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破解未成年人上网的新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487
金币
833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8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41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未成年人早已将上网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针对各类未成年人上网乱象,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未成年人模式得到普及,针对未成年人的不良信息传播、游戏短视频沉迷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然而近期,一些涉未成年人上网用网的新乱象新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因粉丝“互喷”,中学生惨遭网络“开盒”,进而被网络欺凌;某短视频博主摆拍“姐弟互殴”剧情,借未成年人牟利……这些行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又往往容易逃避监管,甚至成为监管死角。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加,进一步引发家长担忧。新型有害内容披上“伪装”,更易突破未成年人心智防线,传统治理手段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挑战。对此,监管部门响应迅速。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提出聚焦各类新情况新表现,做好问题整治。

  新型乱象之所以较难治理,在于其善于隐匿,并与新兴技术紧密结合。不少不良信息不再明目张胆,而是以“擦边”等形式变换为“软色情”“软暴力”;有的则与未成年人喜爱的网络流行文化相结合,以卡牌、动漫等为载体,加以包装美化。另一方面,新载体、新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侵害者深谙未成年人的兴趣点,用短视频算法精准推送不良亚文化。某些社交应用的“悄悄话”“阅后即焚”等功能,被用来传播不良信息、实施网络骚扰,为监管追责设置了障碍。

  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治理手段需要与问题一起“进化”,努力应对新情况、破解新难题。跳出“出了问题就整治,整治过后又出新问题”的“循环怪圈”,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转变、从各主体各自为战到全社会协同共治的转变,如此,才能建立起长久有效的解决机制。

  面对技术双刃剑的考验,我们需要更精细的防护网。要推动平台利用技术优势主动防御,提升对新型有害内容的识别拦截能力,优化未成年人模式功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今年4月起,在国家网信办的指导下,移动互联网青少年模式正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初步实现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应用商店的三方联动,内容池引入权威机构资源并建立分层体系。相关经验有待不断总结优化,促进技术防护持续迭代升级。

  根治乱象,需激活多元共治的生态系统。去年某平台因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被处罚,这也警示企业,唯有将保护要求内化为技术规则与审核标准,才能避免“事后灭火”的被动。而对于那些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则要加快制度供给,不断细化规则,尽量减少监管盲区,避免让一些违规主体有机可乘。家长要有效提升网络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相关部门也需畅通举报途径。

  专项行动既是对当下问题的精准施策,更是构建长效机制的有益尝试。唯有将技术创新、制度完善、社会共治有机结合,才能在数字浪潮中为未成年人筑起坚固的“成长防线”,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精神绿洲”。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5838
金币
336806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6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40
针对未成年人上网乱象和新问题,确实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网络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建议:

1. 加强监管和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已经部署了“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新情况新表现,做好问题整治。这种专项行动能够对当下问题进行精准施策,并为构建长效机制提供有益尝试。

2. 技术进化与主动防御:
   治理手段需要与问题一起进化,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防御。推动平台利用技术优势,提升对新型有害内容的识别和拦截能力,优化未成年人模式功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3. 三方联动与内容池建设:
   移动互联网青少年模式已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实现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应用商店的三方联动,并引入权威机构资源建立分层体系。这有助于提供更安全、更适宜未成年人的内容。

4. 激活多元共治生态系统:
   需要企业、家长、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共治局面。企业应将保护要求内化为技术规则与审核标准,家长需提升网络教育意识和能力,相关部门则需畅通举报途径。

5. 制度供给与规则细化:
   对于新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快制度供给,不断细化规则,减少监管盲区,避免违规主体有机可乘。

6. 社会协同共治:
   从各主体各自为战转变为全社会协同共治,建立起长久有效的解决机制,是解决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关键。

7. 教育与引导: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教育和引导,教育他们如何安全、健康地使用互联网,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8. 技术创新与全球合作: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合作,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和规则,确保技术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9373
金币
31450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5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4:31
未成年人上网新难题的表现与成因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新型网络乱象呈现隐蔽化、技术化特征,对传统治理体系构成挑战。

新型网络侵害形式:

网络暴力升级:“开盒”(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并公开隐私信息)成为针对未成年人的典型侵权行为,常伴随恶意辱骂、线下威胁,甚至引发受害者反向施暴14。
不良内容伪装化:软色情、软暴力内容以卡牌、动漫等流行文化载体包装,短视频算法精准推送不良亚文化,隐蔽性极强13。
功能滥用风险:社交平台“悄悄话”“阅后即焚”等功能被用于传播不良信息,为监管追责设置障碍13。
技术与环境诱因:

算法推荐陷阱:平台利用算法分析未成年人兴趣点,定向推送不良内容,加剧沉迷与价值观扭曲14。
低龄触网风险:未成年人触网年龄提前,低龄儿童认知能力不足,易受网络沉迷、数据泄露威胁4。
暑期暴露矛盾:假期上网时间增加,家长担忧加剧,传统“事后整治”模式陷入“问题-整治-新问题”循环13。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治理实践与升级方向
针对新型难题,监管部门与社会各界已启动多维度应对措施,推动治理体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型。

技术防护:构建动态升级的安全网
未成年人模式迭代:2025年4月,“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实现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应用商店三方联动,内容池引入权威资源并建立分层体系,提升防护精准度13。
主动防御技术研发:要求平台强化AI识别能力,针对“软色情”“软暴力”等隐蔽内容优化算法模型,实现有害信息提前拦截

制度与监管创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
专项整治行动: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算法滥用、功能风险等新问题,强化平台主体责任13。
多元主体协同: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家庭联动,例如上海虹口区通过“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主题讲座,融合民警实操经验与心理学专家指导,提升家庭防护能力5。
社会共治:激活生态系统的保护能量
企业责任内化:通过处罚案例(如某平台因未落实未成年人模式被追责)警示企业,需将保护要求嵌入技术规则与审核标准,避免“事后灭火”13。
家庭与教育赋能:推广“替代活动法”(如以国际象棋替代手机游戏)、亲子沟通技巧培训,降低网络依赖风险5;学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隐私保护与风险判断能力4[[6]]。
构建长效保护机制的核心路径
破解未成年人上网难题需跳出短期整治思维,通过技术、制度、文化协同,建立“预防-干预-共治”的长效体系。

技术防护持续进化

推动跨平台数据共享,建立全国性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监测数据库,实现风险实时预警。
鼓励研发“家长监护数字工具”,支持家长远程管理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平衡保护与自主需求。
制度供给精细化

针对“开盒”“算法歧视”等新型问题,加快立法修订,明确平台追溯责任与法律后果。
建立“网络不良内容举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畅通未成年人及家长投诉渠道。
社会生态协同优化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未成年人保护行业标准,推动平台定期公开治理成效。
社区与学校合作建立“网络素养实践基地”,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提升未成年人抗风险能力。
唯有技术防护“更智能”、制度规则“更细密”、社会参与“更主动”,才能为未成年人筑起“成长防线”,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滋养心智的“精神绿洲”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