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淡水可以养活吗?
皮皮虾是海洋生物,它们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海域中,已经完全适应了海水的环境。如果将皮皮虾放在淡水中,它们很难适应淡水的环境,一般情况下,皮皮虾在淡水中最多坚持1个小时左右就会出现死亡的情况。不过,如果在淡水中加入一些海盐或海水精,可以模拟海水的环境,这样皮皮虾可以在淡水中生存。
皮皮虾怎么养殖
1. 水质
皮皮虾是海洋生物,养殖它们需要使用海水。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自然海水。如果无法获取到自然海水,可以在淡水中加入一些海盐或海水精。
2. 水温
皮皮虾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将水温保持在20℃以上。如果水温偏低,它们有可能会出现较多的不适和死亡的情况。
3. 喂食
皮皮虾可以吃的食物比较多,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投喂一些蚯蚓、动物内脏、碎肉等。可以一天喂2次,每次喂食的时间选择清晨和傍晚最好。
4. 氧气
皮皮虾需要较多的氧气,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安装一个氧气泵,这样才能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但是氧气的含量也不需要太高,保持在5ml每升水就可以。
5. 养殖条件
对于淡水养殖,可以选择稻田作为养殖场所。需要对耕过得稻田做好防逃措施,推荐建立防护网,防止皮皮虾乱跑。其次需要施撒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以每亩45-70kg为佳。等到生石灰撒入稻田10天左右,保持稻田水位在5-10厘米之间,再向稻田撒入有机肥料,培养稻田的生物作为皮皮虾的饵料
6. 虾苗选择
人工养殖的虾苗来源分为人工苗种和自然苗种,现阶段一般都是用的自然苗种。自然苗种的注意选附肢健全,个体强壮的种苗。虾苗一般以体型偏大的为佳,生存能力较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皮皮虾在淡水中的养殖,但需要注意的是,皮皮虾在淡水中生存的时间和健康状况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尽量使用海水进行养殖。
皮皮虾养殖过程中,水温控制是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水温的控制范围也有所不同:
幼体阶段:刚孵化出的浮游幼体适宜生活在温度为26-28℃的环境中。
培养22天后:此时需要将水温逐渐降低,每天下降0.5-1℃,直到降至自然水温。
繁殖盛期:当皮皮虾进入繁殖盛期后,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29℃。
一般生长阶段:对于非繁殖期的皮皮虾而言,适宜的生存温度范围为20-27℃。
极端温度:当水温低于5℃或超过33℃时,皮皮虾可能会昏迷甚至死亡
育苗阶段:在人工育苗过程中,水温应控制在20-30℃之间。
性腺发育:在促进性腺发育的过程中,水温应维持在25-30℃。
综上所述,皮皮虾养殖的水温控制范围依据其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长阶段 水温控制范围(℃)
幼体阶段 26-28
培养22天后 每天下降0.5-1℃至自然水温
繁殖盛期 20-29
一般生长阶段 20-27
极端温度 <5 或 >33
育苗阶段 20-30
性腺发育 25-30
以上数据表明,皮皮虾养殖时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水温,以确保其健康生长
皮皮虾的饲料配比方法对于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合理的饲料配比不仅可以促进皮皮虾的生长,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下是几种推荐的饲料配比方案:
配比方案一
鱼粉 13.3%
肉骨粉 11%
蚕蛹粉 12%
豌豆粉 5%
红薯粉 7%
螺旋藻粉 10%
棉仁柏 10%
花生柏 10%
大蒜素 0.4%
高筋面粉 9%
啤酒酵母粉 6%
膨润土 3%
食盐 3%
维诺虾用多维 0.1%
维诺霉清多矿 0.1%
维诺复合益生菌 0.1%
配比方案二
鱼粉 15%
酵母粉 15%
大豆磷脂 4%
豆粕 20%
花生粕 7.6%
虾过粉 12.5%
次粉 15%
小麦面筋粉 6%
植物油 1.5%
乳酸钙 0.5%
磷酸二氢钙 2.6%
维诺虾用多维 0.1%
维诺霉清多矿 0.1%
维诺复合益生菌 0.1%
这些配比方案中的成分旨在提供皮皮虾所需的全面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鱼粉和肉骨粉提供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而螺旋藻粉和啤酒酵母粉则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添加的大蒜素和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皮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比,幼虾期需要更高比例的蛋白质来支持快速生长,而成虾期则可以适当降低蛋白质比例,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以满足维持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季节变化也会影响饲料的需求,夏季水温较高,皮皮虾代谢旺盛,需增加投喂次数和量;冬季则应减少投喂,避免浪费和水质恶化。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是保证皮皮虾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皮皮虾获得最佳的营养供给。
皮皮虾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海产品,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病害。为了确保皮皮虾健康成长,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皮皮虾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水霉病
症状:被感染的皮皮虾初期体色逐步变浅,后期不摄食,虾体沿池边狂游,创伤部位开始出现棉絮状物,严重时甚至遍布全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
预防:经常清除池底污物,并注意水体消毒,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水泥池养殖时可以施用光合细菌或EM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光合细菌的使用量为8mg/L,EM的使用量为2mg/L;在河豚鱼种的分池、运输等生产操作中注意勿使鱼体受伤。
治疗:亲虾在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溶液;用浓度为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全池泼洒。
2. 黑斑病
症状:病虾体表有斑点状黄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在头胸部和腹部发生较多,有时触角、尾扇及其他附肢也有,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
防治方法:
预防:注意操作,防止虾体受机械损伤;用0.3毫克/千克氯杀王泼洒;每千克饲料拌0.5-1克土霉素或拌1-2克虾糠投喂,5-7天为1个疗程4。
治疗:平时小心操作,防止皮皮虾甲壳损伤,并注意放养密度,合理投喂饲料5。
3. 软壳病
症状:病虾甲壳明显变软,体形消瘦,活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可致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加注新水,改善水质;用15毫克/千克石灰水泼洒,提高水的pH值;加喂优质全价饲料。
4. 纤毛虫病
症状:病虾体表寄生大量纤毛虫(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等),体表呈棕黄色绒毛状,影响病虾摄食和蜕壳,严重时可致虾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用0.4毫升/千克溴氯海因进行水体消毒;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泼洒,浓度为0.7毫克/千克。
5. 烂鳃病(黑鳃病)
症状:病虾鳃丝发黑,局部有霉烂。
防治方法:
治疗:
霉菌引起的黑鳃病可用漂白粉,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克的用量,溶解于水中,全池泼洒。
细菌性引起的黑鳃可每吨水用二氧化氯0.5克/立方米水体泼洒。
重金属中毒引起的黑鳃要大量换水,特别严重时泼洒多元有机酸;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
6. 红体病
症状:发病初期皮皮虾尾柄色泽变红,随后红色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最后影响到头胸部而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
在投苗、除野、选捕操作中动作要轻,带水作业,不要使虾叠压、滚移等。
在除野、选捕操作前一天全池泼洒应激灵,除野、选捕操作后全池泼洒消毒药物。
7. 蓝绿藻病
症状:一些底栖的蓝绿藻类,在水质不佳、透明度过高而虾类生长较慢时附着于虾体表面,影响虾的摄食活动,严重时使虾不能蜕壳而死亡。
防治方法:
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透明度高时要选择晴天上午泼洒生物菌肥繁殖浮游生物,降低池水透明度。
水位保持在1-1.2米。
特别严重时可用藻灭灵杀灭藻类,再泼洒解毒宝,重新调水培水。
8. 酥壳症
症状:虾壳异常粗糙,主要是水质、营养不良造成缺钙或饲料中缺钙元素而引起。
防治方法:
平时小心操作,防止皮皮虾甲壳损伤,并注意放养密度,合理投喂饲料。
总结
为了有效防治皮皮虾的常见病害,养殖户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投喂饲料以及适时使用药物消毒。此外,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如定期检查虾体健康状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皮皮虾的存活率和产量,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