现坦荡
宝钗在贾母房中当众褪下红麝串给宝玉观看,若有避孕嫌疑,此举无异于自毁名节,不符其“珍重芳姿”的作风。
四、关键反证:元春不可能危害宝玉子嗣
宝玉同样获赐红麝香珠二串。若麝香真可致女性绝育,元春为何让弟弟长期持有此物?岂非主动断绝贾府血脉?
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亦获赐红麝串,若有害,元春更无理由毒害亲族。
结论:曹雪芹借“红麝串”深化人物与主题
破除宫斗阴谋论:元春赐礼是对“金玉良缘”的认可,非暗害宝钗。
刻画宝钗性格:坦然佩戴体现其端方自持,与“羞笼”的微妙情态形成反差,暗示她对婚事的期待。
揭露迷信盲从:作者通过此情节,批判对民间传说的过度解读。
📖 延伸思考:麝香争议实为现代读者受宫斗剧影响产生的误读。回归文本可见,曹雪芹笔下香料、服饰等物,始终服务于人物塑造与命运隐喻,而非猎奇桥段。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昨天 11:5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