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用AI技术打造起一个“情绪银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861
金币
3000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4


实践队队员制作“情绪储蓄罐”。受访者供图

  “今天在情绪银行看见游客留言赞我家梨子甜,很高兴。”
  7月29日,宜宾,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2024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杜语焓,把数据库后台新增的“情绪数据”,抄送给李庄镇安石村村委会。很快,村民雷从先就收到了“喜悦情绪积分”。
  7月6日,作为“安石数智先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小队长,杜语焓带着10名队员,在安石村住了14天。在这个以酿酒专用粮闻名的村子里,队员们线上线下通过AI技术,为村民和游客打造出“情绪银行”。

给村里造个“情绪树洞”
毛竹做成“情绪储蓄罐”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这里曾因出产五粮液酿酒专用粮闻名。
  实践队到村里当晚讨论时,队员唐靖文感慨:“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是心与心的距离。”大家合计着给村里造个“情绪树洞”。
  考虑到村里老人多,得有线下“装”情绪的物件。“就用竹筒,像装酒糟的篓子!”村里的老大爷说。
  说干就干。7月8日清晨,队员跟着村民雷得令钻进毛竹林,选竹、砍竹、锯段、钻孔,再用颜料、麻绳装饰,一个个绘有“SWPU”(西南石油大学英文简写)和“情绪”标志的竹筒制成,成了“情绪储蓄罐”。
  “喜悦投递口”“烦恼树洞”“给老乡的话”“游客的乡村印象”……4种竹筒很快挂在了村里人流量大的青年旅舍、村图书馆和村口老槐树上。
  队员挨家挨户宣传,陆续有情绪卡投递:“晚上在村头散步有风,舒服”“每天在农家乐给游客 做 好 吃 的 ,挺 开心”……

激活乡村情感经济
喜悦分享成“社交货币”

  截至7月18日,线下4个竹筒已收到60张卡片。“增设儿童图书”“组织暑期辅导班”等诉求相继落地,实践队制作的竹筒“储蓄罐”,成了村里最接地气的“情感驿站”。
  杨宗琼奶奶将“想借手机跟孙辈视频”的字条塞进竹筒,三天后,队员唐靖文便上门帮她了却心愿;村民念叨“孙子暑假没人带”,队员们随即开设AI科普小课堂。
  创意持续落地,喜悦分享成了“社交货币”。游客向“游客的乡村印象”竹筒投信,可获“情绪兑换券”,去村里小卖部换块本地饼干、到米酒坊尝口鲜酿。
  10多天试运营,村民和游客发现,竹筒既能“存入”情绪,又能获得“情感货币”,戏称它是“情绪银行”。

AI技术赋能:
用科技为情感“存档”

  “爷爷您瞧,这是您年轻时酿酒的模样。”实践队员郭梓皓举起平板,AI修复的黑白照片里,村民雷崇开大爷抱着酒坛的笑容鲜活如初。
  安石村的日子里,这样的温暖不断上演:老人和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在堂屋前“同框”拍摄全家福;线上“AI医生”为村民解答腰腿疼痛问题,线下实践队与川北医学院的大学生讲授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
  线上“情绪银行”也应运而生,用科技为情感“存档”。“目前已经收集到很多内容,经AI分类整理后,会制作成‘乡村声音日记’,在8月底前完成。”实践队指导老师胡朝伟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861
金币
3000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55
西南石油大学实践队在安石村的“情绪银行”实践项目概述
2025年7月,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安石数智先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开展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核心成果是运用AI技术为村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情绪银行”。该项目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搭建乡村情感交流平台,激活乡村“情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123。

“情绪银行”的线下载体:毛竹“情绪储蓄罐”
实践队结合安石村的地域特色和村民需求,设计了线下实体“情绪储蓄罐”,作为情绪收集与互动的核心载体。

材质与设计灵感:采用当地毛竹制作,灵感来源于村里装酒糟的篓子,体现了乡土特色与文化融合。实践队与村民共同砍竹、锯段、钻孔,并绘制“喜悦投递口”“烦恼树洞”“给老乡的话”“游客的乡村印象”等4种功能标识23。
布设位置:挂在村里人流量大的青年旅舍、村图书馆和村口老槐树上,方便村民和游客投递23。
运作方式:村民和游客通过手写卡片投入不同竹筒,表达喜悦、烦恼、建议或乡村印象。例如,村民雷从先因游客留言赞美其梨子甜而获得“喜悦情绪积分”,杨宗琼奶奶通过“烦恼树洞”投递借手机与孙辈视频的诉求后,队员上门协助完成心愿23。
“情绪银行”的线上赋能:AI技术的应用场景
实践队依托AI技术构建线上“乡村情绪银行”,实现情绪数据的数字化管理与价值转化,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情绪数据管理与反馈:队员将线下收集的情绪卡片内容录入数据库,形成“情绪数据”并抄送村委会,为村民建立“情绪积分”体系。例如,村民可通过分享喜悦获得积分,游客留言可转化为旅游宣传素材23。
AI科普与服务:针对村民“孙子暑假没人带”的需求,开设“AI科普小课堂”,孩子们通过AI技术识别豆类、制作胡萝卜手工,丰富暑期生活23。
数字记忆与情感联结:利用AI技术修复老照片(如村民雷崇开大爷年轻时酿酒的黑白照片),制作AI动画让照片人物“微笑、眨眼”,帮助老人留住记忆;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老人与外地子女的“同框”全家福拍摄2。
健康与知识服务:引入线上AI“医生”解答村民腰腿疼痛问题,联合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开展线下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讲授2。
“情绪银行”的运营机制与社会价值
为确保“情绪银行”的可持续运营,实践队建立了多方联动机制,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小事速办”机制:联合宜宾翠屏万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每周三由“情绪管理员”开箱处理卡片,“烦恼树洞”内容直送村委会解决,游客留言(如“星空比城市亮多了”)被用作旅游名片23。
“喜悦分享”社交货币化:游客向“游客的乡村印象”竹筒投信可获“情绪兑换券”,用于兑换村里小卖部的饼干、米酒坊的鲜酿等,既带动本地消费,又增强游客参与感23。
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情感连接:项目突破传统乡村振兴中“硬件建设”的局限,通过情感互动弥合“心与心的距离”,成为村民表达诉求、游客反馈体验、多方协作解决问题的“接地气的情感驿站”23。
总结:“情绪银行”的创新意义
安石村“情绪银行”项目通过AI技术与乡土智慧的结合,探索了一条以情感为纽带的乡村振兴路径。其核心创新在于:以“情绪”为切入点,将无形的情感需求转化为有形的互动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情绪-数据-服务-经济”的价值闭环,为乡村治理与文化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3478
金币
318467
道行
2004
原创
2409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2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1:35
看到游客留言称赞自家梨子甜,内心自然是感到非常欣慰与喜悦。这种来自陌生人的真诚反馈,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夸奖,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与认可。以下是对此情境的深入解读与感受延伸:

1. 情感价值的体现  
游客的留言是一种情感投资的回响。当一个人愿意停下脚步,写下自己的感受,说明他们对这片土地、这些果实产生了某种连接。这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让人体会到劳动和用心被认可的幸福感。

2. 努力被看见的满足感  
种植梨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选种、施肥、除虫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辛勤的汗水。游客的称赞,是对这份努力最直接的回报,也让耕耘的意义变得更加真实和具象。

3. 品牌信任的建立  
一条真诚的留言可能成为品牌传播的起点。它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信任的传递。游客愿意分享自己的美味体验,意味着他们愿意成为传播者,这为未来吸引更多顾客打下了情感基础。

4. 激励与动力的源泉  
这样的反馈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激励。它提醒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不只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传递美好。它鼓励我们继续坚持品质、不断创新,把这份“甜”延续下去。

5. 乡村情感与文化传承的缩影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游客愿意驻足于果园、写下留言,说明他们渴望一种与自然、与土地连接的生活方式。这种互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农业背后的文化温度。

---

总的来说,这样一条留言,不只是关于“梨子甜”,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土地与味蕾之间的默契,是努力与回报之间的桥梁。它让人感受到——我们所做的,值得;我们坚持的,有意义。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