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退休后刀架脖子都不做的8件事,尤其是第7件,90%的人仍在做 [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605
金币
85706
道行
37009
原创
2344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32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8-01





退休后,不管男女,到家脖子都不要做的8件事,尤其是第7件,90%的仍然在做,简直无可救药:

1、整天围着子孙转。有人退休后马上去带孙辈,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刷马桶,晒被子,忙得像个机器人,把子女伺候得溜光水滑,自己累得腰酸背痛,咬牙扛着。而子女被照顾还不懂得感恩,觉得父母做这些是理所当然。



老人托举子女没错,但是不能大包大揽,把他们惯成巨婴,要培养他们的家务能力,你干得越多,子女对你的依赖性越大,逼他们独立才是你应该做的功课。

2、吃剩菜剩饭。老人节俭习惯了,但是,人到晚年,抵抗力减弱,就不应该吃剩菜剩饭了,容易生病。有的老人舍不得扔掉剩菜剩饭,上顿下顿热,吃得跑肚拉稀还不吸取教训,下次还吃剩饭剩菜,生活毫无质量。



3、有退休金照样打工。退休后明明有退休金,退休金足够日常开销,也没有车贷房贷,还要出去打工挣钱,忙忙碌碌,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了,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了,还要出去工作,累垮了身体,得不偿失了。要知道,钱是赚不完的,退休后健健康康地活着,保养好身体,多活几年,啥都有了。老人,不怕开得少,就怕走的早。



4、参加社会团体。有的人退休后,喜欢参加各种社会团体,什么暴走团,爬行团、跳舞队、旗袍秀等,最后才发现被别人割了韭菜。一双鞋450元,暴走团团费一年480元,给商家打广告的钱都进了组织者的腰包,自己还蒙在鼓里。

退休后不论男女,刀架脖子都不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在不扰民的情况下,我们就低调一些健身,这次是老人该有的样子。



5、爱领免费鸡蛋。不贪图便宜就永远不会吃大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领鸡蛋的背后是陷阱,让你参加养生讲座,听3个小时的课,给你洗脑,最后买数千元的保健品。

保健品没少花钱,吃了却没什么效果,久坐听讲座,浪费时间和精力,有那工夫不如自己在家喝喝茶,刷刷手机,听听音乐,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我退休6年了,我每次去菜市场买菜,都有人给我送免费领鸡蛋的宣传单,我一律拒绝,就算是倒找我钱,我都不会去站排领鸡蛋,然后参加3个小时的养生讲座。我的时间很宝贵,没必要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



6、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是老人的大忌,情绪不稳定,血压就不稳定,身体就爱生病。人老了,要改一改暴脾气,不要动辄发火,气大伤身,失去了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老人要和颜悦色,笑口常开,这才是老人该有的样子。但凡长寿老人,都有持续稳定的情绪,很少发火。

7、 爱囤积东西。爱囤积东西是老年人的通病,90%的老年人现在仍然在做这件事。

现在的退休族都是50、60、70后,这代人年轻的时候受过穷,也许是穷怕了,不舍得扔东西。



什么破铜烂铁、长期不用掉底的锅和炒勺、坏了的电水壶、懒得用的老式豆浆机,快递纸盒子、破瓶子烂罐、买东西拿回来的塑料袋子、洗的麻花露亮的床单被罩枕套枕巾、几十年不穿的衣服裤子、过期10几年的药品和保健品等,家里30多年只进不出,已经变成了仓库,走路都碍事了,依旧舍不得清理出去。



家居空间被大面积挤占,东西堆积如山,找东西费劲,容易滋生细菌,吸引蟑螂和爬虫,带来健康隐患,建议每到换季的时候做一次断舍离,让家里的空间释放出来,提高家居舒适度,家里干净整洁卫生,住着舒服,心里亮堂。心情舒畅。

8、不爱体检。有的人退休后不爱体检,舍不得花钱,身体不舒服扛不住了,才去医院,这时候疾病已经形成了,没有治愈的希望了,甚至丢命,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很多不体检的老人,得病就是大病,突然胸痛甚至晕倒,甚至救护车没到,人就走了,就是平时不体检,不知道因为长期血脂高导致冠状动脉100%堵塞,如果体检,抽血化验血脂四项就能及时发现血脂高了,马上用药物控制,再活10几年没有问题。

总之,退休后不管男女,到家脖子都不要做以上8件事,尤其是第7件,90%的仍然在做,简直无可救药。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前天 09:3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3478
金币
318467
道行
2004
原创
2409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2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27
退休后,不管男女,到家脖子都不要做的8件事

退休后的生活应当是轻松愉快的,但很多老人却因为一些不良习惯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以下是8件退休后应避免的事情,尤其是第7件,90%的老年人仍在做,简直无可救药。

1. 整天围着子孙转
   - 退休后马上去带孙辈,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刷马桶,晒被子,忙得像个机器人。子女被照顾得溜光水滑,自己却累得腰酸背痛。子女被惯成巨婴,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老人应该培养子女的家务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

2. 吃剩菜剩饭
   - 老人节俭习惯了,但人到晚年,抵抗力减弱,不应该吃剩菜剩饭。吃剩菜剩饭容易生病,影响生活质量。应该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身体健康。

3. 有退休金照样打工
   - 退休后明明有退休金,足够日常开销,还要出去打工挣钱。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了,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了,还要出去工作,累垮了身体,得不偿失。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多活几年。

4. 参加社会团体
   - 有的人退休后喜欢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如暴走团、爬行团、跳舞队、旗袍秀等,最后才发现被别人割了韭菜。参加这些团体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应该低调健身,保持健康。

5. 爱领免费鸡蛋
   - 不贪图便宜就永远不会吃大亏。免费领鸡蛋的背后是陷阱,让你参加养生讲座,听3个小时的课,给你洗脑,最后买数千元的保健品。保健品没少花钱,吃了却没什么效果。应该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6. 情绪不稳定
   - 情绪不稳定是老人的大忌。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血压不稳定,身体容易生病。人老了,要改一改暴脾气,不要动辄发火。保持稳定的情绪对健康非常重要。

7. 爱囤积东西
   - 爱囤积东西是老年人的通病。90%的老年人仍在做这件事。这代人年轻时受过穷,不舍得扔东西。家居空间被大面积挤占,东西堆积如山,找东西费劲,容易滋生细菌,吸引蟑螂和爬虫,带来健康隐患。建议每到换季时做一次断舍离,让家里的空间释放出来,提高家居舒适度。

8. 不爱体检
   - 有的人退休后不爱体检,舍不得花钱。身体不舒服扛不住了才去医院,这时候疾病已经形成了,没有治愈的希望。很多不体检的老人得病就是大病。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治疗。

总之,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是轻松愉快的。避免以上8件事情,可以让退休生活更加健康、舒适和有意义。
1条评分金币+5
妞妞乐乐 金币 +5 - 前天 09: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873
金币
30006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28
退休后需规避的八大生活陷阱及典型问题行为
一、过度承担家庭责任类
大包大揽子女事务:退休后将生活重心完全放在照顾孙辈、包揽家务上,导致自身身心俱疲,同时助长子女依赖性。应培养子女独立生活能力,避免成为"免费保姆"。
过度干涉子女生活:盲目插手子女婚姻、育儿、消费等私人事务,易引发家庭矛盾。建议保持"各自安好"的相处模式,聚焦自身健康与兴趣。

二、不良生活习惯类
长期食用剩菜剩饭:因节俭心理反复加热剩菜,增加肠胃疾病风险。老年人应注重饮食新鲜度与营养均衡,避免因小失大损害健康。
作息紊乱熬夜追剧:退休后昼夜颠倒、沉迷剧集,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视力衰退。建议建立规律作息,早睡早起维护生理机能。
忽视定期体检:因怕花钱或盲目自信拖延就医,错失疾病早期干预时机。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是保障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

三、财务与社交风险类
退休金充足仍强行打工:在无经济压力情况下坚持体力劳动,可能因过度劳累引发健康危机。退休后应优先考虑身心休养,而非继续追逐收入。
参与高消费社会团体:加入暴走团、旗袍秀等组织后,可能遭遇450元高价鞋、480元年费等隐性消费陷阱,建议选择低成本自主健身方式。
轻信免费营销活动:通过领鸡蛋、听养生讲座等诱饵陷入保健品骗局,单次消费可达数千元。需警惕"免费午餐"背后的洗脑式营销。

四、心理与行为误区类
情绪波动幅度过大:频繁动怒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应培养平和心态,以"笑口常开"为养生要义。
盲目囤积闲置物品:50-70后群体因经历物质匮乏年代形成囤积习惯,导致居住空间拥挤、卫生隐患增加。建议定期断舍离,优化生活环境。
热衷炫耀攀比:过度关注退休金数额、子女成就等外在标签,易引发心理失衡。退休生活的核心应是健康自主而非虚荣满足。

五、典型高频问题行为深度解析(第7件)
过度囤积物品作为90%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
代际经历差异:成长于物资短缺时期形成的"储备本能",导致对废旧物品产生情感依赖

消费观念固化:对"节俭"的片面理解转化为"舍不得扔"的行为模式
心理安全感缺失:通过物品掌控感弥补退休后的角色转变焦虑
建议解决方案:每月设定"整理日",对超过一年未使用物品采取"1+1置换原则"(新增一件物品需丢弃一件旧物),逐步建立理性消费与空间管理意识。

六、退休生活优化建议
风险行为    替代方案    健康收益
参加收费社团    公园太极拳/社区图书馆公益活动    降低经济风险,减少社交压力
囤积旧物    线上二手平台处置/捐赠闲置物品    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心理舒适度

插手子女事务    培养书法/园艺等独立兴趣    增强自我价值感,减少家庭矛盾
剩菜节俭    采用小分量烹饪/即时冷藏分餐    降低肠胃负担,减少医疗支出
退休生活的核心在于建立"健康自主、边界清晰、理性消费、心态平和"的生活模式,避免陷入"越勤劳越不幸"的怪圈。真正的晚年幸福,始于对自身需求的正视与合理规划

退休后身体健康管理的核心策略
退休后保持身体健康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等多维度综合管理,结合科学方法与个性化调整,才能实现身心活力的持续维持。以下是基于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具体建议:

一、建立规律的作息与运动习惯
1. 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生理节律,促进新陈代谢和睡眠质量。建议每天固定起床、用餐、入睡时间,避免昼夜颠倒或过度卧床。即使无需工作,也可通过设定晨间仪式(如晨读、太极)或晚间放松活动(如冥想、泡脚)强化作息规律。

2. 科学运动方案
根据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关键在于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基础运动: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提升心肺功能并减少抑郁风险。
低强度选择:关节不适者可尝试瑜伽、八段锦或水中太极,增强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科技辅助:使用健康监测APP记录运动数据,结合智能手环监测心率,避免过度劳累。

二、优化饮食结构,筑牢健康基础
1. 核心饮食原则:均衡与多样化
营养比例:每日摄入足量蔬菜(500克以上)、水果(200-350克)、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搭配低脂蛋白(鱼类、豆制品、鸡胸肉)和适量坚果。
禁忌提醒:减少高糖、高盐、高饱和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腌制肉类),控制加工食品摄入。

2. 饮食细节建议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将每日三餐分为5-6次小餐,减轻肠胃负担5。
水分管理: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少喝含糖饮料和浓茶,晨起空腹饮水可促进肠道蠕动。
个性化调整: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高血压患者严格限盐,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专属方案。

三、维护心理健康,避免孤独与消极情绪
1. 积极社交,拓展生活圈
退休后易因社交减少产生孤独感,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建立连接:

线下活动:加入社区俱乐部、老年大学或志愿者团队(如环保、助学项目),参与兴趣类社团(书法、合唱、园艺)。
家庭互动:定期组织家庭聚会,参与孙辈教育或家庭旅行,强化情感支持。
线上社交:学习使用视频通话工具与远方亲友联系,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生活(如朋友圈、抖音)。
2. 心理调适方法
培养兴趣:投入绘画、乐器、写作等爱好,或学习新技能(如智能手机操作、外语),保持大脑活跃。
心态调整: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焦虑,将退休视为“新生活起点”,设定小目标(如每月读完1本书)提升成就感。
专业支持: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及时联系社区心理服务或医院心理咨询科。

四、定期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
1. 体检与健康管理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骨密度等指标,65岁以上人群增加肿瘤筛查(如肺癌CT、胃肠镜)。
健康档案:记录用药史、过敏史及历次体检结果,使用APP或纸质手册跟踪健康数据,便于医生评估。
2. 慢性病管理
主动干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在家监测血压/血糖,避免自行停药。
预防跌倒:家中移除地毯边缘、加装扶手(浴室、走廊),穿防滑鞋,夜间使用小夜灯。

五、个性化调整:适配不同身体状况
群体类型    生活建议
健康活力型    尝试徒步、摄影旅行等高强度活动,参与老年马拉松、广场舞比赛,挑战新兴趣(如无人机操作)。
体弱需康复型    从太极、气功等低强度运动开始,搭配营养补充剂(如钙、维生素D),逐步增加活动量。
患慢性病型    优先控制基础病(如按时服药、饮食控糖),选择坐式运动(如轮椅太极),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健康退休生活的核心要素
退休后保持健康的关键在于**“动而不疲、食而有节、心而无忧”**:通过规律作息与运动维持生理机能,均衡饮食筑牢健康防线,积极社交与心态调整守护心理健康,辅以科技工具和定期监测实现动态管理。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调整方案,才能让退休生活既充实又充满活力

为了帮助老年人维护退休后的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策略:

1. 重拾兴趣,追寻热爱
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了重新发现和培养兴趣的机会。无论是绘画、书法、园艺还是烹饪,这些活动不仅能提供乐趣,还能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2. 保持社交,建立联系
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参与社区活动、加入老年人协会或定期与朋友聚会都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3.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适度的身体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规律的运动能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
4. 培养新技能,终身学习
退休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参加线上课程、学习新知识或阅读书籍都是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的方式。

5. 调整心态,接受现实
认识到退休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并尝试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这一变化,将其视为开启新生活的契机。
6. 制定新的生活目标和计划
在退休初期为自己设定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生活目标,如学习新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区活动等,并合理规划时间。

7. 关注身心健康,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学会释放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8. 适当参与家务劳动,体现自我价值
在家中承担适当的家务劳动,不仅能够为家庭做出贡献,还能让个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

9. 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咨询
如果退休后长时间无法适应新生活,或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应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通过上述建议的实践和努力,相信老年人一定能够顺利度过退休这一阶段,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退休后学习新技能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过程,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能提升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以下是几个关键方向,帮助退休人士更好地学习新技能:

1. 参加老年大学或社区教育课程
老年大学是退休后学习新技能的一个理想场所,它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包括音乐、绘画、计算机操作、外语学习等。这些课程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兴趣的需求,还能帮助老年人扩展知识面,提升个人素养。

2. 利用网络在线课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在线课程成为老年人学习的新途径。许多知名教育机构推出了适合老年人的在线课程,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平台上的老年大学课程。通过在线学习,老年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3. 参与兴趣小组或社区活动
加入兴趣小组或参与社区活动也是学习新技能的有效方式。例如,可以加入摄影俱乐部、园艺小组、书法协会等,与其他成员一起交流经验,共同进步。这种社交互动不仅能增加学习的乐趣,还能扩大社交圈,减少孤独感。

4. 学习健康保健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学习健康保健知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参加相关讲座或阅读专业书籍,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了解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5. 尝试新的爱好和活动
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尝试新的爱好和活动。例如,学习烹饪技巧、园艺、摄影、音乐与舞蹈等,不仅能丰富退休生活,还能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特别是摄影,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和大脑,还能提高审美能力,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6. 志愿服务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新技能的方式。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能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此外,志愿服务还能提供与不同人群 交流的机会,增强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7. 终身学习的心态
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退休并不意味着停止学习,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通过不断学习,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年轻的精神状态,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结
退休后学习新技能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和健康,还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通过参加老年大学、利用网络资源、参与社区活动、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尝试新的爱好、参与志愿服务以及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退休人士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享受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前天 09: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